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实施与评价.ppt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3880627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2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实施与评价.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实施与评价.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实施与评价.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实施与评价.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实施与评价.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实施与评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实施与评价.ppt(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实施与评价的讨论,首都师范大学 林培英 2005年7月24日南京师范大学,传统教学与课程改革的关系,问题,什么是“课改”课?,课程或教学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连续的过程 课程改革针对目前课程存在的问题,新课程实验是一个调整“习惯做法”和“尝试改变”之间关系的过程,理想课程与实际课程的关系,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标准”的作用是什么? 为谁制定的“标准”? 如何看待课程目标? 如何看待“活动建议”?,创造性地使用课程标准和教材,课程标准既不是教材结构也不是教学结构 三类知识在教学中的渗透,新课程实验就是一个调整课程标准和实际教学之间关系的过程,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的关系,思考,案例 没有

2、人回答这两个问题,在一次关于气候资源的公开课上,我们遇见到这样一件事。这节课以小组讨论为主,教师出了5个题目让小组选择,包括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气候对工业布局的影响、气候对人的生活的影响、气候对城市布局的影响、城市对交通的影响等,然后开始学习。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要求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并进行总结。汇报的顺序由教师按照讨论的题目决定,前三个问题都有小组选择并做了汇报。当教师问到:“第四个问题哪个组做了?”时,没有人回答,教师只好叫了一个学生当场回答。又问哪个组做了第五题,学生告诉教师没有人选。教师很尴尬。事后和教研员聊起这个现象,教研员说,在另一个班试讲时,五个问题都有人选,这个教师就认为这个班也

3、会都有人选,结果忽视了这个问题。,思考,案例中的教师遇到了什么问题? 您是否同意这位教师自己的反思?为什么? 如果是您,您会怎样设计这类学习活动?,换位思考,有这么一堂地理课,内容是聚落。教师的精心设计将这一堂课划分成明显的四个阶段。 第一段,教师讲为主,边展示图片边提问,让学生回答各种聚落有什么不同。 第二段,学生汇报为主,各组代表上台汇报课前收集的资料,用PPT演示,内容时有关聚落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三段,分组讨论。教师首先总结影响聚落的若干因素,让学生分组讨论还有哪些因素。 第四段,学生操作性活动阶段,教师发给每组学生一张空白底图,让学生选择把聚落定在哪合适,学生全部选在现北京的地址,基

4、本没有异议。,系统思考,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务实一书中写到:“自己的问题以及改善的可能,全都无可避免地受到自己思考方式的影响。真正具有创造性的学习,在一个以事件思考为主的组织里,无法持续。” 【美】彼得圣吉著 郭进隆译 杨硕英审校.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务实.上海三联书店.1998.,考试作弊的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令各方都头痛的问题,报纸上也多有文章或进行评论,或为解决这个问题出谋划策,或介绍国外经验。在众多观点中,有一种其实是切中要害的,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现在考试的内容很容易作弊,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改革考试内容。这正和我们对课程改革中一些现象的看法一致。我们现在面临的

5、困难之一就是现代教学理念与传统教学体制之间的矛盾,我们把这种矛盾带来的教学现象称为“系统误差”。,今日的问题来自昨日的解,从前有一位地毯商人,看到他最美丽的地毯中央隆起了一块,便把它弄平了。但是在不远处,地毯又隆起了一块,他再把隆起的地方弄平。不一会儿,在一个新地方又再次隆起了一块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的,他试图弄平地毯;直到最后他掀起地毯的一角,一条被惹怒的蛇溜了出去为止 美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务实.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第62页,新课程实验是一个调整所想和所做之间关系的过程,教学实例分析,种植业一直是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部门,同时又是中国最主要的农业生产部

6、门,因此一直是中学地理教材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地处北京人“米袋子”和“菜篮子”的顺义区的一所中学,在讲这个内容时安排了实际考察的学习活动。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三个大组,分别深入农户、镇政府及市场上进行参观、调查、采访,了解李桥镇近年来种植业发展变化情况及居民菜篮子变化情况。每个组选13名代表在全班发言,交流本组调查结果。 第一组代表发言。他们调查了本班两名学生家庭种植业的发展状况,并将调查结果用表格和照片的形式展示给全班同学。 表,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布置了一个新的实践思考题:看哪个组的建议和行动能为农民增收做出贡献,哪个农户采纳了我们的建议,具体增收多少?请各位同学一年后写出调查结果。 (北京市

7、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编.教学个案及评析(20022003).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13115 ),该学生结合调查结果向全班同学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李桥镇为什么要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他们提议每个同学用表3的内容绘制一幅折线图(见图1),并归纳出李桥镇农业结构调整成果。,第三组负责调查市场上农产品的销售情况及品质、标准问题,他们的调查是:市场上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非常旺盛,消费者对农产品有三点希望。第一,希望优质农产品价格适当降低,使工薪阶层消费得起。第二,增加小包装适合小群体或个体消费。第三,将农产品的品质、标准标明。另外,他们还将搜集到的中国加入WTO后的农产品竞争力情

8、况介绍给其他同学:主要包括我国农产品的品质不稳定,标准不健全或偏低;我国提倡绿色食品,而世界上通行的是有机食品。因此,目前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还比较低。,第三组代表结合教材上全国种植业发展状况向全班同学提出了一个新问题:我们能为农业发展做些什么?,这里表现出来的已经不只是“知识是建构起来的”,而且拓展到“建构什么知识?”,地理课程由“既定”走向“生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提出地理问题的能力,地理思想的渗透,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如何利用地理案例学习地理原理?,案例的特点,首先,案例的文体大都是描述式或叙述式的,含有较多的细节,因此文字量较一

9、般地理教材上的课文要多。较多的细节是为了使学生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并有足够的资料去分析、解释事件的发展,也是为了引发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之间的讨论。虽然文字较多,但比较理想的案例应该是有趣且具有很强的可读性的。,其次,作为学习某个特定地理原理的案例,它一定是以相应的知识作为基础的,但这种原理性知识不会以一种显性的方式直接出现在案例中,也就是说,案例中不会出现对相关概念的解释和对相关原理的陈述,它只是“含有”或“蕴涵”。这一点也是与传统教材“正文”的表述风格十分不同的地方。,第三,案例是一种“情境化”的学习材料。“情境化”除了含有“真实”“综合”的意义外,还含有“问题”的意义。常说的“创设学习情境

10、”,并不仅指创设一个特殊的、生活化的、有趣味的学习空间或气氛,更重要的是指提供一种“自然”生成问题的可能。理想的案例在编写时,就已经被编者做这样的“情境化”处理了。,最后,案例是独特的。案例一定是在描述相对完整和独立的事件,如果把两个相关性不大的事件放在一起描述,一般不作为“案例”对待。正因为案例是独特的,所以案例为学生提供的视野也是有局限的。,第一个问题:如何比较好地呈现案例?,第二个问题:如何提出高质量的问题?,第三个问题:如何组织好讨论?,第四个问题:如何进行拓展学习?,由“案例”到“原理”的基本途径就是在恰当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对地理案例进行有效的思考并将提升出来的地理原理在新情境下加以运

11、用。,分析型案例的使用,这段教学的基本结构如下: 内容目标:国民环境行为价值分析 案例:要湿地还是要度假村? 案例使用:分析案例中不同角色行为反映的环境价值观 结论:环境价值取向起着决定作用 扩展:从环境价值观的角度分析并认识其他社会现象中人的环境行为。 分析型案例教学需要教师从案例中提取引导学生认识地理基本原理的问题,使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一步步学习对地理现象和问题的分析判断方法。,案例:要湿地还是要度假村? 在北京市郊区一个叫杨镇的地方有块面积近3000亩的湿地。一家开发商看中该地区,准备在此开发建设“京东大芦荡休闲旅游度假村”。该消息传出后,当地村民十分高兴,并纷纷积极配合开发商的征地工作

12、,并希望将来能到度假村工作。 但是,环保志愿者得知该消息后,却为这块湿地的命运担忧。环保志愿者多次赴现场进行科学考察研究,四处奔走,先后在等多家媒体发表系列文章,呼吁政府采取行动保护这块湿地。 最终,当地政府对该事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采纳了环保志愿者的建议。 在湿地与度假村之争这一事件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事件中不同的角色所持观点各不相同,所采取的行动亦各不相同。那么,他们为什么要持那样的观点,采取那样的行动,又为什么会产生矛盾冲突呢?要弄清这些问题,就必须对环境事件中的角色进行行为价值分析。,表 环境行为分析表,在同一环境事件中,为什么不同的人物或角色会持有不同的观点,并采取不同的行动呢?通过

13、环境行为分析表,我们不难发现,环境价值取向起着决定作用。 活动: 阅读以下两篇新闻报道,或从当地当前的新闻中,选择一篇完成环境行为分析表,并就此撰写一篇短评。 (阅读资料略),决策型案例的使用,决策型案例一般采用分段式学习方法:案例(部分)呈现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判断、决策案例(部分)呈现检验判断或决策。这种学习的特点是案例本身为学生留下疑问和讨论的空间,使学生有机会通过判断和决策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案例: 包头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位于内蒙古中部偏西的后套平原上,北依大青山,南临黄河,市区人口目前已超过100万。包头是“包克图”的转音,意为“有鹿的地方”。1750年仅有600户人家,

14、1938年设市,195357年建设大型钢铁公司后,城市规模得到迅速发展。 20世纪50年代对包头大工业(如包头钢铁公司)选址问题、在原旧城之外建新城选址问题进行了综合比较,提出了三个规划方案(A、B、C图略)。 A包钢在河西,新城在河东,新城近包钢,距旧城1420公里 B包钢建在离旧城不远的台地上,周围发展为新城,远期可与旧城连成一片成为一个整体。 C工业区、新城、旧城分散布局 活动: 根据工业区位原理,比较包钢选址三个方案各自的优势和问题,你认为哪一个方案最好?为什么?,1955年,由苏联专家组确定采取A方案,该方案的优点是占用良田较少;新发展的居住区受工业污染影响较小;利于大型钢铁企业发展

15、。在该方案影响下,包头市目前城市中存在的问题是新旧城分离,交通联系东西过长,不紧密。,现高中会考一题:,读上海宝山钢铁工业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影响上海宝山钢铁厂发展的因素是:土地、水源、市场、技术、能源、矿产、劳动力、农业基础、工业基础和交通等,将属于上海自身所具备的优势因素填入空格中。 上海钢铁工业的发展,推动了上海工业地域的形成,增强了上海的经济实力。下列工业部门与钢铁工业在生产上联系密切的是:( ) A造船厂 B.面粉厂 C.织布厂 D.机械厂,基于案例学习的测验方式,主题:休闲与旅游 使用你研究过的例子,解释旅游为一个地区带来的好处和不利。 国家公园可能遇到来自不同群体不同观点

16、的冲突。举出发生在你研究过的国家公园中的这种冲突的例子。 发展中国家的旅游利弊都可能有。使用你研究过的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例子,解释这个论点。,关于课程评价的讨论,课程标准是课程评价的依据 建立合理、可行的评价标准 提倡基于概念掌握和能力培养的教学 研究如何突出地理课程的特色,考试理念的作用,问题 1,试图把课改中的一切新内容和新的学习方法都在卷面的试题中体现 例如:强调纸笔形式对实践能力和真实看法的考查,问题 2,命题中的形式主义 例如,虚设的情境和资料,如何考查学生的能力,1. 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通过对资料的观察(特别是图像资料)、对资料本身的理解和对有用信息的提取等方面表现出来。资料的形式有文字资料、数字资料、图表形式的资料、地图等资料。 2. 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通过对学科问题或社会现象的成因、过程、结果以及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