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

上传人:稳** 文档编号:143890914 上传时间:2020-09-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文言文专题2018年【重庆市(A卷)】(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2、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注】“琅琊也”,教版写作“琅邪也”。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名之者谁()(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3)觥筹交错()(4)树林阴翳()10用现代汉语译下面的句子,(4分)(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1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A.第段“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采用对偶手法,描写了山间变幻多姿的早晚景物,两幅画面对比鲜明。B.第段”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既照应了首段太守“饮少辄醉”,也凸显了作者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C.本文除第段外,每段开头都用领起词语引出下文。从”若夫”到“至于”到“已而”,展开了从景物到游乐到归来的一幅幅画卷。D这篇文辞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醉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画面

4、,展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美好场景。12.课文中的“环滁皆山也”,在作者初稿中表述为下面链接材料的内容。请联系课文第段,分析者这样修改的原因,(4分)【链接材料】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答案:10.(4分)(1)野花开了,有股清幽的香味(1分),好的树木生长茂盛,形成浓郁的绿荫。(或。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术枝繁叶茂,一片浓荫”)(2)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1分),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1分)。(或“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可是不知道太守自有他所乐的事情”)11(3分)B(颓然,这里指醉醺醺的样子,无抑郁和苦闷之意。)12(4

5、分)课文“环滁皆山也”一句言简意丰,已经写尽了滁州群山环抱的地理形势(2分);链接材料中所写的另外几座山与课文写的琅琊山无关,可以省去(2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阅读岳阳楼记,回答8-10题(8分)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

6、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大观: (2)景: 9(4分)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

7、语。(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2)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0(2分)“古仁人”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滕子京也有这样的胸襟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答案:8(2分)(1)雄伟景象 (2)日光9(4分)(1)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2)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10(2分)有。“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体现了滕子京虽遭贬谪,却没有因此沉沦,而是积极理政,政绩显著,所以他做到了“不以己悲”。【陕西省】(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12分)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

8、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注释】贾(g):做买卖。召(sho)忽:齐人。与管仲一起事奉公子纠,公子纠被杀后召忽也自杀。1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1)吾始困时 (贫困) (2)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谋划)(3)知时有利不利也 (时机) (4)吾尝三战三走 (逃跑)评分标准:每小题1分。共4分。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

9、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D)(2分)A分财利多自与 吾与汝毕力平险B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至于负者歌于途C召忽死之 辍耕之垄上D生我者父母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2分。共2分。19请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答案】鲍叔不认为我没有羞愧之心,他知道我不以小节为羞耻,而以功名不能显扬于天下为耻辱。 评分标准:每翻译一句,得1分;句子通顺,得1分。共4分20选文中的鲍叔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答案】鲍叔是一个轻利重才、知人识人的贤士。 评分标准:答对一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参考译文】管仲说:“我

10、当初贫困时,曾经和鲍叔一起做生意,分财利时自己总是多要一些,鲍叔并不认为我贪财,而是知道我家里贫穷。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他更加困顿不堪,陷于窘境,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运有时顺利,有时不顺利。我曾经多次作官多次都被国君驱逐,鲍叔不认为我不成器,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机。我曾经多次打仗多次逃跑。鲍叔不认为我胆小,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需要赡养。公子纠失败,大臣们都认为屈辱而自杀,而我宁愿在牢中受到羞辱,鲍叔不认为我没有廉耻,知道我不因小的过失而感到羞愧,却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而感到耻辱。生养我的是父母,真正了解我的是鲍叔啊。”鲍叔推荐了管仲以后,情愿把自身置于管仲之下。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有

11、俸禄,得到封地的有十几代,多数是著名的大夫。因此,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才干,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辽宁省沈阳市】7.阅读选文,完成710题。(14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乙】见足下题字,以为是必磊落人也。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庭坚少孤,窘于衣食,虽早知从先生长者学问,而偏亲白发,不得已而从仕。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所以衰懦不进,至今落诸公之后也。窃观足下天资超迈,有亲以为之依归,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

12、当不止此耳。非敢谓足下今日所有不足以豪于众贤之间,但为未及古人,故为足下惜此日力耳。(节选自黄庭坚集答李几仲书,有删改)【注释】足下:敬称,您。偏亲:黄庭坚父亲早亡,而母亲在世,故称偏亲。日力:岁月。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窘于衣食 皆以美于徐公B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 公问其故C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D有亲以为之依归 吾谁与归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1)见足下题字,以为是必磊落人也。(2)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9.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春 秋 未 三 十 若 刻 意 于 德 义 经 术 当 不 止

13、 此 耳。10.【甲】【乙】两文都出自文学前辈写给年轻人的文字。依据选文回答问题。(4分)(1)【甲】文表现了宋濂怎样的优秀品质?(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乙】文中黄庭坚指出李几仲在学业上的差距是_,对他提出的希望是_。(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答案:7.D8.(1)我看见您题写的宇,认为这一定是光明磊落的人(写的)。(2)像这样已经过了一年,(我)很遗憾没有和您见面。9.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当不止此耳。10.(1)宋濂:勤奋好学;诚信。(2)学业上没有古人优秀;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湖南益阳】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215题。(17分)【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

14、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蟬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节选自黄生借书说)12.下列各项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B.媵人持汤沃灌赴汤蹈火(成语)C.故有所览,辄省记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D.为一说,使与书俱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13.下列各项中的加点词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