2020浙江省东阳中学高二(上)语文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稳** 文档编号:143894224 上传时间:2020-09-0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浙江省东阳中学高二(上)语文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0浙江省东阳中学高二(上)语文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20浙江省东阳中学高二(上)语文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20浙江省东阳中学高二(上)语文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20浙江省东阳中学高二(上)语文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浙江省东阳中学高二(上)语文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浙江省东阳中学高二(上)语文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浙江省东阳中学高二(上)语文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6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桎梏k 缄口jin 铿锵 kng 沉湎 minB. 荟萃cu 徇私xn 萦绕 yng 歧途qC. 载人zi 赡养shn 唠叨lo 拴住shunD. 镌刻jun 胸襟jn 哽咽 y 拖累li【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中字音的能力。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本题,A项,“桎梏”的“梏”应读“g”。B项,“徇私”的“徇”应读“

2、xn”。C项,“唠叨”的“唠”应读“lo”。故选D。【点睛】注意常见多音字、形似字的读音,侧重两个方面: (1)容易读错的字,包括形近而音不同的字和声旁已不代表读音的字。 (2)多音多义字,音随义移。对多音字的把握,掌握“音随意转”的原则:注意从词语含义上去吧;从词性上去吧;通过书面语与口头语的不同记忆;关注一下常考的字。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一撇一捺,一竖一钩,自有章法又流派各异。汉字之美,不仅中国文人骚客爱墨如宝,如今,不少外人也视其为时尚,他们把汉字纹在身上,穿在身上,溶进生活。B. 然而在向老人告别的灵堂里,并没有低沉的音乐,回响在那里的却是一曲脍灸人口的在那遥远

3、的地方。C. 这首歌还获得了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金唱片奖”,并与半个月亮爬上来一起入选为“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D. 每当精神远离我们的时候,美育便脱颖而出,帮助人们摆脱人性的畸型状态。【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查的是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错别字,顾名思义是指错字和别字。别字在古代也称作“白字”。错别字的出现,原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主观原因是自己不重视,认字不细心,不会写也不查字典,粗枝大叶,草率从事。这类题只能多写多记。注意一些形近字和生僻字。本题,A项,“溶进”应该为“融进”。B项,“脍灸人口”应该为“脍炙人口”。D项,“畸型”应该为“畸形”。故选C。【

4、点睛】辨析汉字字形类题目,音同、音近和形近易混淆字是考查的重点。这就需要要注意平时多积累,还要掌握做题的技巧,排除法是较好的方法。一般而言,字形题考查的常见类型有以下五种:音近(同)形似而误、音同而误、形近而误、同义异形词、义近致误。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据经营者透露,近年来新兴的书吧,以其丰富的藏书和优雅的音乐、良好的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慷慨解囊。B. 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再次暴露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不严格等问题,人们对这场本不该发生的事件痛心疾首。C. 普通专科毕业生论学历不如本科毕业生,论技能不如高职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的身份是其就业前景

5、不容乐观的主要原因。D. 在一次新生欢迎仪式上,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七月流火,天气虽然炎热,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成语主要有语意内涵不明、褒贬误用、对象错配、似是而非四种误用方式,成语只能分类记忆,没有什么捷径,如果不知道意思一切方法都失灵,所以要注意平时的积累。本题,A项,慷慨解囊:形容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不合 “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慷慨解囊”语境。B项,痛心疾首:比喻痛恨到极点或悲痛,伤心到了极点,此处用其第二个意思,使用正确。C项,高不成低不就:高者无力得到,低者又不屑迁就,形容求职或婚姻上的两难处

6、境。“高不成低不就”修饰“身份”不当。D项,七月流火:出自诗经,指天气转凉。不合“天气虽然炎热”的语境。故选B。【点睛】成语考查形式有判断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和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等。掌握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矛盾。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需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辨明感情色彩,弄清使用对象以及使用的特殊要求,避免因成语造成病句等;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词语)填空需要仔细分析语境,理解成语(词语)的意义,同时还要辨明意义相近的词语的细微差别。解答此题要注意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一般错误的类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用排除法确定成语的错误类型,错误选项,同时,注意多义

7、成语的积累记忆。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今年年初民间发起的“光盘行动”,成为“厉行勤传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之风中的一抹亮色,但也有人担心“光盘行动”能坚持多久?B. 阐述性说明文,着眼于对事物形成、发展等原理进行探讨,有着较深的内涵,如“物种起源”绪论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C. 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的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明郭子章),“红云几万重”(宋邓肃)那样绚丽烂漫的动人景色了。D.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安倍不顾中方坚决反对,悍然参拜靖国神社,日方必须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

8、标点符号的能力。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必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另外,标点符号运用起来也有很大灵活性,必须与语段的思路层次结合起来考虑,才能用得准确。本题,A项,句末问号应改为句号。B项,“物种起源”是书名,且在双书名号内,应该用单书名号。D项,引号内的句号应移至引号外。故选C。【点睛】标点符号要求学生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着重掌握冒号、分号、破折号、引号、问号的用法及标号与点号的运用;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镶嵌着云石围板的紫檀木罗汉床,体现了古人以朴

9、为雅的审美原则,彰显了古人追求的“清雅”品位、古文人推崇的生活景致和精神向往。B. 2018年平昌冬奥会花样滑冰男单自由滑比赛结束,卫冕冠军羽生结弦获得金牌,成为自1952年以来,首位连续蝉联冬奥会男单冠军的选手。C. 教育培训机构往往以高强度培训、大量做题、提前教育、全民奥数等模式,培训学生的应试能力和考试技巧,从而提高考试成绩,以此获得家长的认可。D. 在中国人的餐饮中,远不是一个“吃”字能够概括的,它包含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内涵和异常丰厚的人文情怀。【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

10、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彰显了古人追求的清雅品位、古文人推崇的生活景致和精神向往”搭配不当,谓动词“彰显”与宾语“生活景致”“精神向往”搭配不当。B项,“连续蝉联”赘余,“蝉联”的意思是“连续不断获得”,“蝉联”本身就包含了“连续”的意思。D项,“在中国人的餐饮中,远不是一个吃字能够概括的”成分残缺,这属于滥用介词导致主语缺失。可以把“在中”去掉,让“中国人的餐饮”做句子的主语。故选C。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比如A项,“彰显”后面有三个宾语,而“彰显”只能与 “品位”搭配,却不能与“

11、生活景致和精神向往”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6.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自由,毋宁死第一段先是否定其他发言人的爱国精神与见识才能,然后表明自己不怕冒犯各位的尊严而缄口不语,而是要阐明自己的观点。B. 奥林匹克精神第一段

12、简要回顾了过去五年内经力了世界崩溃的奥林匹克精神没有成为时代劫难的牺牲品,将承担崭新的重要角色。C. 白发的期盼文中记者和高先生的对话及录音部分,说明老人见不到自己带大的孙子的难耐的想念之情,只好以养鸟等行为打发时光。D. 永不消逝的歌声节目中眼泪花儿一曲,是王洛宾艺术人生故事的转折情节。“五朵梅”哀婉的歌声留住了艺术家的心:最美的歌就在我们脚底下。【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综合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A项,

13、“第一段先是否定其他发言人的爱国精神与见识才能”错误,第一段先是肯定了其他发言人的爱国精神与见识才能,这样既有礼貌,又有利于别人倾听自己的意见。故选A。【点睛】解答课文内容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需要熟悉课文内容,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能够准确判断。7.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B.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C.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D.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

14、三项不同的一项”,这是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首先应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把握各自的特点,然后对句子做出辨析。A项,“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距离天空不满一尺,这是使用夸张的修辞,突出山峰之高,蜀道之险。B项,“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声错落有致,疾乱中自有章法,像珍珠掉落玉盘一样清脆动听,这是使用比喻。C项,“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此处把“浪花”比作“雪”,使用比喻的修辞。D项,“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年年今天的夜里,都能见到那素绡般的皎月,而年年今天的夜里,心上人

15、都远在千里之外,此处把“月华”比作“白练”,使用比喻的修辞。8.在高三年级“成人仪式”上,一位母亲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并对同学提出希望,接着将由学生代表发表成人感言。如果你是主持人,如何串起两人的发言?请拟写一段120字左右的串词。要求:引用古诗文名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语言连贯、得体,感情真挚。【答案】示例:这位妈妈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成长是艰难而又幸福的,充满了泪水和欢笑,您对我的恳切希望就像一盏明灯,指引前进的方向,鼓励我们走好人生每一步。“少年心事当拿云”,在这神圣时刻,我们同学又有什么想说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听所。【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一位母亲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接着将由学生代表发表成人感言,如何串起两人的发言,围绕一个主题选择编排的,这样串词就容易围绕主题进行。串词,抒情重于叙述多排比、重复句、注重音节。串词要求语言优美,它必须追求朗朗上口、铿锵有力,讲究抑扬顿挫,因而,串词语言注意章节美。主题为高三年级“成人仪式”,还需要注意题干要求,引用古诗文名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