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教版历史初一上学期综合检测卷二

上传人:稳** 文档编号:143891699 上传时间:2020-09-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9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人教版历史初一上学期综合检测卷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年人教版历史初一上学期综合检测卷二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年人教版历史初一上学期综合检测卷二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9年人教版历史初一上学期综合检测卷二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9年人教版历史初一上学期综合检测卷二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人教版历史初一上学期综合检测卷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人教版历史初一上学期综合检测卷二(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24分)1(2分)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将收集到的下列图片构成一组,它们所反映的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属于()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2(2分)1982年,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B.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C.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D.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3(2分)著名学者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下列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修筑了都江堰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青铜制作工艺高超A.B.C.D.4(2分)诗经云:“普天之

2、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该描述可佐证()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行省制5(2分)某班同学拟定了以下历史演讲的题目。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A.孔子办学:谱写古代教育新篇B.诸子百家:筑就中华民族精神C.铁犁牛耕:一场静悄悄的革命D.春秋争霸:加强周天子的王权6(2分)“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解释是()A.夏朝人是禹的后代B.夏朝已经制定了刑法C.夏朝阶级矛盾尖锐D.禹刑极为残忍7(2分)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历史史实是()A.儒家

3、思想成为正统思想B.佛教传入中国C.思想文化上出现百家争鸣局面D.西学传入中国8(2分)后人写诗“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赞扬李冰的功劳。李冰的贡献是主持()A.开凿灵渠B.修筑郑国渠C.修建都江堰D.修筑长城9(2分)小明观察了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发现有一个诸侯国曾经是春秋时期的霸主,而在战国形势图上却找不到,该诸侯国应该是()A.晋B.齐C.楚D.秦10(2分)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她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同民族,在长期的交流与碰撞中形成的。其中汉民族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她的前身是()A.炎黄族B.半坡居民C.元谋人D.华夏族11(2分)古代人们常以“钟鸣鼎食”来形容富足人家的奢

4、侈豪华生活。由此可见鼎除了用于祭祀,还可用于()A.装饰品B.乐器C.食器D.盛水器12(2分)为了提高复习效率,小李同学绘制了一张知识结构图。空白处应填入()A.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及推广B.少数民族政权纷纷入主中原C.八王之乱造成人口大量死亡D.各地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二、判断题(6分)13(2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秦朝。14(2分)秦王嬴政自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作为自己的帝号。他所创立的郡县制给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其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的改变。15(2分)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三

5、、综合题(20分)16(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史记商君列传(1)材料中“卫鞅”指的是谁?“孝公”是哪国国君?(2)材料反映了卫鞅的什么主张?(3)结果如何?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结果?17(6分)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一 图二材料二 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

6、方贵族。 中国:传统与变革材料三 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用法令形式保护土地私有制;规定五家为一伍但是这样做后,先王的制度被毁灭了,身份等级的划分乱了法度。史记(1)结合材料一中图一,分析该时期采取了哪一政治制度?结合材料二指出当时实行这一制度的重要原因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判断这种制度封什么人为诸侯?周朝实行这一制度的作用是什么?(3)材料一中图二所示各国中,哪一诸侯国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改革?写出这场改革的名称?哪位杰出帝王结束了以上两幅地图中诸侯争霸战乱的局面?(4)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该变法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变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18(10分)阅读材料,回答

7、问题。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缪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 如图请回答:(1)材料一和哪个历史事件有关?这个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在谁的支持下完成的?(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3)这个事件在历史上有什么作用?(4)材料二图中的人物是谁?他的核心思想和政治学说是什么?(5)他在教育方面的贡献是什么?(6)请用一句话

8、评价这一人物。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依据图片第一幅是半地穴式的房子,第二幅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第三幅图是半坡出图的纺轮可知,这反映的是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故选D。2【答案】B【解析】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关于北京人的表述正确的是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故选B。3【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结合所学可知,商代时人们创制了“甲骨文”,这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从商朝开始,符

9、合题意;都江堰修筑在战国时期,不符合题意;铁制家具和牛耕的出现是在春秋时期,不符合题意;商代的青铜器制作水平已经相当高了,著名的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符合题意。故选C。4【答案】C【解析】由材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西周实行的分封制。西周建立后,为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所以C符合题意,ABD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故选C。5【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创办了私学,谱写古代教育新篇,A符合史实;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派别的总称,是中国古代创造的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筑

10、就了中华民族精神,B符合史实;春秋战国时期,我国铁制农具大量出现,同时铁犁牛耕也已经出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C符合史实;在王位衰落的同时,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为了夺取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几个大的诸侯之间,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史称春秋争霸,D不符合史实,符合题意。故选D。6【答案】B【解析】中华民族从原始氏族社会进入阶级社会所产生的法有其自身的特点。根据史书记载,夏朝已经出现了代表统治阶级意志的法律。“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禹刑并不是禹所做,而是他的后代夏朝的统治者制定的,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先以禹来命名。故选B。7【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

11、“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思想文化上出现百家争鸣局面,故选C。8【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故选C。9【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所以晋国曾经是春秋时期的霸主,而在战国形势图上却找不到,故选A。10【答案】D【解析】依据课本所学,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那时候,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东方有强大的蚩尤部落,勇猛异常。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故选D。11【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钟鸣鼎食”的关键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豪门贵族吃饭时要奏乐击钟,用鼎盛着各种珍贵食品,敲着钟,列鼎而食,故用“钟鸣鼎食”形容权贵的豪奢排场,由此可见鼎除了用于祭祀,还可用于食器,故选C。12【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政治上,周王室衰落,大国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