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9编号河南省郑州市第五中学2016届人教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选修1《专题1、2》单元测试.doc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3872217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96.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159编号河南省郑州市第五中学2016届人教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选修1《专题1、2》单元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1159编号河南省郑州市第五中学2016届人教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选修1《专题1、2》单元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1159编号河南省郑州市第五中学2016届人教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选修1《专题1、2》单元测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1159编号河南省郑州市第五中学2016届人教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选修1《专题1、2》单元测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1159编号河南省郑州市第五中学2016届人教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选修1《专题1、2》单元测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59编号河南省郑州市第五中学2016届人教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选修1《专题1、2》单元测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159编号河南省郑州市第五中学2016届人教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选修1《专题1、2》单元测试.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选修生物选修 1 专题专题 1、2单元测试单元测试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制作葡萄醋时,必须控制的发酵条件是 ( ) A温度 18-250C,适时通气 B温度 18-250C,隔绝空气 C温度 30-35,隔绝空气 D温度 30-350C,适时通气 2在利用葡萄自然发酵产生果酒的过程中,未经杀菌,但其他杂菌不能生长的原因是 ( ) A经冲洗后的葡萄上只有野生型酵母菌无其他杂菌 B其他杂菌不能利用葡萄汁中的糖作为碳源 C在缺氧和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能大量繁殖,其他杂菌不适应环境而被抑制 D酵母菌发酵产生大量酒精,杀死了其他杂菌 3在果酒的制作实验结束时用重铬酸钾检验是

2、否有酒精产生,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A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和重铬酸钾的混合液 B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重铬酸钾,混匀后滴加硫酸 C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混匀后滴加重铬酸钾 D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混匀后滴加重铬酸钾,并加热 4 【2010江苏T7】右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 A过程和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 B过程和都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 C过程和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D过程-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 5毛霉等微生物能产生的酶类主要有 ( ) A蛋白酶和脂肪酶B蛋白酶和淀粉

3、酶 C脂肪酶和淀粉酶D肽酶和麦芽糖酶 6卤汤的主要成分是( ) A氯化镁溶液、氯化钠、香辛料 B酒及香辛料 C氯化镁溶液、香辛料 D酒及氯化镁溶液 7测定 3 类细菌对氧的需要,让它们在 3 个不同的试管中生长,右图显 示了细菌的生长层。 据此判断 : 只能在需氧培养基中繁殖、只能在无氧培养基中繁殖、在有氧 和无氧的培养基中都能繁殖的细菌依次是( ) A、 B、 C、 D、 8在泡菜的制作过程中,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 4:1 的比例配制盐水 B乳酸菌的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 C盐水入坛前要煮沸冷却,以防污染 D在坛盖边沿的水槽中要注满水,以保证坛内的无氧

4、环境 9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因操作不当造成泡菜腐烂,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 ( ) 罐口密闭缺氧, 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罐口封闭不严, 氧气抑制了乳酸菌的生 长繁殖 罐口封闭不严, 氧气抑制了其他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 罐口封闭不严, 促进了 需氧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 A B C D 10 在光亮处用一种培养液分别培养绿藻和酵母菌, 其结果如图所示, 造成这种结果的 原因是培养液中( ) A缺少无机盐 B含氧量太高 C缺少有机养分 D不含二氧化碳 11关于果酒制作过程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果酒时,需要加醋酸菌 B发酵的温度维持在 20最好 C发酵过程中需要适时打开瓶盖放气,以防发酵瓶破裂 D需

5、要不断地充入氧气 12有关微生物营养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是碳源的物质不可能同时是氮源 B.凡碳源都提供能量 C.除水以外的无机物只提供无机盐 D.无机氮源也能提供能量 13以下关于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 B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 C待培养基冷却至 50左右时进行倒平板 D待平板冷却凝固约 510 min 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14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在对应稀释倍数为 106的培养基中得 到以下几种统计结果,正确的是 ( ) A涂布了一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 230 B涂布了两

6、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 215 和 260,取平均值 238 C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 21、212 和 256,取平均值 163 D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 2l0、240 和 250,取平均值 233 15.下列可以鉴定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方法是 ( ) A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 B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二苯胺试剂 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苏丹试剂 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双缩脲试剂 16在加入刚果红的纤维素培养基中出现透明圈的菌落是( ) A分解尿素的细菌 B硝化细菌 C乳酸菌 D分解纤维素的细菌 17.发酵工程的第一个重要工

7、作是选择优良的单一纯种。消灭杂菌,获得纯种的方法不包括 ( ) A根据微生物对碳源需要的差别,使用不同碳源的培养基 B根据微生物中缺乏生长因子的种类,在培养基中增减不同的生长因子 C根据微生物遗传组成的差异,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比例的核酸 D根据微生物对抗菌素敏感性的差异,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抗生素 18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 ) A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 B接种纯种细菌 C适宜条件下培养 D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 19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 B取 104、105、1

8、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 0.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 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恒温培养 2448 小时 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 300 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20在酿酒生产上,常向发酵罐中加少量尿素,其目的是() A作为碳源,为酵母菌提供能源物质 B作为碳源,用于酵母菌合成代谢产 物 C作为氮源,用于酵母菌合成蛋白质和核酸 D作为氮源,用于酵母菌合成代谢产 物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21 (15 分)请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相关的问题: (1)微生物的分布:微生物主要分布在富含 的土壤表层;不同微生物 对 pH 值的要求不同,细菌常生活在 性的环境中。 ( 2)

9、 微 生 物 的 消 毒 和 灭 菌 : 在 菊 花 组 织 培 养 中 , 对 外 植 体 常 用 和氯化汞进行消毒;在微生物培养中,对培养基常用 方法进行灭菌。 (3)微生物的应用: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运用吸附在葡萄皮上的野生 发酵产生酒精 ; 在果醋制作时, 运用醋酸菌在 和糖源充足时, 将糖分解成醋酸。 (4)微生物的接种: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 和 。 (5)微生物的计数:运用活菌计数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原因是 。 (6)微生物的鉴定 : 为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应向培养基中加入 染料, 将呈 反应,再依据培养基中是否产生 来筛选纤维素分解 菌;为检测

10、尿素分解菌的存在与否,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 (选择、鉴别) 培养基中加入 指示剂,如果存在尿素分解菌,则指示剂将变红色。 21.(除特殊说明外,每空 1 分,15 分) (1)有机质 中性或微碱 (2)酒精 高压蒸汽灭 菌 (3)酵母菌 有氧 (4)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5)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 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2 分) (6)刚果红 红色 透明圈 选择 酚红 22.(10 分)某小组同学为了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而进行了实验。实验包括制备培养 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菌落观察计数。请回答与此实验相关的问题。 ( 1) 培 养 基 中 含 有 蛋 白 胨 、 淀 粉

11、分 别 为 细 菌 培 养 提 供 了 _和 _。除此之外,培养基还必须含有的基本成分是_和 _。 (2)为了尽快观察到细菌培养的实验结果,应将接种了湖水样品的平板置于 _中培养,培养的温度设定在 37。要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还应该同时 在另一平板上接种_作为对照进行实验。 (3) 培养 20 小时后, 观察到平板上有形态和颜色不同的菌落, 这说明湖水样品中有_ 种细菌。一般说来,菌落总数越多,湖水遭受细菌污染的程度越_。 (4)如果提高培养基中 NaCl 的浓度,可以用于筛选耐_细菌,这种培养 基被称为_。 22 (10 分) (1)氮源(碳源不作要求) 碳源 无机盐 水 (2)恒温培养箱

12、 无菌 水 (3)多 高 (4)盐(或 NaCl) 选择性培养基 23 (15 分)现在大力提倡无纸化办公,但是仍然不可避免的每年要产生大量的废纸,其主 要成分是木质纤维, 人类正努力将其转化为一种新的资源乙醇。 右图 是工业上利用微生物由纤维素生产乙醇的基本工作流程,请回答相关问 题: (1)自然界中环节需要的微生物大多分布在_ _的环境中。将从土壤中获得的微生物培养在以 _为主要碳源、并加入_的培养基上筛选周围有 _的菌落。 (2)如上所述的筛选中获得了三个菌落,对它们分别培养,并完成环 节,且三种等量酶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则你认为三种酶液的活性 _( 一 定 相 同 、 不 一 定 相

13、同 、 一 定 不 同 ), 可 以 通 过 对 _进行定量测定来验证。 (3)根据测定结果,环节常选择木屑,则中获得的酶是_酶。该酶至少 包括_、_、_三个组分。 (4)生产中可以满足环节的常见菌种是_,为了确保获得产物乙醇,环节 要注意_,过程要注意避免_。 23.(15 分) (1)富含纤维素(其他答案合理给分,如落叶较多等) (2 分) 纤维素 刚 果红 透明圈 (2)不一定 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2 分) (3) 纤维素 C1酶 CX酶 葡萄糖苷酶 (4)酵母菌 发酵装置密闭 (或保证无氧条件等) 污染杂菌 【选做题】【选做题】24 (15 分)葡萄发酵可产生葡萄酒,

14、请利用相关的知识回 答问题: (1)利用葡萄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 (2)该微生物通过无氧呼吸可分解 ,产生的终产物是 和 。 (3)甲、乙、丙三位同学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 件下进行发酵,如图所示。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一次。据图分析,甲和丙同 学的操作有误, 其中甲同学的错误是, 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 要异常现象是 。丙同学的错 误是 , 导致发酵中 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 。 上述发 酵过程结束后,甲、乙、丙同学实际得到的发酵产品依次是、。 (4)在上述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假设乙同学的某一步骤操作错误导致发酵瓶瓶塞被冲 开,该操作错误是。 24.(1)酵母菌 (2)葡萄糖乙醇CO2 (3)未夹住发酵瓶的充气管发酵液从充 气管流出,发酵液变酸 瓶中发酵液过多,淹没了排气管在瓶内的管口 排气时发酵液从 排气管流出 葡萄醋(或果醋)葡萄酒(或果酒)葡萄酒(或果酒) (4)未及 时排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