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5月周考试题[带答案]

上传人:稳** 文档编号:143878653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6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5月周考试题[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5月周考试题[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5月周考试题[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5月周考试题[带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5月周考试题[带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5月周考试题[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5月周考试题[带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5月周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40题,共60分)1中国史纲要载:战国初,赵中牟之人已有卖住宅,园圃者。到战国末土地买卖之风更盛。土地买卖的频繁,促进了新兴地主的形成和发展。贫富迅速分化使新兴的地主阶级取得了大量的土地,同时也获得了政治上的统治权,出现这些变化主要是因为()A土地兼并之风的盛行 B贫富分化不断加剧C新兴地主阶级的壮大 D铁器和牛耕的使用2.秦朝在中央设置了三公九卿(九卿部分官员职能见右表),由此可见秦朝的中央官制() 官员 职能 奉常 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 典客 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 宗正 皇室事务

2、 治粟内史 国家财政 少府 皇室财政 A体现了家国同治的特点B突出了权力的制约平衡C维护了严格的等级制度D大大提高政府行政效率3. 汉武帝时,将冶铁、煮盐、酿酒等私营权收归政府,由国家垄断经营。这一举措()A解决了国家财政危机 B是抑商政策的反映C消除了富商大贾势力 D意在维护小农利益4. 汉画像石是研究两汉历史的宝贵实物资料。下图是1952年江苏徐州睢宁县双沟镇东汉基山土的画像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东汉画像石拓片(局部) A反映了铁农具和牛耕的开始使用B二牛抬杠式的耦犁始于东汉时期C耕犁安装犁评便于不同耕作需要D汉代精耕细作技术有了较大进步5 农业生产技术的发明和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

3、展。如果要研究隋唐时期的农业新发展,下列生产工具可以帮助说明的是()A耧车B翻车C曲辕犁D水排6 有学者在介绍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财政事务由三司掌管,这是政府的一个独立部门,。另外一个独立的实权部门是枢密院,其地位与中书省相当。”材料说到的制度所在的朝代是()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7读下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44224760 629% 6624296 371% 据此可知()A南方经济重心地位在唐朝已确立B南方商业不

4、断发展C政治重心南移带动经济重心南移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8唐代农村,出现了行市、草市、亥市、腊市、市、集、墟等各种定期的集市和鱼市、市、蚕市、扇市等专项物品集市。这一现象的出现()A说明农村市场规模扩大B推动了自然经济的瓦解C表明政府抑商政策松动D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9从周代开始一直存在宵禁制度(禁止夜间活动)早晨鼓声城、坊、市三门一齐打开,日暮鼓声城、坊、市三门一齐关闭。唐大和五年(831年)京城坊门“或鼓未动即先开,或夜已深犹未闭”。唐诗人王建(768835)“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开成五年(840年)十二月敕“京夜市宜令禁断”。由此可见唐晚期() 抑商政策开始改变 商业发展促使

5、政策的调整 夜市已经比较繁荣 政府依然禁绝夜市ABCD10唐代长安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宋代汴京桑家瓦子(戏场)有大小勾栏50余座,最大的可容纳数千人。纵贯南北的御街两侧,酒楼、茶馆、商店、香药铺等鳞次栉比,常常营业到三更,御街成为主要的商业街。这说明宋代()A主要城市已经不再是政治中心B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日益突出C城市格局和功能发生重大演变D工商业市镇在沿海沿江地区兴起11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材料可用来佐证()A东京汴梁成为了国际大都市B商品经济从城市向农村扩散C市的发展突破了时间

6、的限制D商业行为不再受官府的管辖12某同学参加主题为“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的研究性学习,负责的任务是“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他应采用的论据包括()农副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一些地方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 城镇商业呈现繁荣的景象 官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ABCD13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乾隆时丝织巨镇盛泽镇“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这说明明清时期的城市()A促进了经济重心南移 B经济功能得到加强C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商业活动不受监管14费正清在传统与变

7、迁中谈到:“明朝中后期,手工艺制作有了很大的发展。景德镇的官窑为皇宫及官府烧制了大量瓷器,有的还专供出口。同时,苏州亦成为国内商业、金融业和产品加工业(特别是纺织、染色业)的中心。附近的松江地区则是晚明时期棉纺织业的中心,当地机户利用外地原料进行加工后,再将成品返销各地。”以下对材料解读有误的是()A手工业区域分工明显B手工业品种类多,技术水平高C民营手工业水平超过官营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15.明朝中期,常熟一地主购买大片沼泽,雇用乡民加以治理;部分土地改造为良田,凿水池用以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果木蔬菜,副产品运往市场销售,所得“视田之入复三倍”。这说明,此时江南()A开始出现多

8、种经营的农业经济B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C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已经产生D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时期16.明朝中后期,苏州出现“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的现象。这主要反映了()A小农经济逐渐解体B新的社会经济因素出现C生产分工更加细密D明代手工业者生活困苦17论南洋事宜记载:“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而随着海禁政策的强化,“樵不通,生理日蹙,海上居民转而为盗。”据材料可知,海禁政策()A破坏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B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C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有利于抵制西方列强殖民侵略18一艘名为“克拉克”的葡萄牙商船,被荷兰东印

9、度公司截获,船上发现了大量吸收了西洋风格的中国青花瓷器,但荷兰人不知瓷器的产地,便以“克拉克瓷”命名。这一事件可能发生在() A12、13世纪B14、15世纪C16、17世纪D18、19世纪19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棉货输入一度十分强劲,在入口诸货中,除鸦片外,棉货占绝对多数。不久后,英国在华棉布销售出现徘徊不前的局面,其销售份额棉布不及英国海外市场的10%,棉纱的3%,其主要原因是中国()A 普通民众极端贫困的制约B传统经济结构根深蒂固C民众内敛式消费观的影响D传统手工业的优势犹存20下图为1881年开平矿务局发行的股票,股票右侧记载:“开平矿务局,为给股票事案奉:当经本局议定先后招

10、集股银壹百贰拾万两,分作壹万贰仟股,每股津平宝纹壹百两,俟见煤之后,所得余利按股均分”据此可知,开平矿务局()A在经营方式上具有近代特征B转型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C推动了中国引进外资的步伐D实践了晚晴政府自强目标21近代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通商口岸,其中以上海为多,广州、天津次之,除了兴办传统的缫丝,制茶、轧花等工厂,汉口,沙市、广州等地区还集资筹办了自来水公司。这些近代民族工业()A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要形式B从轻工业部门开始C一定程度抵制了外国资本入侵D彻底瓦解了小农经济221940年8月,国民党政府公布了非常时期管理银行暂行办法,规定私人银行不得兼营商业,不得罔积货物及代客买卖等。该办法还规定一般银行须将其存款总额的2作为准备金,转存于中央银行,使中央银行的财力更加充实。这一做法()A是应对经济“大萧条”的必要措施B加强了官僚资本的主导地位C推动了“国民经济建设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