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生物考点专题突破十二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及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含解析)

上传人:稳** 文档编号:143893299 上传时间:2020-09-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中考生物考点专题突破十二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及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0年中考生物考点专题突破十二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及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0年中考生物考点专题突破十二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及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0年中考生物考点专题突破十二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及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0年中考生物考点专题突破十二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及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中考生物考点专题突破十二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及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中考生物考点专题突破十二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及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2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及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单选题1下列表示骨、关节和肌肉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B【解析】骨骼肌跨越两个关节,A错误。肌肉跨越了一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B正确。两块肌肉没有跨越关节,C错误。没有骨骼肌附着在相邻的骨上,D错误。2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会释放一种“臭气”将敌害“击退”或“击晕”。该行为属于( )A先天性行为、攻击行为B先天性行为、防御行为C学习行为 、 防御形为D学习行为 、攻击行为【答案】B【解析】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会释放一种“臭气”将敌害“击退”或“击晕”。该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是为了吓退敌

2、人,掩护自己逃跑,因此还属于防御行为。故B符合题意。3完成屈肘动作时,正确的顺序是( )骨骼肌收缩 肌肉附着的骨受到牵拉 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ABCD【答案】A【解析】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肌腱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3、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因此,完成屈肘动作时,正确的顺序是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骨骼肌收缩,肌肉附着的骨受到牵拉。故选A。4如图表示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和组成关节B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和减轻震动C的里面和外面的韧带增强了关节的牢固性D内有少量的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答案】A【解析】图中结构是关节头、是关节窝、是关节软骨、是关节囊、是关节腔。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囊三部分组成。A错误;关节软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和减轻震动。B正确;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C正确;关节腔内有少量的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D正确

4、。5某位老人走路时经常会出现膝盖疼痛的现象,经检查确诊后,医生在他的膝关节腔内注射了玻璃酸钠溶液,症状很快得到缓解。你认为注射的玻璃酸钠溶液的作用相当于关节内的()A滑液B关节软骨C韧带D关节囊【答案】A【解析】关节炎是由于关节囊发生病变引起的一种疾病,而关节囊的内层可分泌少量透明的滑液,在关节面之间起润滑作用,以减少摩擦,这位老人滑液分泌不足,所以医生在他的膝关节腔内注射了玻璃酸钠,相对于滑液,症状很快得到缓解。故选:A。6下列关于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A动物的运动有利于动物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B躯体运动产生的过程是:神经传来的兴奋骨骼肌收缩牵引骨绕关节活动C

5、蚂蚁是靠“气味”进行信息交流的,属于先天性行为D“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可用野外采集的幼虫和新鲜白菜叶作为实验材料【答案】D【解析】运动有利于动物觅食、避敌、夺取栖息地和繁殖,更加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A正确。 运动是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而产生的,B正确。 蚂蚁是靠“气味”进行信息交流的,属于先天性行为,C正确; 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其操作过程如下:从十字华科植物中找到有菜青虫卵的叶片,然后将虫卵隔离饲养,在适宜的条件下孵化成幼虫,在一个硬纸盒的一端放置一些芹菜叶,另一端放置一些白菜叶,将菜青虫放在硬纸盒的中间,观察菜青虫趋向于哪一端取食。D错误。7某些

6、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 天气转暖,渐有春雷,惊醒蛰伏的动物,称为“惊”。 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这是一种防御行为B这是一种先天性行为,由动物体内遗传物质决定C这是一种学习行为D动物蛰伏时不消耗任何能量【答案】B【解析】某些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 天气转暖,渐有春雷,惊醒蛰伏的动物,称为“惊”。这种行为属于节律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8在探究“蚂蚊的通讯”时,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来探究蚂蚁是怎样进行通讯的,以下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捕获的蚂蚁

7、必须来自同一蚁穴B用饥饿的蚂蚁做实验C做实验可以用手直接移动桥D连接B、C岛间的“桥”和A、B岛间的“桥”的粗细和长短应一致,可以避免偶然性【答案】C【解析】为不影响实验效果,捕获的蚂蚁必需来自同一蚁穴,故A正确;实验所用的蚂蚁最好饲养一段时间后,使它处于饥饿状态,这样更利于实验观察,故B正确;实验用的木条大小、长短大致要一致,以免影响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用手对调两根小木条,手的气味会影响实验结果,故C错误;实验用的木条大小、长短大致要一致,可以避免偶然性,以免影响实验结果,故D正确。故选C。9青蛙是一种常见的两栖动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雌蛙生殖季节高声鸣叫,这是一种繁殖行为,也是一种

8、学习行为B在生殖季节,雌性个体有抱对行为,它们的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C青蛙有冬眠现象,这是青蛙不适应环境的表现D蝌蚪有鳃,成体蛙有肺,青蛙的发育为变态发育【答案】D【解析】雄蛙的鸣叫是为了向雌蛙发出信息,招引雌蛙来完成抱对,这是青蛙的繁殖行为。也是一种先天性行为,A错误;在生殖季节,雌雄蛙抱对,为了刺激雌蛙排卵,雄蛙将精子排到水中,精卵在水中受精,提高受精率,可见青蛙是体外受精,B错误; 由于变温动物的体温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当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变温动物为适应环境的变化,不吃不动进行冬眠,故冬眠是青蛙对低温环境的一种适应方式,C错误; 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小蝌蚪先长

9、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成蛙用肺呼吸,皮肤可以辅助呼吸,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系统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D正确。 10下列属于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是( )A猫头鹰和蝙蝠昼伏夜出B经过训练的警犬协助警察破案C猴子骑自行车D黑猩猩设法取到挂在高处的香蕉【答案】A【解析】 “猴子骑自行车”、“ 经过训练的警犬协助警察破案”、“ 黑猩猩设法取到挂在高处的香蕉”,都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猫头鹰和蝙蝠昼伏夜出”,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故选A。11下列关于动物运动和行为的

10、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人体共有206块骨骼肌,每块骨骼肌的肌腱附着在同一块骨的两端B动物的运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由运动系统参与完成的C蜜蜂筑巢、蛛蛛结网都是先天性行为,都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D乌贼遇到危险时喷出墨汁的行为,从获得途径上看属于防御行为【答案】C【解析】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人体共有206块骨骼肌,每块骨骼肌的肌腱必须附着在不同的骨上,肌肉收缩才能使骨绕关节运动,A错误;动物的运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其它系统的协调和配合下由运动系统参与完成的,B错误;蜜蜂筑巢、蛛蛛结网都是先天性行为,也称为本能行为,都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C正确;乌贼

11、遇到危险时喷出墨汁的行为,从获得途径上看属于先天性行为,从行为的功能看属于防御行为,D错误,故选C。12某同学对动物的行为作了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遇到危险时母鸡会保护小鸡是学习行为B蜜蜂营群体生活是社会行为C乌贼遇到敌害时喷射墨汁是防御行为D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遗传物质所决定的【答案】A【解析】遇到危险时母鸡会保护小鸡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A错误;蜜蜂营群体生活的行为,内部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因此属于社会行为,B正确; 乌贼遇到敌害时喷射墨汁有利于保护自己,是防御行为,C正确;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D

12、正确,故选A。13小明同学刚入学时脊背挺直,三年后发现有些驼背,造成驼背的原因主要是()A小明的骨中无机物多于,有机物少于,弹性小硬度大,易骨折B小明的骨中无机物少于,有机物多于,弹性小硬度大,易骨折C小明的骨中无机物少于,有机物多于,弹性大硬度小,易变形D小明的骨中无机物少于,有机物多于,弹性大硬度小,易变形【答案】C【解析】骨的物理特性包括硬度和弹性两个方面,而骨的硬度和弹性又取决于骨内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之比。成年人,骨内的有机物约占 1/3,无机物约占2/3,这样的骨既坚硬又有弹性;而老年人,骨内的无机物大于2/3,这样的骨弹性小,易骨折;少年儿童骨的有机物多于 1/3,骨的弹性大,硬

13、度小,易变形。青少年若长期不注意坐姿,脊柱就会变形,从而造成驼背,C正确。14下到关于动物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动物的运动有利于动物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B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C人在做屈肘动作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D哺乳动物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不开神经系统的支配【答案】C【解析】运动有利于动物觅食、避敌、夺取栖息地和繁殖,更加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A正确;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B正确。人在做屈肘动作时肱三头肌舒张,肱二头肌收缩,C错误。任何一个动作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运动系统来完成,D正确。15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随时交流信息

14、,下列动物行为中,不能起到传递信息作用的是()A蝶蛾类昆虫的雌虫分泌性外激素B某一种蟾蜍受到攻击时身体会充气膨胀C蜜蜂的“8字摆尾舞,能够指示蜜源所在方向D担任警戒任务的猴子看见鹰时发出叫声【答案】B【解析】雌性菜粉蝶释放性外激素属于信息交流,A不符合题意;蟾蜍受到攻击时身体会充气膨胀不能起到传递信息作用,B符合题意;蜜蜂通过舞蹈指示蜜源所在方向,这属于用动作进行信息交流,C不符合题意;担任警戒任务的猴子看见鹰时发出叫声,这属于用声音传递信息,D不符合题意。16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动物摄取的有机物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5、是()A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限制植物的过度生长C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D维持生态平衡【答案】A【解析】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动物还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综上所述,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可被生产者利用,这体现了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故选A。17自然界离不开动物,下列有关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B动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