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篇家长会4主题班会课件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3883085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5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长会篇家长会4主题班会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家长会篇家长会4主题班会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家长会篇家长会4主题班会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家长会篇家长会4主题班会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家长会篇家长会4主题班会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长会篇家长会4主题班会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长会篇家长会4主题班会课件(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欢迎您,议程: 一、学校领导讲话; 二、班级情况分析; 三、个别交流。,班主任:陈老师 联系电话:82681130,这一时期的学生不信任父母,却容易受朋友影响,加上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往往对外界影响缺乏识别能力,容易在感情上出现困惑,有的还会出现吸烟、喝酒等不良现象。另外,这一时期的孩子易反叛,原因很简单:他们往往想在这种尝试中获得一种肯定:我独立了。父母要高度重视对这一关键期和危险期的监护和把关。,您了解自己的孩子吗?,心理方面分析:,这一时期的另一显着特点是生理发育的逐步成熟,他们一方面为自己身体各部分的发育感到新奇,另一方面又充满羞涩和不安,不愿让父母进自己的房间了,有自己的秘密了。心理

2、上的表现是容易兴奋和冲动,神经敏感,产生了爱情的萌芽,有发生早恋的倾向 ,在这一时期,作为家长要高度重视,决不能有不良的刺激对孩子产生影响,特别是性感之类的刺激,要注意从家庭生活到电影,电视节目,一定要有适度的选择。冲动是他们这个时期的最大特征,好奇是他们一生中的高峰。他们自我抑制能力在这段时间最低。所以父母一定要加强教育和引导,尤其是网络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个别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不太理想,实际上就是学习习惯差了一点,在校的表现如:早读到校后不能立即抓紧时间早读,上课听讲不高效,课后作业没有弄明白。在家的表现如:回家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作业,不及时休息,周日等放假期间不能科学安排学习

3、时间,劳动观念不强等。对此,我们老师会更进一步加强引导,希望家长能督促子女每天回家后的学习,尤其关注放假在家的学习安排,也及时与子女交谈学习情况和近段的一些努力。,祝贺这些同学本学期光荣加入共青团,吴丽莎(团支部书记) 王雯斌 许梦媛 诸男 许艳娜 于青燕,于敏 刘松 周泽萍 曹丽娜 吴泽峰 江鹏,期中考试情况说明,取得优秀成绩的同学:(四科总分) 吴丽莎(384) 许梦媛(382) 诸男(375) 张丽(368) 吴泽峰(368) 倪玉笛(368) 于敏(367) 王雯斌(362) 曹丽娜(358) 于青燕(355),学习进步明显的同学:(与上学期末相比) 张丽 于敏 曹丽娜 许汉祥 吴文刚

4、 彭春花 谭春花,这些同学成绩有下滑趋势,请家长引起重视,帮助找找原因: 瞿飞翔 汪棋峰 戴兆灿 郁春权,给家长的几点建议,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要紧密配合。 孩子的智力基础和品质基础是在家庭中奠定的,倘若没有良好、正确合理的家庭教育配合,再好的师资和学校都不可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二、不以成绩论英雄,您的子女学习成绩好,并不意味着思想好、能力高,您的子女学习成绩落后,并不意味着思想差、能力低。现在的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只要有能力,任何一个学生都能在社会上立足,并且成就一番事业。,三、抓好子女在家的行为习惯。如良好的休息、科学的安排学习、适量的家务劳动(劳动是教育人的较好方式,只有劳动,他

5、才懂得来之不易,懂得珍惜)等。,四、多给孩子一点信心,做孩子成长的强有力的后盾。由于孩子的个体差异,免不了学生的成绩有好有坏,面对成绩不理想的孩子我们该做的是跟他一起努力,想想怎样才能把他成绩搞上去,多关心他的学习情况。,五、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家有家法,校有校规,班级也有班级的纪律。这些规定和纪律,是同学们提高成绩的保证,学生们只有好好的遵守这些纪律,才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班级,才能够全面提高自己的水平。,六、堵不如疏,要适当,不能太严也不能不管,比如一点不让看电视,这也不现实。但是不负责任的放任,不管不问,则是更不明智的做法,几点希望:,1、树立人人成才和全面发展的观念,。如果您不放弃教育,每

6、个孩子都是可造之才。,2、严格管理时间,科学安排时间。有以下几个方面需家长注意: (1)早晨到校时间:7:007:10 。做到不早到,不迟到 (2)星期天也要按时作息,做到劳逸结合,建议每天学习平均4-6小时以上(对一周所学知识归纳、巩固复习和提高)。 (3) 下午5:00前放学,家长要掌握时间,要求学生放学按时回家,不能在外逗留、玩耍。 (4)每天晚上的学习时间应达2小时以上 。,3、 家长要经常过问孩子的学习,了解孩子的学习效果。 4、 创造和睦、祥和、稳定的家庭气氛。一个成天吵架问题成堆的家庭是无法教育好孩子的。 5、经常与老师取得联系,与老师密切配合。及时了解学生每月在校的学习、纪律等情况。 6、注重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要求孩子在家必需干一定数量的家务活。,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