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93编号大庆市初中生物学科德育指导纲要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3876705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00.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493编号大庆市初中生物学科德育指导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7493编号大庆市初中生物学科德育指导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7493编号大庆市初中生物学科德育指导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7493编号大庆市初中生物学科德育指导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7493编号大庆市初中生物学科德育指导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493编号大庆市初中生物学科德育指导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493编号大庆市初中生物学科德育指导纲要(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庆市九年义务教育大庆市九年义务教育 初中生物学科德育指导纲要初中生物学科德育指导纲要 大庆市初中生物学科德育指导纲要大庆市初中生物学科德育指导纲要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是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 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构建的初中生物学科新课程体系,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 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初中生物课程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 发展,培养良好的品德,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生物学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 价值观的过程。由此可见,德育是生物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生物学科教学的自身特点,自觉

2、 地、有机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每一个生物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生物 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有着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学生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大都具有可直接验证的特点,知 识的客观性在学生头脑中印象深刻,易于形成牢固的生物学知识真理性信念。从这个角度上说,由此进行 的德育思想内容的渗透熏陶,学生更易于接受。 一、生物德育教育的基本原则一、生物德育教育的基本原则 实施德育的主要途径是在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进行渗透,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 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贯穿于平时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在进行生物学

3、科德育教育时,要遵循以下几个 基本原则: 1、守一望多的原则 “守一”守的是对学生进行生物学的基本观点的教育,它贯穿于整个初中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这是 生物德育教育的主要任务目标,通过这个教育,让青少年脚底下踏着自己稳定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基石; “望多”望的是在生物学科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德育目标切入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 义自然观教育、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生物学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及良好习惯、规范行为准 则等。 2、渗透性原则 生物学科的德育教育,不同于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它是与生物学知识紧密结合进行的。这就决定了 生物课德育教育的方法特点是:在生物知识的教学和技能的

4、训练中渗透思想教育。教师要在教学中实现科 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政治导向、情感陶冶、意志培养、道德规范等的教育。不 能急功近利,它需要长期积累,潜移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3、针对性原则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要掌握好针对性原则。 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 结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 提供生动有意义的素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教育。 4、适度性原则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还要掌握好适度性原则。在一堂课的教学中,渗透的德育知识不宜过多,多了 “物极必反” ,而且一个知识点的渗透程度也要深浅适当。在教学方法上要使科学性和思想性水乳交融, 使学生在主

5、动学习过程中,在情感上能与教师产生思想共鸣,愉悦地认同接受。 5、因材施教的原则 依据德育要素的个性化特点,找准德育目标的切入点,结合学校、教师、学生及社区资源,选择适当 的教学方法及途径,因材施教。 二、生物学科德育教育外延(目标范畴)二、生物学科德育教育外延(目标范畴) 1、生物学的基本观点教育、生物学的基本观点教育 生物学基本观点包括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进化和生态学观点等,这些观点与物理和化 学等自然科学的基本观点相融合,构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与人文社会学科的基本 观点及个人社会经验相结合,才能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因此,生物学基本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

6、观的基础。而生物学科又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最先接触到的自然科学,因此对学生进行生物学的基本观点教 育是生物德育教育的首要目标。 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因为生物体具有不同的结构层次,所以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适应也是有不同层次上的适应。初中阶段 生物学科主要是学习研究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水平的结构与功能的适应,如在学习根尖的结构与功能 时,让学生认真体会根尖的分生区细胞强烈的分生能力,伸长区细胞能迅速伸长,决定了根尖能使根不断 生长,成熟区生有大量根毛决定了根尖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体现了根尖的结构和它的生理功能 是相适应的。 生物与环境相适应观点的培养 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每种

7、生物都离不开它们的生活环境,而且时刻受到环境中各种生态因素 的影响。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所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 爱生命,爱自然,共同发展的和谐生态学观点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有生有死,有迁入,有迁出,但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大体上处于 一个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生态系统是通过自我调节保持这种动态平衡的。 但是自然界调节生态平衡的能力是有限的。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类。目 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主要因素是人为破坏因素。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后果是严重的,导致地球出现了 一系列严峻的环境问题,如土壤沙漠化、全球气候异常等,人类自身也已深受其害。这就需要

8、学生站在地 球是所有生物(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生存的共同家园的角度,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从小就树立 正确的生态学观点,以增强热爱大自然和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科学的生物进化观点 地球上生存的生物种类繁多,绚丽多姿,这是生物进化的结果。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是生物科学研究 的重要领域。在初中阶段,要了解关于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即由无机物生成有机物,从有机物逐步 演变为原始生命) ,知道在原始生命出现以后,就开始了生物进化的历程。以生物化石为主要证据,以自 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解释了原始生命出现以后,生物进化发展的原因与趋势(生物通过自 然选择,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

9、,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历程) 。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科学 生物进化观点,从科学的角度否定神创论等唯心主义的观点。 2、对学生进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教育、对学生进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教育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与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通过学习能使学生正确认识生物和人体的生命现象及 其活动规律,更好地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并逐渐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生命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发展、变化的 由多种化合物共同组成了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的个体发育一般是从受 精卵开始,经过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分化等生理活动,由小到大,由幼体到成体以至衰老死亡的过 程;生物从简单到复杂

10、,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进化的过程等等,都阐明了生物是不断发 展、变化的,而不是静止不变的。 生物现象之间是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 生物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辩正统一的。通过生物课的学习,需要让学生 明确四组辩正关系: 一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辩正统一。 二是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的辩正统一。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但必须指出,细胞的各个 部分并不是彼此孤立,而是相互联系,协调一致的,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结构的 完整性,才能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三是生物多样性和共同性的辩正统一。生物虽然具有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 性,

11、但生物体还具有共同性的一面。如生物都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说明生物的多样性是建立在共同性的 基础之上,它们之间还具有统一性的一面。 四是生物体与其生活环境的辩正统一。 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也能影响环境。 所有现存的生物, 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是与周围环境大体相适应的,不然就要被环境所淘汰;同时生物的生命活动 也会使环境发生变化。 生命活动是受客观规律支配的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领头学科,它以自然界中的生物体和生命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揭示其本质规律。 生物界的一切生命现象都是受一定的客观规律支配的。人们只有认识了生物界的客观规律,才能按照人们 的意愿,利用、改造、控制生物,以便更好地为人

12、类服务。 3、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爱的情、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爱的情 我国的生物资源丰富,物种繁多。在我国,仅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就有百余种,如金丝猴、大熊 猫、白鳍豚、丹顶鹤、扬子鳄、等;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也有 8 种,如金花茶、银杉、桫椤、珙桐、 水杉、望天树等。 从历史上看, 我国在生物科学研究领域, 取得过不少举世闻名的科学成就。 例如, 北魏贾思勰所著 齐 民要术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古农书;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是我国药物学、植物学的世界名著,被 翻译成多种语言出版。 从现代生物研究看,我国的生物学研究成果突出。如 1965 年

13、我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 性的结晶牛胰岛素;水稻专家袁隆平培育出的新型杂交水稻,在世界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家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4、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科学态度及良好习惯态度及良好习惯 科学精神是指在认识一切客观存在时, 对人对己能善于辩误识伪, 勇于祛伪存真, 执着的求真、 求实、 求事实的精神。 科学态度是“面对实际问题,能够遵循事物本身的脉络,实事求是,做出正确反应的倾向”。科学态度 有利于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养成和不断进取的科学精神

14、发展。 科学态度的培养应贯穿于科学研究过程的每 一环节及每一教育活动之中。 一个生物科学发现史就是一个好的德育素材(青霉素的发现、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它们包含了 科学家的观察、思维、分析、假设和判断、实验等全过程,是科学家严谨作风、勇于探索的结果。在初中 生物学科教学中有很多关于生物科学探究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德育素材,提高学生学习 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不怕挫折、迎难而上的 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5、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关注生物科学技术的新进展, 进行生物学价值观教育 、关注与生

15、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关注生物科学技术的新进展, 进行生物学价值观教育 生物学作为一门基础理论学科,除与农、林、医药卫生等事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之外,其应用范围已扩 展到酿造工业、食品工业等领域。 生物科学研究在 20 世纪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例如 DNA 分子结构和功能揭示、哺乳动物细胞克隆 的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等,标志着 21 世纪人类已经进入生物科学技术的新时代。生物科学研究 成果更加迅速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显现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正在越来越多地影响到每个公 民的生活和发展。 引导学生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例如,当前困扰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

16、的人口、粮食、环境、 能源、健康等严峻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认同这些问题的解决无一不与生物学和生物 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关。如:在农业上通过杂交和基因诱变育种来培育优质高产的家畜、家禽、农作物新品 种有着广阔的前途;在医疗上对人体基因定位及其功能研究的进展,将有助于人们阐明多种疾病的病因, 提出全新的治疗方法;在解决能源危机上,寻找绿色新能源替代不可再生的煤炭、石油等能源物质成为人 们关注的新课题。在环境保护上,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程度的发展,环境污染已构成对人类生活的威胁。 在治理与保护环境方面,生物学能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6、规范行为准则,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规范行为准则,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生物体性状的形成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人是生物界的一员,因而人具有一定的自然生 物属性,但人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界的生物,是生存于人类社会群体中的社会人。人类社会在长期发展过程 中, 为维护社会正常运转, 逐步形成了各种社会规范, 所以人的行为要受到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制约。 例如, 在自然选择中,生物有过度繁殖,人类有优生优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