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2019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真题(解析版)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3885070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2019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真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化学】2019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真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化学】2019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真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化学】2019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真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化学】2019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真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2019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真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2019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真题(解析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真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a-23 Ca-40 Cl-35.5 Mg-24 Al-27 Fe-56 Zn-65 S-32I卷(选择题部分:24分)一、选择题(化学部分共12个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叙述前者是物理性质,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 氧气具有氧化性 氧气液化 B.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一氧化碳燃烧C. 铁具有导电性 铁生锈 D. 食盐具有咸味 食盐在水中溶解【答案】C【分析】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化学变化(也称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详解】A、氧气具有氧化性是化学性质,氧气

2、液化是物理变化,故A不正确; 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是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燃烧是化学变化,故B不正确;C、铁具有导电性是物理性质,铁生锈是化学变化,故C正确; D、食盐具有咸味是物理性质,食盐在水中溶解是物理变化,故D不正确。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稀释浓硫酸B. 粗食盐水过滤C. 点燃酒精灯D. 检查装置气密性【答案】D【详解】A、稀释浓硫酸时,必须将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要搅动液体,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故A不正确;B、过滤要用玻璃棒引流,滤液沿玻璃棒缓缓流入过滤器内,故B不正确;C、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故C不正确;

3、D、用双手捂住试管,观察到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手后,导管中进入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故D正确。故选D。3.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描述全部正确的一组( )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健康生活中用洗洁精清洗油污的原理是乳化作用实验室用品尝味道的方法区分食盐与白糖老年人缺钙易得骨质疏松症人体缺乏维生素A易得夜盲症C化学与材料D化学与环境塑料、天然橡胶、合成纤维都属于合成材料玻璃钢、生铁、硬铝都属于合金温室效应的形成主要与CO、CH4有关酸雨形成主要与SO2、氮氧化合物有关【答案】B【详解】A、实验室药品不能品尝,则不能用品尝味道的方法区分食盐与白糖,故A不正确;B、老年人缺钙易得骨质疏松症,人体

4、缺乏维生素A易得夜盲症,故B正确;C、天然橡胶不属于合成材料,故C不正确;D、温室效应的形成主要与、有关,故D不正确。故选B。4.分类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 氧化物:干冰 冰水混合物 氧化铁B. 碱:烧碱 纯碱 氨水C. 混合物:合金 海水 高锰酸钾D. 有机物:甲烷 乙醇 碳酸钙【答案】A【分析】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有机物是含碳的化合物。【详解】A、干冰、冰水混合物、氧化铁都属于氧化物,故A正确;B、烧碱和氨水属于碱,纯碱属于盐,故B不正确;C、合金和海水属于混合物,高锰酸钾属于纯净物,故C不正确; D、

5、甲烷和乙醇属于有机物,碳酸钙属于纯净物,故D不正确。故选A。【点睛】纯碱属于盐,氨水属于碱。5.下列各组离子在pH=11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的是( )A. Ca2+ 、Fe3+、Cl-、NO3-B. NH4+、Na+、SO42-、Cl-C. Ba2+、K+、OH-、Cl-D. H +、Mg2+、HCO3-、NO3-【答案】C【分析】pH=11的无色溶液显碱性。【详解】A、pH=11的无色溶液显碱性,和不能共存,则在pH=11的无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正确;B、和会反应,不能共存,则在pH=11的无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正确;C、相互之间不发生反应,则在pH=11的无色溶液中

6、能大量共存,故C正确;D、和会反应,和也会反应,不能共存,则在pH=11的无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正确。故选C。【点睛】离子共存,实质上就是判断离子间是否发生反应的问题。若在溶液中能够发生反应,就不能大量共存。判断能否发生反应,不仅是有沉淀、气体、水、难电离的物质产生,还涉及到溶液酸碱性、有色、无色等。6.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阳离子是 ( )A. B. C. D. 【答案】D【分析】失电子带正电荷的叫阳离子,得电子带负电荷的叫阴离子。【详解】A、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得到1个电子,为阴离子,是氟离子,故A不正确;B、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得到2个电子,为阴离子,是氧离子,故B不正确;C、质

7、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是氖原子,故C不正确;D、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失去2个电子,为阳离子,是镁离子,故D正确。故选D。【点睛】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得到电子,为阴离子,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失去个电子,为阳离子。7.关于燃烧认识错误的是( )A. 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B. 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 燃着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D. 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成热能和光能【答案】B【分析】燃烧的条件:物质是可燃物、有助燃剂与和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详解】A、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如镁在氮气中能燃烧,故A正确;B、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故B不正确;C、燃着的

8、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抹布盖灭,故C正确; D、燃烧伴随着发光、放热,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成热能和光能,故D正确。故选B。【点睛】灭火的原理: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8.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所用试剂操作方法AH2SO4溶液HCl溶液适量AgNO3溶液过滤BCOO2CuO粉末加热CAg粉Cu粉过量AgNO3溶液过滤 、洗涤、干燥DNH3水蒸气浓硫酸干燥【答案】C【分析】除杂要求:不引入新的杂质,不和原物质反应。【详解】A、H2SO4溶液中含有HCl溶液,适量AgNO3溶液,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引入了杂质硝

9、酸,故A不正确;B、CO中含有O2,加入CuO粉末,加热,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除去了原物质,故B不正确;C、Ag粉中含有Cu粉,加入过量AgNO3溶液,铜粉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通过过滤 、洗涤、干燥可以除去铜粉,故C正确;D、NH3中含有水蒸气,加入浓硫酸会和氨气发生反应,除去了原物质,故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故D不正确。故选C。9.标准汽油是由异辛烷和正庚烷组成的混合物,其中异辛烷的化学式是C8H18,有关异辛烷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异辛烷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B. 异辛烷相对分子质量为114C. 1个异辛烷分子是由8个碳原子和18个氢原子构成D. 异辛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4.

10、2%【答案】D【分析】相对分子质量即是指化学式中各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详解】A、异辛烷的化学式为,则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故A正确;B、异辛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故B正确;C、1个异辛烷分子是由8个碳原子和18个氢原子构成 ,故C正确;D、异辛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故D不正确。故选D。 【点睛】10.下列图示与相应的文字描述完全相符合的是( )A. 表示水电解实验中生成氢气与氧气体积比B. 表示Ba(OH)2溶液中逐渐滴加稀H2SO4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变化C. 表示足量的Mg、Fe、Zn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D. 表示同一温度下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固

11、体NaCl,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答案】B【详解】A、图像表示水电解实验中生成氢气与氧气体积比,纵轴应该是气体体积,故A不正确;B、反应开始时是氢氧化钡做溶质,随着硫酸的增加氢氧化钡的量会不断变小,直至恰好反应溶液变成水,再滴加稀硫酸溶质又变成了硫酸,随着滴加溶质的量会不断变大,故B正确;C、足量的Mg、Fe、Zn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故C不正确;D、同一温度下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固体NaCl溶液中,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不变,故D不正确。故选B。11.将铁粉加入到Zn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H2SO4,无气泡产生,下列有关分

12、析错误的是( )A. 反应后溶液的溶质一定含有ZnSO4和FeSO4,可能含有CuSO4B. 滤渣中的固体只有CuC. 反应后的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少D. 滤渣中的固体一定有Cu,可能含有Fe【答案】D【分析】将铁粉加入到Zn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铁粉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含有铜,滴加稀H2SO4,无气泡产生,则铁粉反应完全,硫酸铜可能有剩余。【详解】A、铁粉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含有铜,滴加稀H2SO4,无气泡产生,则铁粉反应完全,硫酸铜可能有剩余,反应后溶液的溶质一定含有ZnSO4和FeSO4,可能含有CuSO4,故A正确;

13、 B、滴加稀H2SO4,无气泡产生,则铁粉反应完全,滤渣中的固体只有Cu,故B正确;C、铁粉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56份的铁生成64份的铜,反应后的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少,故C正确; D、滴加稀H2SO4,无气泡产生,则铁粉反应完全,滤渣中的固体只有Cu,没有Fe,故D不正确。故选D。【点睛】由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在锌后铜前,则铁粉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12.向10.7gMg、Al、Zn固体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H2SO4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的溶液质量增加了10.1g,将反应后溶液蒸发结晶,干燥。获得固体质量为( )A. 15.5gB. 25.1gC. 39.5gD. 20.3g

14、【答案】C【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种类不变。【详解】Mg、Al、Zn固体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H2SO4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铝和硫酸镁和硫酸锌的混合物,反应后的溶液质量增加了10.1g,则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氢气是硫酸中的氢元素生成的,硫酸中氢元素和硫酸根离子的质量比为,设硫酸根离子的质量为x,则,硫酸铝和硫酸镁和硫酸锌的混合物中的硫酸根离子等于硫酸中硫酸根离子质量,则反应后溶质的质量等于,故选C。【点睛】硫酸铝和硫酸镁和硫酸锌的混合物中的硫酸根离子等于硫酸中硫酸根离子质量。II卷(非选择题:36分)二、填空题13.(1)2个亚铁离子_;(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3)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答案】 (1). 2Fe2+ (2). O(或氧元素) (3). 【详解】(1) 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亚铁离子。(2)地壳中含量排名为由多到少依次是:氧(O)、硅(Si)、铝(Al)、铁(Fe)、钙(Ca)、钠(Na)、钾(K)、镁(Mg)、氢(H)、钛(Ti),故最多的元素O(或氧元素)。(3)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