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罗定市黎少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模拟试题【4】【人教版】

上传人:稳** 文档编号:143880521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6.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罗定市黎少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模拟试题【4】【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广东省罗定市黎少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模拟试题【4】【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广东省罗定市黎少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模拟试题【4】【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广东省罗定市黎少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模拟试题【4】【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广东省罗定市黎少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模拟试题【4】【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罗定市黎少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模拟试题【4】【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罗定市黎少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模拟试题【4】【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罗定市黎少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模拟试题(4)新人教版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18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贻误( ) 针鼹( ) 忍俊不禁( )叫嚣( ) 恫吓( ) 黏液( )2、 在成语的错别字下边打*并把正确的字写在后边横线上:争颜斗艳 左顾右盼 无可言喻 络绎不绝 高赡远瞩 津津有味 怒不可恶 流连妄返 爱不释手 姹紫嫣红 3、加点词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A、 相提并论(题目) 不解之缘(缘分) 豁然开朗(开阔)B、 因地制宜(根据) 先发制人(制服) 蹑手蹑脚(放轻)C、 不胜其烦(能承受) 束手无策(办法) 克勤克俭(能)D、 花团锦簇(汇集) 我行我素(平时,一向) 众妙毕

2、备(全,都)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巨人三传是法国作家罗曼 罗兰的作品,它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B、合体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组合而成的字,在行楷书法中偏旁有不同的书写形式。C、新诗的节奏是作者感情的外在表现,新诗的用韵比较自由,但却不可以不押韵。D、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通的意义,这种表现手法叫象征。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A、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的本领也在不断提高。B、 上百只鹤恰似飘摇于飓风中的鸿毛又如海中的巨大漩涡,缓缓升腾。C、 “我们不知道啊,”孩子们回答说:“他已经走了。”D、 他独自关在屋子里,

3、双手支在桌子上,在琢磨:这是为什么?怎么证明呢?6、对课文中句子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 打打气就可以架起一座桥。这样,岂不是不用“望洋兴叹”了吗?(此句运用了反问和双重否定结合的句式,起到了强调的作用。)B、 我的抗议行动的效果,给了我深刻的印象。这次罢课胜利了。(“罢课”一词很有特色。形象而幽默地写出了少年XXX敢于反抗旧势力的精神。)C、 “那位小姑娘,”星星们叫道,“把房子整理得像星光一样敞亮。”“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米妮心里的那个小小的声音在说。(这里是小姑娘的语言描写,运用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表现出小姑娘诚实的品质。)D、 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微风”和“

4、阳光”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希望他的歌声能极大地感动广大青年,引起广大青年的共鸣的愿望。)7、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董宣执法毕沅后汉书 酷吏传南朝B、第一千个球贝利自传阿根廷C、乡愁余光中现代新诗台湾D、口技林嗣环笔记小说明朝8、仿照例句,任选下面的一个词,展开联想,给它一个精彩的解释。例句:固执,你是一堵墙,使人封闭自己,看不清外面的世界。风筝 友情 9、 李晓文晚上学习到9点,感到有些疲劳,正好电视台转播世乒赛况,她刚打开电视,妈妈就生气地走过来说:“马上就要考试了,还看电视?”如果你是李晓文,你应该怎么对妈妈说:“ ”。二、 默写填空:(8分)1、 出淤泥而不染, 。 ( 爱莲

5、说)2、 ,江春入旧年。 (王湾 )3、 盈盈一水间, 。 (萧统迢迢牵牛星)4、 ,愁云惨淡万里凝。(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 明月别枝惊鹊, 。 ( 西江月)6、 ,小桥流水人家。 ( 天净沙 秋思)7、 月下飞天镜, 。 (李白 )8、 无丝竹之乱耳, 。 (刘禹锡 )三、文言文阅读:(14分)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

6、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呼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1、 给下列字注音: 契( ) 涿( ) 鬻( ) 讼( )2、 给加点字释义:第归,杀而鬻之 召权知开封府 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其人遂无以对 3、下列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有盗人牛舌者”与“有犯赃者”B、“其人遂无以对”与“亦知其名”C、“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与“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7、D、“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与“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4、翻译句子: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5、前三段表现了包拯哪些方面的才能和品德? 6、第四段写了有关包拯的哪两件事?用简洁的话表述出来。 7、用横线画出第四段中侧面描写的句子,并指出其意在说明什么? 四、课内现代文语段阅读(一)(12分)“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件无价之宝!”好消息轰动了整个禽兽国。飞禽走兽们个个跃跃欲试,火烧火燎地要去寻宝。大公象扇动着两只比蒲扇还大的耳朵,听到了这个十分离奇的消息。他可不愿错过这个好机会,便背上一千公斤香蕉出发了。他还叫上老伴,好助他一“鼻”之力。金丝猴听到这

8、个消息,二话没说,穿上金光灿灿的丝绒袄儿,又摘了十来个香喷喷的水蜜桃,装进葛藤打结的口袋里,往肩上一搭,也上路了。听到寻宝的消息,乌鸦飞出了窝,黑熊钻出了洞,就连正在吵架的老公鸡和老母鸡也言归于好,携手同行,加入了寻宝的行列。那些牛呀马呀羊呀听说远处有宝,也都结伴前往,想碰碰运气。一只大白鹅在兴冲冲地赶路,她盼着寻到宝贝后能一步登天,直上青云,与高傲的天鹅一比高低。一群鸭子欢欢喜喜吵吵闹闹地挤在一起走,有的说找到宝以后平分,有的主张把宝卖掉,买个清水池塘,好让大伙儿舒舒服服、痛痛快快地洗澡。1、本文段选自骆驼寻宝记,作者是( ),他是现代( )、翻译家、理论家。2、选文第一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9、? 3、作者写了三十多种动物去寻宝的样子,但有详有略,请在略写的语句下边画“ ”。并说说作者写这么多动物的目的是什么? 4、仔细阅读文段,说说这些动物各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么抓住它们的特点进行描写的。大公象: 鸭子: 。5、 文段中找出至少三个成语、三个叠音词写在下边。 五、课内现代文语段阅读(二)(8分)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中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

10、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1、文段的中心句是第( )句,按( )式逻辑顺序说明。2、句从( )说明苏州园林栽种树木的特点;句从( )说明苏州园林的修剪树木的特点;句运用了( )、( )、( )的说明方法举例说明其特点。3、本段使用了说明、描写、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体现了语言的( )。请用横线标出议论句。4、第句中“这”指代 ,冒号表示 。六、课外文段阅读(10分)这时,太阳快要西沉。透过林隙,我看见它像一个红色的车轮,就要滚进西边的山沟里去了。身边的三叔忽然喊道:“太阳!”接着,两只枯瘦的手向前伸去,仿佛要捉住它似的。 “太阳能捉住吗?”我天真地问道。 “能!能呀!我以前老是忘了去捉它,让它在我的头顶上溜走了几千次,上万次,我仍然没有想到要捉住它!” “太阳里有火,一定很烫手吧?”我说。“是呵,有点烫手,还得费点力气。但把它一捉到手,就变了,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里面放满了五彩的宝石。太阳的光芒都是从这些五彩的宝石上放射出来的所以才这么亮。”他忽然俯下身,用手捏住我的脸蛋。我疼得差点儿叫起来,他一点儿没有觉察到我的痛楚,口里喃喃地说:“这也是太阳?这也是太阳!”那位三叔像一位寻找太阳而不幸失败的夸父,已经躺在病床上不能起来了。临死时,好多亲友都去探望他,我的父亲和母亲也去了。我没有去,我怕再看见他那张凄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