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5-1 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稳** 文档编号:143892748 上传时间:2020-09-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6.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5-1 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5-1 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5-1 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0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5-1 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0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5-1 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5-1 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5-1 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含答案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5.1 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练)【基础篇】1、下列说法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蜡烛完全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的质量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加了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反应物的质量相等D.100水与100g酒精混合后总质量为200g【答案】B【解析】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问题时,要注意的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蜡烛、镁带等固体在空气中燃烧,参加反应的物质除了蜡烛、镁带外,还有氧气;高锰酸钾分解有氧气生成。2、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

2、类均不变;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均不变 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A. B. C. D. 【答案】C【解析】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均不变,分子的种类改变,错误;原子的数目不变,分子的数目不能确定,错误;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正确;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正确。故选C。3、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蔗糖可产生碳和水,由此可以说明( )A蔗糖是由碳和水组成的纯净物 B蔗糖是由碳和水组成的混合物C蔗糖分子是由碳元素和水分子构成的 D蔗糖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答案】D【解析】注意蔗糖是反应产生了“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3、,可判定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4、某种燃料是目前使用较多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其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X+3O22CO2+3H2O则X物质的化学式为()ACH3COOHBC2H5OHCC2H4DC2H6【答案】B【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可得,X的化学式中应含有C的个数为:2,应含有O的个数为:22+332=1,应含有H的个数为:23=6故可推断X的化学式为:C2H6O,即C2H5OH。故选B。5、加热24.5 g KClO3和8.2 g MnO2的混合物,反应完全后得到 14.9 g KCl。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 )A6.7 g B39

4、.4 g C9.6 g D17.8 g【答案】C【解析】质量守恒定律,24.5 g14.9 g9.6 g,注意MnO2是催化剂。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物质XYZW反应前的质量205237反应后的质量待测35212A.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待测物质的值为15C.物质Y一定是单质 D.反应中Y、W的质量比为6:5【答案】C【解析】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Y质量增加了30g,Y是生成物;W质量减少了25g,W是反应物;Z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可能是

5、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还少5克,X是反应物,待测值为15。A、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Z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正确;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待测物质的值为15,正确;C、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是反应物,W是反应物,Y是生成物,该反应是化合反应,物质Y一定不是单质,错误;D、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反应中Y、W的质量比=30g:25g=6:5,正确。故选C。7、某有机物与氧气充分反应,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的元素是()AC、O BH、O CC、H DC、H、O【答案】C【解析】生成物二氧化碳、水中含有C,H,O元素,则反应物中也一定

6、含有这三种元素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是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氧气由O元素组成,则C,H一定是从某物质中来,而某物质中也可能含有O元素故这种物质中一定含有含C和H,可能含O。8、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35204反应后质量/g待测14312请分析该表后,回答下列问题:反应后甲的质量为 g,反应中甲物质的作用可能是 。(2)该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比为 。(3)写出符合该反应类型的一个文字表达式 。【答案】(1)3;催化作用;(2)9:8(或8:9,9:8或8:9);(3)过氧化氢 水 + 氧气;(其余合理答案亦可给

7、分)。【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甲的质量=(3+5+20+4)g-(14+3+12)g=3g;物质甲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故答案为:3;催化作用;(2)物质乙、丁反应后质量变大,为反应的生成物,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14-5)g:(12-4)g=9:8;故答案为:9:8(或8:9,9:8或8:9);(3)物质丙在反应前后质量减小,为反应的反应物,该反应可表示为丙乙+丁,且生成物质量比为9:8;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符合该反应的特点;故答案为:过氧化氢 水 + 氧气;(其余合理答案亦可给分)。【提升篇】9、下列有关对质量守恒定

8、律的理解,正确的是()A.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B.5g硫和5g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物质量为10g,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5g水和5g酒精混合后,总质量为10g,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一定不会发生变化【答案】B【解析】A、镁条燃烧是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反应,所以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应该等于镁和氧气的质量之和,所以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错误;B、根据硫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硫和氧气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1:1,所以5g硫和5g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物质量为10g,故正确;C、水和酒精不能发生化学反应,所以虽然混合后质量不变,但是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故错误;D

9、、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可以知道,在化学变化中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中,分子的总数可能发生改变,故错误。故选B。10、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原子的数目 分子的数目 元素的种类 物质的总质量 物质的种类 原子的种类.A. B. C. D.【答案】C【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原子数目,元素的种类,物质总质量,原子的种类,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项C正确。故选C。11、纯净物M在密闭容器中微热就分解为NH3、H2O和CO2,根据这一实验事实能得出的结论是()AM由四种元素组成 BM的化学性质很稳定CM中有氨气

10、 DM可能是碳酸氢钠【答案】A【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和种类不变,物质X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稍加热就分解为NH3、H2O和CO2,说明X是由C、N、H、O四种元素组成的;B、根据题意“微热就能分解”,说明X不稳定;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生成物中有氨气,不能证明原物质中就有氨气,且原物质是纯净物,故一定不能含有氨气;D、物质X是由C、N、H、O四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X不是碳酸氢钠。故选A。1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

11、测得相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物质XYZW反应前的质量/g10m87反应后的质量/g233025A若W为水,则X或Y必定为酸或碱B若X为化合物,Y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Cm的数值为32D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1:4【答案】D【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X的质量减少了10g2g=8g,故X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8g;同理可以确定Z是生成物,生成的Z的质量为30g8g=22g;W是生成物,生成的W的质量为25g7g=18g;由质量守恒定律,Y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22g+18g8g=32g,故m的数值为32g+3g=35g该反应的反

12、应物为X和Y,生成物是Z和W。A、若W为水,则X或Y不一定为酸或碱,如甲烷等有机物燃烧也能生成水,故选项说法错误;B、若X为化合物,Y为单质,无法确定Z和W的类别,该反应不一定为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C、Y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22g+18g8g=32g,故m的数值为32g+3g=35g,故选项说法错误;D、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8g:32g=1:4,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13、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其反应原理之一是 4Ag+2H2S+O2=2X+2H2O。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是Ag2S BH2S中S元素为-2 价C反应前后元素

13、的种类不变 DH2S是无毒的【答案】D【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 的化学式是 Ag2S;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H2S 中S元素为-2 价;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H2S 是有刺激性的、有毒的气体。故选D。14、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运动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答案】D【解析】A、反应过程中,甲和丁的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选

14、项说法正确;B、丙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该选项说法正确;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324):(244)=7:5,该选项说法正确;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68):(324)=2:7,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15、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C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答案】C【解析】A、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说法正确;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故说法正确;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组成单质的元素在反应后与其他元素组成了化合物,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了变化,故说法错误;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