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带反思

上传人:稳** 文档编号:143880754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带反思(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及反思第八单元单元妙解导航本单元教材是围绕远古时代来编排的,形式上有诗歌、绘本故事、神话故事。内容十分丰富,包括三篇精读课文,一个口语交际和一个语文园地。祖先的摇篮是一首散文诗,引导学生热爱森林,想象祖先生活的美好。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以小孩子童稚的角度想象太阳、月亮、水及其他事物的变化,文字优美,想象神奇。羿射九日是一篇神话故事,描写了我国古代的大英雄羿为了天下苍生射掉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太阳,为人类造福的故事。口语交际围绕“推荐一部动画片”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园地八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和“我爱阅读”五个板块。单元

2、教学目标1认识43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2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词汇。3能按要求仿照课文说话。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默读课文,不指读。5能根据提示讲故事。6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画片。7背诵舟夜书所见。单元重、难点重点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2通过朗读、默读课文,领略课文内容的神奇和有趣。3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交流表达的欲望,能根据提示讲故事。难点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2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想要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单元课时分配祖先的摇篮2课时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2课时羿射九日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语文园地八2课时23 祖先的摇篮妙析

3、教材这篇课文是一首散文诗,以儿童的眼光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用充满童真童趣的幻想、优美的语言,把我们的思绪引向遥远而又神秘的远古时代,去探寻人类祖先生活过的地方。诗歌共有5小节。第1小节由爷爷的话引出“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的说法,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由此,“我”产生了丰富的想象,而这些想象又都源于“我”真实的童年生活。课文最后,树叶的响声使“我”的思绪回到现实中来,并与诗歌的开头相照应,将情感充分地表达了出来。学情分析关于人类祖先和原始森林的话题,孩子们很感兴趣,教学时,可以从此话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学生对于“祖先的摇篮”的理解有些困难,教师要注意引导和提示

4、。教学建议1识字时,可以让学生在读课文的同时借助拼音认识生字。写字时,注意偏旁部首的写法,教师可以结合学过的字,引导学生交流写字的方法。2采取以读为主的教学策略,注意诗歌中有的语句比较长,而且排成两行,教师应该通过范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注意语句中的停顿。3以画助读,展开想象。在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展开想象,动手画画这美丽的摇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3展开想象,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4学习准确使用动词,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过程与方法】1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5、。2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交流讨论,理解、感悟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读好问句,学习准确地使用动词。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难点1展开想象,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准备教师: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新课。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学习准确地运用动词。3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知道“祖先的摇篮”的含义。二、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学习准确地运用动词。难点理解课文大意,知道

6、“祖先的摇篮”的含义。三、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摇篮吗? 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儿吗?请看录像。(播放原始森林录像)2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3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4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四、学生自学出示自学要求:(1)朗读课文。(2)自学生字新词。(3)思考:“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课文的大意是什么?(4)读完课文后,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五、检查自学情况1同学们已经自学了课文,下面老师来看一看你们自学的情况怎么样。(1)朗读课文:齐读

7、,指名读。(2)检查字词:你在自学课文时遇到了哪些生字新词?你是怎样学习这些字词的?出示生字词卡,指名读。(3)提出问题:你在自学课文时有什么疑难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2学习动词。读一读以下短语,注意加点的词语。再在文中用横线画出带有动词的短语,读一读。摘野果 采蘑菇 挖野菜逗松鼠 捉蜻蜓 逮蝈蝈看夕阳 赏明月 数星星 (1)齐读短语。(2)分组讨论:加点的词语是什么意思。(指名说)(3)教师提示:加点的词语都是动词,表示人做一件事时的行为、动作。(4)学生可以演一演上面这些动词表示的动作。六、初读课文,了解祖先的摇篮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数一数这首诗共有几小节。2指名读课文第1小节,其他

8、同学思考:祖先的摇篮是指什么?(指名说)3分组讨论:第1小节写了祖先的摇篮的什么特点?(写了祖先的摇篮很大。)4指导朗读,从中体会摇篮的大。七、指导写字1出示会写的字,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形,如何把字写好看。2指导学生注意书写。“祖”的偏旁是“礻”,不要多写一点。“摘、掏”的偏旁都是“扌”,右边笔画数较多,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不能漏写笔画。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4学生描红、临写。八、梳理板书祖先的摇篮 祖先的摇篮原始森林祖 啊 浓 望 蓝摘 掏 赛 忆第二课时一、课时目标1朗读课文,读好问句。2仿照课文第2、3小节说句子。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二、重点难点重点朗读课文,读

9、好问句。难点1仿照课文第2、3小节说句子。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三、复习导入1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相应的字卡。2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3齐读课文。四、品读课文,理解感悟1师配乐范读课文,生思考:原始森林给了你怎样的感觉?(1)指名回答。指导读句: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2)再读课文,找一找有关句子,说说课文中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为“祖先的摇篮”?(3)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里做了些什么?2学习第2、3小节。(1)同桌互读,说说我们的祖先在“摇篮”里有着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2)我们的祖先曾在这里做了些什么?(指名说)(3)想象一下,你如果

10、像祖先一样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鹊蛋、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会有怎样的感觉?(学生自由发言)(4)教师范读第2、3小节,引导学生读好问句。(5)学生练读第2、3小节。(6)配上欢快的音乐,齐读第2、3小节。(7)想一想,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仿照第2、3小节,说一说。(分组讨论,自由发言)3学习课文最后一小节。(1)全班齐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苍苍茫茫”)(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3)说一说:“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保护环境)4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小节有感情地读一读。(1)自由组合练习读。(2)

11、展示个性指名读。5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五、拓展延伸1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摇篮中会做些什么?画一画吧!2如果我们置身于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中,你会做些什么?六、梳理板书祖先的摇篮摘野果 和野兔赛跑掏鹊蛋 看蘑菇打伞逗小松鼠 捉红蜻蜓采野蔷薇 逮绿蝈蝈原始森林 苍苍茫茫七、教学感悟这是一首儿童诗,作者把原始森林比喻为“祖先的摇篮”,深情地回想我们的祖先质朴率真的田园生活,真切地希望大森林永远青翠苍茫,大自然永远清秀明净,表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我通过一堂课的教学,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整堂课从课前学生的预习到读通诗句到初步感受诗意,从读好诗句到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帮助学生在读中体验、感受,养成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