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板块1细胞专题跟踪检测1细胞的分子组成含解

上传人:稳** 文档编号:143894217 上传时间:2020-09-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板块1细胞专题跟踪检测1细胞的分子组成含解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板块1细胞专题跟踪检测1细胞的分子组成含解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板块1细胞专题跟踪检测1细胞的分子组成含解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板块1细胞专题跟踪检测1细胞的分子组成含解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板块1细胞专题跟踪检测1细胞的分子组成含解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板块1细胞专题跟踪检测1细胞的分子组成含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板块1细胞专题跟踪检测1细胞的分子组成含解(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跟踪检测(一)细胞的分子组成(建议用时:30分钟)考点基础过关能力提升蛋白质、核酸的组成、结构和功能1,2,3,4,5,6糖类、脂质、水和无机盐的作用7,8,9,10,11,1213,14一、选择题1下图是构成细胞的某些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情况,则对甲、乙、丙所表示的物质及其所能表现的生理功能推测,错误的是()A甲可能是叶绿素,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B乙可能是血红蛋白,有运输氧的作用C丙可能是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D甲、乙、丙必为同一类物质D解析 叶绿素中含有Mg,所以甲可能是叶绿素,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血红蛋白中含有Fe,所以乙可能是血红蛋白,有运输氧的作用;磷脂含有的元素是C、H、O

2、、N、P,所以丙可能是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叶绿素是叶绿酸的酯,血红蛋白属于蛋白质,磷脂属于脂质,故甲、乙、丙为不同类物质。2(2019江西上饶六校二联)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多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不呈现紫色B细胞中组成核酸的腺嘌呤与胸腺嘧啶数量相等C酶合成后,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才具备特定功能D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仍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D解析 多肽中含有肽键,可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A项错误;细胞中的核酸包括DNA和RNA两类,DNA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数量相等,RNA中无胸腺嘧啶,故细胞中组成核酸的腺嘌呤数量大于胸腺嘧啶的数量,B项错误;原核生物体内无内质网与高

3、尔基体,仍可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酶,C项错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也可能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D项正确。3(2020河南名师联盟高三入学调研)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存在于哺乳动物所有组织的细胞膜上,负责基础的葡萄糖吸收,满足细胞对葡萄糖和合成含糖大分子的需要。下列关于人体细胞GLUT1的叙述,错误的是()A组成GLUT1的氨基酸的R基可能有20种B其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C成熟红细胞中GLUT1基因的转录在细胞质中进行DGLUT1结构出现异常可能会导致糖尿病C解析 GLUT1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因此组成GLUT1的氨基酸的R基

4、可能有20种;GLUT1在核糖体上合成后,需要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加工,形成特定的空间结构;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多种细胞器,不存在基因的转录过程;GLUT1结构出现异常可能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使血糖浓度升高,出现糖尿病。4细胞受到冰冻时,蛋白质分子互相靠近,当接近到一定程度时,蛋白质分子中相邻近的巯基(SH)氧化形成二硫键(SS)。解冻时,蛋白质氢键断裂,二硫键仍保留(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巯基位于氨基酸的R基上B解冻后蛋白质功能可能异常C结冰和解冻过程涉及到肽键的变化D抗冻植物有较强的抗巯基氧化能力C解析 巯基(SH)中含有S,由氨基酸的结构

5、通式CRHNH2COOH可知,巯基位于氨基酸的R基上,A项正确;蛋白质的结构决定蛋白质的功能,由题干信息可知,解冻时,蛋白质氢键断裂,但因结冰形成的二硫键不会断裂,解冻后的蛋白质结构会发生变化,其功能可能发生异常,B项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结冰和解冻过程未涉及到肽键的变化,C项错误;细胞受到冰冻时,蛋白质分子中相邻近的巯基会被氧化形成二硫键,而抗冻植物的蛋白质能够在较冷的环境中性质不发生改变,可推知其有较强的抗巯基氧化能力,D项正确。5(2019山西太原五中段检)某化合物为一种分泌蛋白,该蛋白成熟之前由一条多肽组成,且肽链内部无二硫键,成熟后,该多肽被水解成了四条相对较短的肽,且此四条肽链内部

6、及之间共形成了5个二硫键。假设该蛋白成熟过程中氨基酸残基数未变,那么该蛋白由未成熟的一条肽链变成成熟状态的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的改变为()A增加了44B增加了26C减少了24D减少了54A解析 该蛋白由一条肽链变成四条相对较短的肽,应有三个肽键被水解,即有三个水分子参与水解,同时形成了5个二硫键。形成一个二硫键,需要失去两个氢原子,则相对分子质量增加了1832544。6(2019重庆沙坪坝等六区一测)下列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小麦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的产物有8种BHIV和T2噬菌体的核酸中都含有腺嘌呤核糖核苷酸C基因是DNA携带的遗传信息,同一基因在不同细胞中会选择性表达D在“

7、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可促进DNA和蛋白质分离D解析 小麦的遗传物质是DNA,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有6种,分别是磷酸、脱氧核糖和四种含氮碱基,A项错误;T2噬菌体的核酸只有DNA,只含有腺嘌呤脱氧核苷酸,B项错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同一基因在不同的细胞中会选择性表达,C项错误;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D项正确。7(2019五省优创名校联考)如图是有关糖类的概念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为二糖,则用斐林试剂鉴定有砖红色沉淀生成B若

8、均由同一种单糖构成,则都能为人体供能C若为尿嘧啶,则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D若为腺嘌呤,则可能是ATP的组成成分D解析 斐林试剂用于检测还原糖,若为蔗糖,则用斐林试剂鉴定不会生成砖红色沉淀,A项错误;若均由同一种单糖构成,可能是纤维素,人不能分解纤维素利用其中的能量,B项错误;若为尿嘧啶,则可能是RNA,而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C项错误;若为腺嘌呤,如果该单糖为核糖,则是ATP的组成成分,D项正确。8脂质不具有的功能是()A作为能源物质储存起来B构成细胞膜等生物膜C作为信息分子调节代谢D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解析 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是构成细胞

9、膜等生物膜的重要成分;有些激素,如性激素,属于固醇类物质,可作为信息分子调节代谢;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但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9(2020湖南四校摸底)下列各项描述的化合物中,元素组成一定相同的是()A纤维素酶催化的底物,脂肪酶催化的底物B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C红细胞内运输氧气的物质,HIV的遗传物质D具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具调节功能的有机物A解析 纤维素酶催化的底物是纤维素,脂肪酶催化的底物脂肪,纤维素和脂肪的组成元素都是C、H、O。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蛋白质,组成元素是C、H、O、N等;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组成元素是C、H、O、N、P。红细胞内运输氧气的

10、物质是血红蛋白,组成元素是C、H、O、N、Fe;HIV的遗传物质是RNA,组成元素是C、H、O、N、P。具催化功能的有机物是蛋白质或RNA,具调节功能的有机物是蛋白质、脂质等,两者的组成元素不一定相同。10有关下表的分析,错误的是()溶液检测试剂颜色反应甲C、H、O砖红色葡萄糖乙C、H、O、N等双缩脲试剂A甲可能是麦芽糖溶液B乙液可能是一种酶溶液C是斐林试剂,使用时需水浴加热D是紫色,是核苷酸D解析 甲溶液有砖红色反应,说明甲是还原糖,有可能是麦芽糖,A项正确;乙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说明乙是蛋白质,而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项正确;检测还原糖呈现砖红色的试剂是斐林试剂,需要水浴加热,C

11、项正确;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的颜色反应是紫色,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D项错误。11(2019河北衡水中学开学二调)下图表示某油料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物质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可能会转化为蔗糖和葡萄糖B将种子匀浆与斐林试剂混合后会出现砖红色沉淀C脂肪、蔗糖和葡萄糖都由C、H、O三种元素组成D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B解析 据题图可知,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含量逐渐减少,而蔗糖与葡萄糖含量逐渐增多,因此在此过程中脂肪可能转化为蔗糖和葡萄糖,A项正确;将种子匀浆与斐林试剂混合,水浴加热后会出现砖红色沉淀,B项错误;脂肪、蔗糖和葡萄糖的组成元素都是C、

12、H、O,C项正确;1 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产生的能量约为2 870 kJ,其中转移到ATP中的能量约为1 161 kJ,其余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D项正确。12(2019北京西城区二模)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进出细胞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ATPB真核细胞光合作用水的光解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C水既是有氧呼吸的原料,也是有氧呼吸的产物D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A解析 水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消耗ATP,A项错误;真核细胞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中,水的光解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B项正确;有氧呼吸过程中,水既作为第二阶段的原料与丙酮酸反应,也是第三阶段的产

13、物,C项正确;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能促进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从而降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某致病细菌分泌的外毒素,无色,细针状结晶,对小鼠和人体有很强的毒性,可引起流涎、呕吐、便血、痉挛等,以致死亡。该外毒素为环状肽,其结构简式如图甲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甲(1)从氨基酸结构通式的角度看,“虚线框B”内结构的名称是_。该化合物中含有游离的氨基_个,组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有_种。(2)图乙所示化合物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可用图中字母_表示。其中真核生物的RNA主要存在于_,RNA与_染液亲和力更高。(3)图丙中的三种物质都是由许多_连接而成的,这三种物质中,在功

14、能上与另外两种截然不同的是_,这种物质参与植物细胞中_(填某细胞结构)的构成。解析 (1)分析图甲可知,“虚线框B”内结构的名称是R基。图甲所示外毒素为环状肽,肽链首尾相连,其上不存在游离的氨基和羧基,R基上也没有氨基和羧基,因此该化合物含有游离的氨基数目为0。区别不同种类的氨基酸是依靠其结构中的R基,该化合物含有7个R基,其中有三个R基为CH3,其他均不同,说明组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有5种。(2)图乙所示化合物为一条核苷酸链的片段,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可用图中字母a表示。真核生物的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RNA与吡罗红染液亲和力更高。(3)图丙中的三种物质都属于多糖,都是由许多葡萄糖(单糖)连接而成的。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而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答案(1)R基05(2)核苷酸a细胞质吡罗红(3)葡萄糖(或单糖)纤维素细胞壁14如图表示细胞内某些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及其相互关系,甲、乙、丙、丁、戊、己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1、2、3、4代表组成大分子物质的单体。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1所代表的物质的名称是_,细胞中的1与2相比特有的是_ _。(2)甲的特异性取决于_,甲通过乙控制丙的合成来控制生物性状的过程叫作_。少数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会发生由乙指导甲合成的过程,该过程叫作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