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9编号甘肃省工信委2014年工业和信息化工作要点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3878119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60.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459编号甘肃省工信委2014年工业和信息化工作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8459编号甘肃省工信委2014年工业和信息化工作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8459编号甘肃省工信委2014年工业和信息化工作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8459编号甘肃省工信委2014年工业和信息化工作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8459编号甘肃省工信委2014年工业和信息化工作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459编号甘肃省工信委2014年工业和信息化工作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459编号甘肃省工信委2014年工业和信息化工作要点(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工信委 2014 年工业和信息化 工作要点 为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 全省工业经济改革创新工作电视 电话会议及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做好 2014 年的工 业和信息化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2013 年工作 2013 年,在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下,全省工业和信息化总 体保持了较快发展。 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增长15%左右,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27%左右,承接产业转移引进资金到位额 增长 30%,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 16%以上,万元工业增加 值用水量下降 6.1%,淘汰落后产能 510 万吨。 (一)把保增长作为首要任务,综合施策应对经济下行压 力。 (一)把保增长

2、作为首要任务,综合施策应对经济下行压 力。采取支持规模以下企业入规、建成项目达产达标、帮助企业 开拓市场、保障重点生产要素等措施,有 300 户工业企业进入规 模以上,558 个建成项目新增工业增加值 120 多亿元,停产半停 产企业占高载能企业比重由最高时的 45%下降到 39%,新增原油 加工量 46 万吨。全省 120 个续建重大项目中使用本省水泥占到 86%,使用钢材占到 50%以上。省外调入煤炭 3600 万吨,增长 27.66%。实现发电量 1180 亿千瓦时、用电量 1070 亿千瓦时,分 别增长 6.6%和 7.7%,外送电量 127 亿千瓦时。铁路货物发送量 完成 6300

3、万吨,成品油和天然气供应稳定。岷县漳县灾后重建 建材保障平稳有序。管道、军工和民爆企业安全生产形势良好。 (二)实施“3341”项目工程,积蓄工业发展后劲。(二)实施“3341”项目工程,积蓄工业发展后劲。实施 特色优势产业、信息畅通工程、区域首位产业和富民多元产业项 目 2117 个,其中续建项目 935 个,新开工项目 827 个,有 267 个项目按期建成。 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利用省级专项资金7.88 亿元,支持了 950 多个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实施战略新兴 产业项目 264 项,总投资 1067 亿元。金昌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 地建设已形成镍铜钴压延产品、粉体材料、盐类产品、贵金

4、属及 稀有金属新材料等四大产业链, 有色金属深加工及新材料产品总 量达到 30 万吨以上。兰州生物产业基地和定西国家中药原料供 应保障基地实施产业项目 75 个,总投资 102 亿元,陇药企业工 业增加值增长 30%,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80 亿元。全省有 22 个重 大军工投资项目通过国家批准立项,总投资 11.6 亿元,到位国 拨资金 7.7 亿元。 (三)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三)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平凉煤电 化冶、庆阳石油(天然气)化工和煤电化冶材等 3 个千亿级循环 经济产业链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实施。 提出重点行业结构优化升级 具体意见,试点推动地方局域电

5、网建设。出台推进重点行业企业 兼并重组实施意见,明确了兼并重组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重 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推进兰州新区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生物医 药、电子信息和信息化、现代物流等项目建设,有 78 户企业启 动向兰州新区搬迁改造,其中兰石集团、兰州电机等 30 户企业 已开工建设。支持兰州市推广高效环保煤粉锅炉技术,在 220 户 工业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能效对标活动和自愿清洁生产审核, 启动 了电机能效提升计划, 支持重点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 支持160 个节能、循环经济与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总投资 70 亿元,项目 完成后可节约标煤4.5万吨, 节水120万吨, 综合利用各种废物88 万吨,减

6、排 CO2、SO21.3 万吨。实施“3622”工业循环经济载体 建设工程,累计认定示范园区 32 个,示范企业 66 户。 (四)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增强创新驱动能力。(四)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增强创新驱动能力。全省签约产 业转移项目705个, 总投资3678.97亿元。 实施产业转移项目1348 项,总投资 4991.6 亿元,引进资金到位额 1635.77 亿元,增长 23.69%。 2012年-2013年签约的212个10亿元以上产业转移项目, 有 84 个项目正常推进。签约“一县一业”产业合作项目 13 个, 总投资 124 亿元,引进到位资金 6.41 亿元。累计建成省级以上 企业技术

7、中心 180 个, 企业技术中心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企业销售 收入的比重达到 26%,比上年提高 1 个百分点。省级以上技术创 新示范企业达到 52 个,新组建行业技术中心 5 个、技术创新产 业联盟 3 个。实施技术创新项目 477 个,研发新技术新产品 350 多个,完成后每年新增销售收入 276 亿元。 (五)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五)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支持 113 户创新型、创业型、劳动密集型中小微企业发展,争取 60 个中 小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进入国家盘子。 累计认定省级中小企业公共 服务平台 82 个,国家级平台 7 个,启动省级枢纽、9 个市州综

8、合窗口平台和 4 个产业聚集区窗口服务平台建设。 全省融资性担 保机构达到 353 家, 新增融资性担保业务额 205 亿元, 增长 24%。 开通 “甘肃中小企业投融资网”, 通过股权、 短期融资等形式为 21 户中小企业融资 5.27 亿元,有 3 户企业在上海股交中心正式牌 交易,融资 8900 万元。启动实施 500 多个生产服务业项目, 限额以上生产服务业营业收入预计增长 20%。 (六)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全省信息化进程。(六)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全省信息化进程。实施 信息畅通工程建设项目 231 个, 总投资 406.8 亿元, 完成投资 55 亿元。 省内城市4M带

9、宽覆盖率达到100%、 8M带宽覆盖率达到85%、 20M 带宽覆盖率达到 50%,行政村光缆通达率达到 70%。兰州市 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通过工信部检查验收, 嘉峪关市三维数字 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完成一期建设。 农业农村信息公共服务网络二 期工程启动建设 1000 个乡村信息点、8 个县级和 2 个市级信息 发布平台。累计建成数字企业 4875 家,金川集团公司等 4 户企 业列为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切实保障重要设台单 位、国家及省上重点工程用频需求,统筹做好全省重大活动和应 急维稳中的无线电通讯保障。 二、2014 年的目标任务 2014年,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十

10、八届三中 全会、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工业经济改革创新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以及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以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转 型升级为主线,努力把工业经济运行保持在一个合理区间内,进 一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主要目标是: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 长 13%,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25%,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引进资 金到位额增长 25%,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 15%,万元工业 增加值用水量下降 6.9%。 围绕上述目标,主要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把创新驱动、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明年工作的鲜明导 向和主线 (一)把创新驱动、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明年工作的鲜明导 向和主线 1、利用高新技术改造

11、提升传统产业。1、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争取国家专项和利用 省级专项资金,支持实施 1000 个重点企业技术装备提升、主导 产品升级换代、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 融合等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达到 4490 亿元。加快推进酒钢公 司循环经济和结构调整、1000 万吨煤炭分质利用、白银公司锌 冶炼资源综合利用、金川公司 30 万吨铜材加工、天水星火机床 重型机床制造等重点项目,争取早日建成见效。推动建成项目达 产达标,2013 年建成的 267 个项目力争发挥 50%以上产能,确保 新增工业增加值 150 亿元。 2、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2、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

12、点围绕建设冶金新材料、 有色稀土新材料、石化新材料、生物产业等 10 大战略性新兴产 业示范基地,30 项重大创新发展工程和应用示范工程,实施 827 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总投资 1314 亿元。其中:关键核心和 共性技术攻关、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 477 个,总投资 138 亿元; 军工核心能力建设、 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86 个,总投资 109 亿元。围绕把陇药产业培育为支柱产业,尽 快出台做优做强陇药产业实施方案,明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 积达到 370 万亩,其中 6 大陇药品种规范化生产基地 30 万亩, 陇药种植业产值 80 亿元,规模以上陇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 9

13、6 亿元,中药材市场销售额 280 亿元。加快定西国家中药原料生产 供应保障基地、 兰州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 引进一批竞争力强、 带动力强的产业化龙头企业, 实施 50 个总投资 57 亿元的陇药重 大产业化项目,支持兰州生物所、 独一味、 甘肃奇正、 大得利等 10 户企业 25 个新药及保健品研发项目。 3、促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有机结合。3、促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有机结合。以提升 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和技术基础“四基”发展水平 为目标,实施一批工业强基工程项目。支持企业建立健全研发机 构,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突破 200 家,研发新产品新技术 300 个以

14、上,实施重大技术创新项目 400 个。加快高效煤粉锅炉、甲 醇燃料、太阳能集热等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的推广应用,制定与 国际先进水平对接的高效煤粉锅炉技术标准。 加快推进甲醇燃料 汽车试点省工作,各市州工信委要做好布局规划,各县区工信局 直接受理并组织实施甲醇燃料加注站建设。 完善落实企业股权激 励政策,选择兰州北科维拓、武威航天新能源、省轻工研究院、 奥凯种子机械、甘肃虹光电子、兰州理工大学等 10 户企业和科 研单位实施股权激励,激发科技人员创造活力。 4、加快发展生产服务业。4、加快发展生产服务业。出台加快生产服务业改革发 展的具体措施, 开展制造业服务化试点示范, 加快工业研发设计、 现

15、代物流、信息技术服务等生产服务业发展,引导具备条件的 工业企业主辅分离,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享受“营改增”政策。 强化统计监测, 将符合统计标准的企业和设计咨询等单位纳入统 计范畴,提高生产服务业增加值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2014 年限额以上生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 23%,省上对任务完成好 的市州和企业给予表彰奖励。 5、 以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增量调整。5、 以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增量调整。 围绕电子信息、 轻工食品、 纺织服装等产业,组织相关市州赴闽东南地区开展产业对接活 动。 结合打造 “丝绸之路经济带” 甘肃黄金段建设, 加强与新疆、 青海、 宁夏、 西藏等省区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农副产品深加

16、工、 轻工食品、民族用品等领域的产业对接。加强与国内外 500 强企 业对接, 重点做好与江苏金浦集团、 中国北车集团、 中石油集团、 中石化集团、吉利汽车集团、新疆广汇集团、重庆彬立集团等大 企业的精准对接。 省属行业协会要继续争取国家对口行业协会的 支持,深入推进“一县一业”产业对接工作。积极创建产业转移 合作示范区。明年全省承接产业转移引进资金到位额达到 2200 亿元,省上对市州和企业承接产业转移新建项目引进资金到位 额、新建续建项目引进资金到位率、当年签约项目开工率和项目 建成率等继续进行考核。 (二) 把化解过剩产能、 淘汰落后产能作为优化存量的主要 抓手 (二) 把化解过剩产能、 淘汰落后产能作为优化存量的主要 抓手 6、 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6、 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 落实省上 13 部门出台的 关 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 建立企业兼并 重组协调推进机制, 引进各类所有制优势企业依法有序参与国有 企业战略重组,重点推进有色冶金、煤炭及煤化工、装备制造、 医药等产业板块的兼并重组,加快发展非公有资本参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