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初一上学期语文重点知识点精编

上传人:稳** 文档编号:143892843 上传时间:2020-09-03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10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初一上学期语文重点知识点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2020初一上学期语文重点知识点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2020初一上学期语文重点知识点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2020初一上学期语文重点知识点精编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2020初一上学期语文重点知识点精编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初一上学期语文重点知识点精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初一上学期语文重点知识点精编(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初一上学期语文重点知识点精编一 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54分)分q( ) 水波lnln( )( ) tnhun( )( )憔悴( )捶( )打 脸颊( ) 树杈( ) n( )笑 do( )告 菡( )dn( ) 攲( )斜 榆( )钱 黑zh( ) tu( )了色 搓nin( ) 花团锦c( )譬( )如 gng( )( )震sh( )须臾( ) 屏( )息 绰( )号 嘈( )杂 yn ning( )( ) 抖su( )朗润( )嘹( )亮 婉( )转 黄晕( ) 水藻( ) zh x( )( )髻( )着( )落 偌( )大qun( )曲 倏( )忽 锥( )形 刹(

2、 )那 肥硕( ) 栖( )息 鳊( )鱼 背lu( )lio( )廓 枯h( )梦mi( ) 乌桕( )镰( )刀 清li( )二默写(56分)1、论语: 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 。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 。饭疏食饮水, ,乐亦在其中矣。 , ,仁在其中矣。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 表达对远方朋友到来的喜悦之情,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 ?”2、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水何澹澹, 。 ,洪波涌起。 本诗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本诗

3、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 , 。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 , 。表达乡思之情的句子是: ? 。4.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 , 。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 。5.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 , 。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 , 。6龟虽寿 ,终为土灰。 ,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 ,不但在天; ,可得永年。7过故人庄 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 。描写乡村秀丽景色的诗句是:

4、, 写出农家劳动生活的句子是: , 。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 , 。8题破山寺后禅院描绘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意境深邃的诗句是: , 。以动显静,因情生景、含蓄隽永的诗句是: , 。表明入寺时间的句子: , 。9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 。10夜雨寄北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诗句是: , 。诗中蕴含宦途失意、羁旅他乡,思乡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并把愁苦之情融入凄凉萧瑟的景色之中的诗句是: , 。三、附加题:1、论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

5、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表达对远方朋友到来的喜悦之情,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洪波涌起。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6、,若出其里。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达乡思之情的句子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富有特征的9个景物描绘了一幅秋原黄昏行图,即:枯藤老树昏

7、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5.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课外古诗词背诵填空整理1龟虽寿以高亢的语句,后人常用来励志的名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壮怀激烈情感的句子(含比喻)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诗人为统一全国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句是: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运用比喻表明自然规律不

8、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句子是: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比喻有志的人虽年老而仍有雄心壮志时,常用的成语是:老骥伏枥。表现了英雄人物老当益壮的胸怀的句子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配乐所加与内容无关的句子是: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表现出人虽到暮年但雄心壮志尤存的诗句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神龟和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的诗句是: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抒发诗人年老雄心在的诗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最能体现曹操慷慨激昂,壮怀激烈情感的,采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X k B 1 . c o m

9、表现诗人越到晚年越思进取的诗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现曹操要老当益壮,积极进取,完成统一大业的诗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流露出诗人要利用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的想法的句子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们比喻有志的人虽年老而仍有雄心壮志时,常用的句子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2.过故人庄 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借树、山来表现夏景的诗句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描写乡村秀丽景色的诗句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写出农家劳动生活的句子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表现对朋友、对

10、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3.题破山寺后禅院描绘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意境深邃的诗句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以动显静,因情生景、含蓄隽永的诗句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写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启示的句子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比喻探寻幽远盛景乐趣的句子: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被誉为千古名联的句子: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写景的句子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表明入寺时间的句子: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w W w .x K b 1.c o M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

11、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5.夜雨寄北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表达诗人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设想未来相逢景象,表达深沉离情的句子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后来成为离情的代用语的词是:巴山夜雨。盼望有朝一日与友人相聚的欢快场景的语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中蕴含宦途失意、羁旅他乡,思乡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并把愁苦之情融入凄凉

12、萧瑟的景色之中的诗句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诗歌赏析1,次北固山下: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写诗人停船在北固山下所见的江南冬末的景物和感受.首联勾画出在江南旅途中所见到的明媚景色:茫茫江水,隐隐青山.颔联抓住早春江湖这一特有的景象, 平阔正悬四字准确生动,阔是平的结果,只有江水涌涨,江面才变得宽阔,正即包含和风又包含顺水的意思,使诗句生动地描绘出江水涌涨,水波浩荡,风顺帆正的壮丽图景.颈联写天将破晓时,一轮红日涌出江面,虽已是残冬,但一轮红日给四周景色带来了生命的光辉.生和入突出江南早春的特征,这一联妙在不仅描写景物入神,而且富于生活哲理: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旧事特中孕育着新事物,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尾联写看到大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