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87编号江苏省扬州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3880612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8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987编号江苏省扬州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2987编号江苏省扬州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2987编号江苏省扬州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2987编号江苏省扬州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2987编号江苏省扬州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987编号江苏省扬州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987编号江苏省扬州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扬州市 2016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20161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20 分,考试用时 100 分钟。 第卷(选择题 共 60 分) 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王朝的重大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通常用龟的腹甲或牛的胛骨卜吉凶,其中 牛骨使用最多,用龟甲的较少。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生产活动中普遍使用牛,牛骨充足 B作为书写材料,使用牛骨较龟甲便利 C商王朝并不重视农业,大量宰杀耕牛 D游牧和畜牧是重要的生产方式,牛骨头数量多 2

2、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写道 : “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 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 ”以 下对班固经济思想的理解准确且全面的是 A重视农业生产 B承认商业的重要性 C继承重农抑商思想 D提出农商并重思想 3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对于科技史家来说,唐代不如宋代那样 有意义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 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者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 ”以下能印证其观点的是 火药最早用于军事 指南针用于航海 活字印刷术的出现 发明淬火工艺 A B C D 4中英天津条约规定

3、英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往来,但一直到 19 世纪 60 年代才得 以进入长江航线。外国轮船未能在条约签订后立即进入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固守闭关锁国政策 B福州船政局的创办 C太平天国战事影响 D清政府设法拖延相关条款落实 5轮船招商局成立后首先遇到美国旗昌轮船公司的竞争。旗昌公司联合其他外国船运公司 将运价压低一半,力图一举击垮新组建的轮船招商局。招商局通过吸纳商股、延揽漕运等方 式度过了难关。旗昌公司在竞争中败下阵来,股票下跌一半,濒临破产。轮船招商局决定购 并旗昌轮船公司。材料主要说明 A 洋务企业在夹缝中艰难生存 B 民族资本主义与外国资本竞争激烈 C洋务企业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资本主

4、义经济侵略 D洋务企业实力强于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6高玉在“启蒙”与“救亡” 一文中认为“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 节节败退,甚至有 亡国的危险, 中国的统治阶级曾经尝试实业救国, 曾经尝试改良社会制度来救国, 但均 以失败告终, 于是一批留学海外或者深受西方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走向前台发动了新 文化运动” 。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A材料中“实业救国”即洋务运动 B与“改良社会制度”相关的事件是戊戌变 C 新式知识分子是新文化运动重要推动力量 D 民族危机加深直接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71924 年孙中山指出:“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一 个好朋友。主张民生主义的人,应该要

5、细心去研究的。 ”与孙中山这一思想联系最紧密的事 件是 A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指导辛亥革命 B中国共产党成立,孙中山准备与之合作 C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国共开始第一次合作 D中国共产党接受民生主义主张,开展土地革命 8 “对于国家的税收、合作社的积累、农民的个人收入这三方面的关系,必须处理适当 国家要积累,合作社也要积累,但是都不能过多。我们要尽可能使农民能够在正常年景下, 从增加生产中逐年增加个人收入。 ”上述文字最有可能出自毛泽东的 A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 新民主主义论 C 论人民民主专政 D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9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19492008 年全国各级各类

6、学校(单位:所) 时间 类别 19491957196519781985199020002008 普通中学4124934626991607162027362693 职业中学116123183294 普通高等学校31116406261221608 A19491956 年,我国教育事业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改革开放后,教育界拨乱反正,恢复高考,高等教育迅猛发展 C20 世纪 90 年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D21 世纪以来,由于普通高等学校的扩招,职业中学日益萎缩 10新中国外交在形成过程中表现出三个主要特征 : 一是革命性,即其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 命的理论思想指导下

7、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有密切联系;二是“内向性” ,即其外 交决策往往受到国内政治的制约和影响 ; 三是过渡性,即其形成是从革命运动的对外关系向 国家外交过渡的过程, 它包括了中共及其领导人的历史角色的转变。 下列选项符合新中国外 交第三个特征的是 A “一边倒”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11右图是一张侨汇券。即根据侨汇额核发一定比例的物 资购销凭证给国内收汇人, 侨汇券持有者可在专门商店或 柜台购买紧俏商品或生产物资。据此可以推断 这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 该侨汇券可在全国各地通用 该时期我国物资供应短缺 侧面反映了国家对侨眷物质生活的关

8、注 A B C D 12 “没有人为了恶而行恶,人们行恶只是为了邪恶的理 由或者由于无知他认为良知及其声音就是这些终极 价值及神圣地建立起来的世界秩序的反映和证据。 ”这里的“他”是 A普罗塔格拉 B苏格拉底 C但丁 D彼得拉克 13赵林在西方宗教文化中指出 : “当路德把神圣的东西降低到世俗的水平时,他也同 时把世俗的东西提高到神圣的地位驱散了罗马教会加之于神职人员头上的神圣光环, 而 将它们降至俗人的地位 ; 另一方面,他也把日常生活中一切正当的手艺和职业提高到善功和 圣事的高度。 ”对此话理解错误的是 A否定教会对神学的垄断地位,促进思想解放 B强调世俗生活是上帝认可的,否定天主教会的善

9、功论 C主张“因信称义” ,强调信徒凭借信仰可以和上帝建立直接联系 D其主张分为精神和世俗两个领域,有利于动员社会底层群众 14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在西方哲学史中提到 : “(这)是一个政治联合体赖以 奠立的根本原则, 这条原则有助于克服绝对放任自流所导致的无法无天的状态, 因为人们将 自愿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以与他人合法的自由权利相和谐这意味着, 他将被强迫而成为 自由的。 ”文中这个“根本原则”是 A人人平等 B社会契约 C自由民主 D理性法制 15 “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紧密结合社会变革,一方面歌颂了民主和自由,热情鼓励人 们为争取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争 ; 另一方面则以美好的理想和憧

10、憬从侧面彻底检视和抨击 了当时的社会。 ”符合这一特征的文艺作品是 A B C D 16 “水平伸开的一块布是平坦的,而当你在布上放置一个铅球,布面就就变得弯曲了,这 时再放置一个小玻璃球在布上,它就会滚向中央的铅球。同理,星球的质量使周围的时空弯 曲, 引力实际上是一个时空被弯曲的现象。 ”科普作家直观比喻的是 A经典力学 B量子理论 C狭义相对论 D广义相对论 17黄安年教授在世界现代历史系列十五讲中提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取 20 世纪开始 说比十月革命起点说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起点说更加符合世界现代史的学科 体系和 20 世纪的历史实际。 ”支撑该观点成立的史实包括 第二次工业

11、革命完成,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现代资本主义的不平衡发展及其矛盾激化和一战爆发 十月革命开创了社会主义运动新纪元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新模式 A B C D 181945 年 5 月,在二战中蒙受巨大经济损失的英国拉开了全民大选的帷幕。英国工党吸 收“福利国家”思想作为竞选纲领,与此同时,保守党领袖丘吉尔却奔走于各大国会场上, 安排战后世界秩序。7 月保守党在大选中失败。有人认为丘吉尔的失败说明英国民众的政治 成熟。上述文字表明丘吉尔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A保守党竞选策略不符合战后民众需求 B民众对切身利益的关注超越国家政治 C工党政府推行福利国家建设,赢得民心 D二战中英国损失惨重,国际

12、地位降低 19刘继峰斯大林模式的几点思考 : “斯大林模式是一种普遍有效的“后发先进”的现 代化模式,它的产生有历史必然性,改革斯大林模式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 应该区分社会主 义制度和体制层面下斯大林模式的不同” 。对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A 斯大林模式是适应苏联当时生产力水平的产物 B 斯大林模式后期阻碍苏联经济发展 C斯大林模式是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模式 D斯大林模式不符合社会主义制度 20摩根索政治现实主义理论认为 : 分裂为国家的当代政治世界将会被具有截然不同特征的 更大行为体所代替,这与技术革命不断发展的潜力相符,也与当代世界的道德呼吁相符。与 这一理论认识最相符的是 A以美国为首的北约

13、建立 B西欧一体化进程 C世界贸易组织建立 D不结盟运动兴起 第卷(非选择题 共 60 分) 二、非选择题 : 本大题共 5 小题,满分 60 分。其中第 21 小题 14 分,第 22 小题 11 分,第 23 小题 14 分,第 24 小题 11 分,第 25 小题 10 分。 21 (14 分) “欲”与生俱来,源于内心的渴望,关系到人性完善以及人类生活的和谐。儒 学大家们都将“欲”作为自己研究的重要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 存焉者,寡矣。 孟子尽心下 材料二 故圣人之制民,使之有欲,不得过节;使之敦朴,不得无欲;

14、无欲有欲,各得 以足,而君道得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权 材料三 欲是情发出来底。心如水,性犹水之静,情则水之流,欲则水之波澜,但波澜 有好底,有不好底。欲之好底,如我欲仁之类 ; 不好底,则一向奔驰出去,若波涛翻滚。大 段不好底欲,则灭却天理。如水之壅决,无所不害。 朱子语类卷五 材料四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 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后之为人君者不然, 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 我以天下之 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 ; 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 私为天下之公。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孟子认

15、为修养心性的最好办法是什么?(1 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的观点有何不同?两段材料侧重点分别是什么?(4 分) (3)据材料三说明朱熹区分“欲”之好坏的标准是什么?指出朱熹思想的特点。 (4 分) (4)概括材料四中黄宗羲的人欲观。他超越前人的见解是什么?据材料分析不可能实现的 原因。 (5 分) 22 (11 分)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太平洋战争的结束开创了东亚的一个新时代。中国通过长期的反侵略斗争,取 代了日本的主导国家地位,从战前的半殖民地状态一跃而为五大国之一及联合国的创始国, 拥有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和一票否决权。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 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从 1937 年到 1941 年, 中国独力抗战, 抗击了在中国本土的 50 万到 70 万敌军 大约是日本总军力的一半此外还有 20 万到 70 万的驻东北关东军。在 1945 年战争 结束时,230 万日本的海外派遣军中有 120 万被钉在了中国。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 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 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中国向苏联提供了 45 亿美元的矿石,向美国提供 了价值 748 亿美元的桐油和锡、钨等矿产品,向英国提供了价值 148 亿英镑的农、矿产 品,有力地支援了盟国的反法西斯战争。 步平、荣维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