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民歌》教学设计(2)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3887483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北民歌》教学设计(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陕北民歌》教学设计(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陕北民歌》教学设计(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陕北民歌》教学设计(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陕北民歌》教学设计(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北民歌》教学设计(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 北 民 歌教学设计 课程:公共艺术(音乐欣赏)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及对象分析: 面向中职学生开设的公共艺术课程中的音乐欣赏内容之一,宗旨是弘扬民族文化,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与艺术鉴赏水平。 音乐欣赏是公共艺术的重要内容,陕北民歌又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陕北是中国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养育中国革命的圣地,是中国革命新文化运动的摇篮,是民族民间文化宝库,陕北民歌独具特色,魅力感人,经久不衰,代代相传,至今深受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朋友的欢迎。中职校一般专业没有开设专门的艺术课程,一方面中职生缺乏艺术修养,另一方面中职生又喜欢音乐,对公共艺术课充满兴趣和期望。为此本课从陕北民歌欣赏入手,引起青年学生对民

2、歌的兴趣和喜爱。教学目标:1、了解陕北的风土人情、服饰特点与民歌的风格特点; 2、感受、体验陕北人民的音乐与生活; 3、.通过欣赏、感受、体验,激发学生从内心热爱我国的民歌艺术。教学重难点:1.初步熟悉陕北民歌的风格及特点; 2.了解陕北民歌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学与学法:运用任务驱动法、情景创设、对比、合作讨论、启发引导等方法相结合,始终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课前准备:学生自行分组,先通过网络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陕北民歌的分类,学唱走西口、想亲亲、赶牲灵,并了解该作品的故事情节及情感表现。教学过程: 导入: 1. 通过卫星地图带到那片神奇的黄土地(

3、了解地理位置); 2. 学生展示课前准备成果:(1)陕北服饰;(2)陕北地貌;(3)陕北风俗;(4)陕北民歌的种类; 3. 快播多首视频音乐陕北民歌片段,带领学生走进那片神奇的黄土地。 通过这个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一、播放视频音乐走西口边听边唱,了解作品表达的意境,熟悉作品描述的故事情节及情感表现。二、播放视频音乐想亲亲边听边唱,了解作品表达的意境,作品描述了什么故事?表达了何种情感?三、分析这两首作品 1.讨论:.这两首作品,通过对比,分别描述的是怎样的故事场景、表达了何种情感世界?根据课前学习,谈谈陕北民歌的种类,分别是何种风格?歌曲种类风格特点情感表现走西口小调婉转惜别想亲亲信

4、天游(山歌)高亢相思 2.通过这两首作品,谈谈陕北民歌的特点; 3.分组表演唱走西口想亲亲;(视频)通过创设情境,熟悉故事情节,把握作品情感。在唱的过程中感受、体验故事情节人物的思想活动与情感表现。四、播放视频音乐赶牲灵1.播放视频音乐: 边听边唱 2.提问:故事情节中所描述的场景中分别有哪些内容?根据以上所学判断属于哪种风格? 学生讨论,老师补充。歌曲种类风格特点情感表现走西口小调委婉惜别想亲亲信天游(山歌)高亢相思赶牲灵信天游(山歌)高亢期盼3.再听再唱: 熟悉故事情节,把握作品情感。 4.请同学表演唱:(视频) 在唱的过程中加强体验、感受。五、总结1.请同学总结以上陕北民歌的风格特点2.

5、老师补充陕北民歌的特点:节奏自由舒展,声音高亢、嘹亮,音域宽广等,在演唱特点上,一种是以声音平直高亢的山歌风格来表现,另一种则以感情细致、声音委婉的小调风格来表现。六、提升1.欣赏陕北歌舞、秧歌、安塞腰鼓(图片、视频),了解陕北民歌与舞蹈的风格特点。体现了陕北人豪爽,粗犷的性格特点。2.尝试根据所学创编歌舞(视频)歌舞不分家,载歌载舞。七、拓展1.欣赏以陕北民歌为元素的流行歌曲信天游、黄土高坡 这两首作品开创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先河,此后才出现中国流行音乐。尝试通过网络,看看现代流行音乐中是否还有陕北元素的作品?2.在陕北民歌的网站中欣赏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作品,从而加深对陕北人民的音乐与生活的了解。教学反思: 1.信息技术的运用对于学生的音乐欣赏起到一个视觉、听觉的冲击,有效的提高了欣赏效果。运用信息技术为课堂服务要恰到好处,特别是在艺术欣赏课堂上更是要手段合适、质感充足,避免画蛇添足之效。 2.音乐欣赏以情感体验为重要线索,本课牢牢把握情感这一主线,以听、唱、跳多种形式,通过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层层递进,引领学生进入丰富的情感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