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乡镇街道纪检体制改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木**** 文档编号:143886905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化乡镇街道纪检体制改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深化乡镇街道纪检体制改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深化乡镇街道纪检体制改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深化乡镇街道纪检体制改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深化乡镇街道纪检体制改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化乡镇街道纪检体制改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化乡镇街道纪检体制改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化乡镇街道纪检体制改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为适应改革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按照中央纪委深入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深化基层“三转”的部署,xx县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找准当前基层纪检监察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探索镇(街道)纪(工)委书记专职化和村(社区)联合监督工作改革试点,不断加强和改进基层纪检监察工作,以适应新时期基层监督检查工作的需要。一、当前基层纪检工作现状从xx年全省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结果看,xx综合评价指数xx分,全省排名第xx位,全市排x位,排名靠后,群众对xx党风廉政建设满意度较低。从评价指数看,群众对纪委落实监督责任的情况评价指数x分

2、,全省排名x位;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力度评价指数x分,全省排名x位;解决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成效评价指数x分,全省排名x位,群众对纪检监督工作评价也不高,群众对基层纪委履职情况不满意。(一)监督检查“软”。虽然党章赋予了纪委权力,但是由于体制机制原因,实践中镇(街道)纪(工)委无法也无力监督,造成实际上监督权力的软弱无力。比如在开展工作方面,镇(街道)纪(工)委往往要按党政“一把手”的要求履行监督职能,从某种意义上讲,镇(街道)纪(工)委能否独立开展工作、正确履行职责、工作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同级党委的支持力度。(二)监督力量“薄”。目前,我县镇(街道)纪(工)委由x名纪委书记、x名纪委副书记

3、、x名监察室主任、35名纪委委员组成。表面上看人员是配齐了,而实际上镇(街道)纪(工)委书记都是由同级党(工)委副书记兼任,除纪检工作外,分管的工作还涉及党建、宣传、目标等十几项工作。镇(街道)纪(工)委副书记全部兼有其他业务工作,监察室主任基本没有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纪(工)委委员多由党政办、财政所、经发办、综治办等重要科室负责人兼任。造成纪检工作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存在开展工作无人可调无人可用的局面。(三)监督能力“弱”。大多数镇(街道)纪委书记和纪检干部在从事纪检工作之前,都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或是系统的岗位业务知识培训,对纪检业务知识知之甚少,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离形势发展的需要还有差距

4、。在日常工作中,只是满足完成上级纪检机关安排部署的工作任务,在案件查办方面,大多处于被动应付状态,面对新问题时缺少新的工作思路和强有力的工作力度,纪委的监督检查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常常出现工作脱节和工作局面打不开的现象。(四)监督执行“怕”。由于镇(街道)纪(工)委干部组织、人事、工资关系都在所属镇(街道),加上选拔的纪检干部也长期在辖区内工作生活,受地域环境和人情网络影响,在开展监督检查时抺不开情面、拉不下脸面,监督同事怕妨碍团结,监督党员干部怕伤和气、丢选票,影响今后工作和自身发展,往往以消极的态度对待纪检监察工作,存在不愿监督、不敢监督的问题。二、改革探索需要解决的问题认真分析我县基层

5、纪检监察工作现状,深挖问题根源,我们认为基层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和“三转”亟需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领导体制与开展独立监督不相适应的问题。党章规定,纪委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实际工作中,镇(街道)党(工)委就把纪(工)委形同了其内设机构,享有绝对的支配权。特别是在工作分工、经费开支、专职干部使用以及开展工作方面,镇(街道)纪(工)委对同级党(工)委存在很强的依附性。再加上镇(街道)党(工)委主要领导认识有“误”,存在求稳怕乱心理,对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存在片面认识,认为抓的力度大、查的案件多就会影响当地经济发展,损害当地形象,从而造成镇(街道)纪(工)委在履行职责、开展工作时受到很大程度的

6、掣肘,监督工作开展全以主要领导的意见为主,不敢大胆放手开展监督,更难以有所创新。(二)管理方式与开展同级监督不相适应的问题。目前,镇(街道)纪检干部的组织、人事、工资、福利、考核等均由所属镇(街道)党(工)委负责,特别是纪检干部的人事任免等问题上,对所在单位及主要领导有很强的依赖性,提拔要靠单位“一把手”推荐,干部考核或民主测评要靠单位党员干部投票,县纪委不管人、财、物,只是在业务上能够发挥作用,但业务考核真正对其职务变动、工资晋升、福利待遇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考虑到个人发展,大多数的纪检干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愿监督”的现象,造成对同级的监督形同虚设。(三)工作能力与履行专职监督不相适应的问

7、题。镇(街道)纪(工)委书记由于兼职较多,纪(工)委副书记和监察室主任也是“专而不职”,其他的纪检干部更是形同虚设,都兼职了其他业务方面的具体工作,绝大部分时间忙于应付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分散了抓本职工作的精力,导致不能专职履行纪检监察职责,影响了基层纪检监督作用的发挥,出现了监督乏力、履行监督检查工作不到位的现象。三、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为不断加强和改进镇(街道)的纪检监察工作,真正发挥镇(街道)纪(工)委在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我县从纪委书记专职化着手,以配齐配强纪检队伍为着力点,以整合监督力量为关键,以创新管理机制为重点,以提升监督实效为目标,积极推进镇(街道)纪检监察

8、体制改革和深化“三转”工作,探索镇(街道)纪(工)委书记专职化和村(社区)联合监督改革试点。通过改革试点,切实解决镇(街道)纪(工)委不愿监督、不敢监督、不能监督的问题,推动镇(街道)纪(工)委回归监督主业,认真履行党章赋予的监督职责,实现独立监督、专职监督、专业监督,深入推动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一)以纪委书记专职化为抓手,强化组织建设。改变镇(街道)纪检干部“专而不职”的现状,真正把纪检干部从繁重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从监管一体中摆脱出来,回归监督执纪问责的主责主业上来。在组织构架上,调整纪(工)委书记设置,将组织书记与纪(工)委书记分设,推行纪(工)委书记

9、专职化,配齐配强专职副书记和监察室主任。在管理模式上,镇(街道)纪检干部直接纳入县纪委、监察局管理,业务工作以县纪委领导为主,服从县纪委的统一调配,监督工作情况直接向县纪委请示汇报。在人事任免上,纪(工)委书记由县纪委会同县委组织部提名考察,报经县委任免;纪(工)委副书记和监察室主任由县纪委考察任免。在职责定位上,进一步细化分解“两个责任”,明确“两个责任”清单,真正把纪检干部精力聚焦到监督执纪问责主业上来。在机制建设上,建立健全镇(街道)纪(工)委书记向县纪委报告工作制度、目标绩效考核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制度机制,督促纪检干部履职到位。在工作保障上,将纪检干部的工作业绩纳入县纪委统一考核,工

10、资、福利等待遇纳入县纪委统一保障。(二)以村(社区)联合监督为推手,延伸监督触角。整合镇(街道)监督力量,延伸监督触角,形成监督合力,组建村(社区)联合监督委员会。将村(社区)联合监督委员会作为镇(街道)纪(工)委监督检查力量的充实和完善,作为镇(街道)纪(工)委开展监督检查的“利剑”和推手,作为镇(街道)纪(工)委收集问题线索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在人员组成上,建立由镇(街道)纪(工)委书记召集,部分镇(街道)纪(工)委委员、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村(社区)党支部纪检委员为成员的联合监督队伍。在县级相关职能部门选调或向社会公招自愿者的方式,建立工程建设、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库,辅

11、助参与村(社区)联合监督工作,为监督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技术支撑,有效解决“门外监督”、监督不到位的问题。在工作职责上,明确定位监督内容,将村(社区)党员干部作风状况、廉洁自律情况、村级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惠农政策执行情况等纳入监督范畴。在监督方式上,采取走访座谈、调查核实、查阅资料等方式,组织开展全面检查、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回访检查。在监督程序上,在监督周期上采取“一月一确定”,每月根据工作情况确定监督主题;在监督组织上采取“一项目一组建”,针对每个监督项目,适时组建队伍开展监督;在监督流程上采取“一检查一台账一报告”,确保监督检查的常态化、规范化。在保障机制上,建立健全管理机制、问题反馈整改机制、问题线索问责机制等,同时编制规范的工作指导标准,建立完善村(社区)事务办理、工程建设、资金使用等制度规定,保证监督工作的公正、公平、公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