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曹操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3892579 上传时间:2020-09-03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5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短歌行曹操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短歌行曹操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短歌行曹操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短歌行曹操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短歌行曹操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短歌行曹操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短歌行曹操课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曹 操,短 歌 行,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分为“长歌行”和“短歌行”。 长歌、短歌是指曲调长短而言。 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文题理解】,曹 操 之 最,政治上最得意的一笔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军事上最成功的一仗是:官渡之战 失败得最惨的一次是:赤壁之战 最受肯定的是:他的才略 最受指责的是:他的人品 最有争议的是:他的历史功过 最没有争议的是:他的文学成就,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建安风骨”。 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曹公古直

2、,甚有悲凉句。”钟嵘诗品,“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毛泽东,悲凉沉雄、慷慨激昂、感情丰富、意味深远,【文学成就】,【写作背景】 建安十三年,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在赤壁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 57岁的 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 短歌行。,【思考】 课文的情感基调是什么?,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忧,【第一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促的感慨,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朝露光阴易逝,人生苦短(比喻),杜康酒

3、(借代),【第二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诗经郑风子衿,“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经小雅鹿鸣,求贤如渴 礼贤下士,对贤才的渴求,对贤才的礼遇,“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应第二节,仍是想象贤才归己时的欢快场面。,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 ,心念旧恩。,【第三层】,明明如月贤才 何时可掇贤才难求,比喻,【第四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胸怀大志,一统天下,“月明星

4、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依?” 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比喻),“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渴望多纳贤才(比喻),“周公吐哺”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用典),抒发了作者因时光易逝、功业未就而产生的苦闷心情和招纳贤才、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忧,人生短暂,贤才难求,功业未就,【主旨】,【表现手法】,一、引用。引子衿鹿鸣的诗句,表达求 贤若渴的心情。,二、比喻。用“朝露”来比喻人生的短暂。用“明月”比喻贤才。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比喻贤才投主。用“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比喻自己渴望多纳贤才。,三、用典。诗末用“周公吐哺”的典故,贴切地表达了者宽大广博的政治胸怀,永不满足的求贤之心。,四、借代

5、。以杜康代酒。,所谓用“典”,是指在诗词中通过各种手法,或引用、或化用、或改用前人的成句、故事。 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在唐以后的诗词曲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用典,在三国演义和戏剧舞台里曹操的性格特征是阴险、奸诈、残暴。这和曹操在短歌行等诗句中透露出的情操是否有极大的反差。形成差异的原因是什么?,【研究性探讨】,1、小说体裁因素,E、三国演义题材七实三虚,有些虚构故事的影响,2、历史上民族关系因素,C、宋朝的民族关系紧张;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原,对汉人实行高压政策 ,人心思汉。,3、三国戏和评话本的人民创作性因素,B、反对“暴君”、“奸相”造成的民不聊生,生活贫困。,4、三国演义作者因素,A、尊奉儒家朱熹的体系,未遵循司马迁的体例,短歌行中透露出的曹操形象与传统的评价存在极大反差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