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4编号吉林省标准化战略纲要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3866759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3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224编号吉林省标准化战略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12224编号吉林省标准化战略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12224编号吉林省标准化战略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12224编号吉林省标准化战略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12224编号吉林省标准化战略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224编号吉林省标准化战略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224编号吉林省标准化战略纲要(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标准化战略纲要(年)吉林省标准化战略纲要(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充分发挥标准化对经济发展方 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引领支撑作用,提高标准化整体水平,提升 全省综合实力,制定本纲要。 一、实施标准化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标准化是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深 入发展,标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技术标准已成 为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实施标准化战略,通过完 善标准化体制、机制和体系,营造良好的标准化发展环境,不断 增强我省参与国内外标准化活动的能力,是推动技术进步、提高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促进资源节 约和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

2、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对于规范 市场秩序,提高产品、服务和工程质量,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管 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 转型和快速发展时期,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构建和谐 吉林,实现 “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富民强省”目标,急需技 术标准提供支撑。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是促 进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转变方式、 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的战略部署,加强标准化与经

3、济社会的协同发展,营造良好的标 准化发展环境,提升全省标准化工作水平,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 又快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战略目标。 积极构建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 的标准化工作机制,逐步提高标准化在增强全省产业竞争力、推 进工业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及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贡献率。 到年完成制修订地方标准项,参与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制修订的能力明显增强;建立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机构 个,参与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机构活动的领域有效扩展;馆 藏标准文献达到万件;全省产品标准覆盖率达到以 上。 三、主要任务 建设五大体系:农业标准体系、工业标准体系、战略性新兴 产业和特色资源产业

4、标准体系、服务业标准体系、社会公共事业 标准体系。实施五大工程:技术标准提升工程、标准化主体培育 工程、标准化示范引领工程、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标 准化人才培养工程。 (一)农业标准体系建设。 围绕农业主导产业、特色产品和农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建立 健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标准体系。 以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 力建设、畜牧水产业攻坚计划、园艺特产创业计划、百亿斤肉类 工程和百万亩棚膜蔬菜工程等为重点,加强农业投入品、生产环 境、基础设施、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以及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 流通与出口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制修订工作。 .种植业。建立完善玉米、水稻、大豆、杂粮等系列标准 体系。重点研制玉米

5、、水稻、大豆等农作物的无公害农产品、绿 色食品、有机食品系列地方标准项。 .养殖加工业。建立完善生猪、肉牛、奶牛、家禽、水产 品饲养及饲料产业技术标准体系。 重点研制养殖环境、 品种繁育、 饲养操作规程、疫病防疫技术、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及有效利用 技术和畜禽屠宰、运输等方面地方标准项。 .园艺特产业。建立蔬菜和水果、经济作物、药用植物、 经济动物等大产业技术标准体系。重点研制果蔬绿色生产、安 全贮运、 无害化包装、 规范化标识及山珍特产品系列地方标准 项。 .林业。建立健全林业生态、产业标准体系。重点研制森 林经营、营造林工程、森林资源管理、林木种苗花卉、野生动物 养殖、野生植物培植和林产品加

6、工技术等地方标准项。 .农业基础。建立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和农业机械化技术 标准体系。重点研制农田水利设施、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农 业机械安全操作和节能减排系列地方标准项。 .农产品质量安全。 重点研制农产品农 (兽) 药残留限量、 检测技术及检验方法等地方标准项。 (二)工业标准体系建设。 围绕促进工业和信息化融合,做大做强支柱优势产业,不断 提高全省工业化水平,建立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轨道客车 等重点产业技术标准体系。 加强工业产业跃升急需的技术标准制 修订工作。 .汽车产业。建立汽车整车、专用汽车、汽车关键零部件 技术标准体系。重点研制汽车关键零部件及节能技术标准。探索 研制汽车企业

7、联盟标准。 .石油化工产业。建立健全原油工业、炼油工业、乙烯及 深加工业、盐化工业、煤化工业、精细化工业、生物化工业和天 然气化工业标准体系。 重点研制化肥、 农药、 合成纤维、 化工建材、 医用化工、催化剂、玉米化工、乙烯深加工、汽车化工和原油勘 采、山梨醇转化、硫磺回收、煤粉气化等技术标准。 .食品产业。建立粮食深加工产业技术标准体系。研制粮 食终端食品加工,肉、蛋、乳加工,饮料制造、营养方便食品、 优质烟草制品等领域技术标准。制修订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项。 .信息产业。建立信息产业技术标准体系。重点研制电 子认证、生物特征识别、网络监控、密码产品、汽车电子嵌入式 软件、企业信息化软件、多媒

8、体软件、益智型游戏软件等技术标 准。 .医药产业。建立中药、化学制药和生物制药产业技术 标准体系。重点研制中成药、化学药品、化学原料药、预防用生 物制品、治疗用生物制品和医疗器械等领域技术标准。 .冶金建材产业。建立钢铁、有色金属、水泥、玻璃等 产业技术标准体系。 重点研制汽车用钢、 建筑用钢、 特种铁合金、 镍盐有色金属、新型炭素制品、特种水泥、汽车玻璃、安全玻璃 和高温高压干熄焦、烧结余热利用、烟气脱硫等技术标准。 .装备制造产业。 建立轨道客车、 材料试验机、 农业机械、 换热器等产业技术标准体系。重点研制高速动车组、新型城轨车 辆、材料试验机、中大马力拖拉机、新型板式换热器、薄煤层采

9、煤机、电炉变压器、起重机、修井机等领域技术标准。 .工业基础。建立工业生产安全、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 标准体系。重点研制工业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和工业产品设计、 生产、检验、包装、储运、使用等环节涉及安全、环保和卫生方 面的地方标准项。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资源产业标准体系建设。 围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大力发展特色资源产业, 建立战 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资源产业技术标准体系。重点研制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技术、电子信息、人参、鹿、林蛙、 食用菌、矿泉水等技术标准。 .新能源产业。建立风电技术标准体系。重点研制风电 技术、生物质能地方标准项。 .新能源汽车。建立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标准

10、体系。重点 研制纯电动乘用车整车、零部件及电池地方标准项。 .新材料产业。建立页岩油、硅藻土等新材料产业技术 标准体系。重点研制页岩油、硅藻土、高性能结构材料、新型功 能材料、非金属纳米材料、金属及合金材料、高性能纤维材料、 特种工程塑料、环保石头纸、高品质镁合金、高纯硅、聚醚醚酮 树脂、炭素复合材料、碳纤维及制品、羰基金属、异戊橡胶、二 氧化碳基塑料等地方标准项。 .生物技术产业。 探索建立生物技术产业技术标准体系, 重点研制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农业、生物环保技术标准。 .光电子产业。完善光电子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建设。重 点研制半导体发光器件与应用、激光产品、光电编码器、光电仪 器与设备、

11、国防光电子、太阳能光伏电池及其上下游产品、数字 类视听产品等技术标准。 .汽车电子产业。 建立健全汽车电子产业技术标准体系。 重点研制车载电子、车身控制系统、动力控制系统、底盘控制系 统、车用元器件等技术标准。 .特色资源产业。建立特色中药材及特色资源产品标准 体系。重点研制人参、鹿、林蛙、食用菌、矿泉水等地方标准和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方标准项。 (四)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 围绕加快服务业发展,制定服务业标准体系规划,构建与 现代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生活型、生产型服务业标准体系。重点 加强现代物流、旅游、会展、文化、体育、居民服务和商贸流通 业等领域服务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旅游产业。建立健全旅

12、游产业服务标准体系。重点研 制“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支撑旅游发展的地方标准 项。 .文化体育产业。建立文化体育产业标准体系。重点研 制创意产业、动漫产业、数字出版产业、体育健身、体育中介、 体育服务贸易等新兴服务业地方标准项。 .居民服务业。建立居民服务业标准体系。重点研制社 区服务、家庭服务、托儿服务、婚姻服务、殡葬服务和清洁服务 等地方标准项。 .农业服务业。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和农村生活服务标 准体系。重点研制农村社区建设、乡村旅游、农民娱乐健身等领 域地方标准项。 .汽车服务业。探索建立汽车服务业标准体系。制定汽 车物流、汽车零售和售后服务、汽车租赁、二手车交易、汽车保 险、汽

13、车金融、停车服务等地方标准项。 .现代物流、会展和商贸流通业。探索建立现代物流、 会展和商贸流通业服务标准体系。 研制现代物流、 物流信息中介、 会展服务规范、商务服务、商贸流通等地方标准项。 (五)社会公共事业标准体系建设。 围绕改善民生,构建和谐吉林,制定社会公共事业标准体系 规划,建立社会公共事业标准体系。重点加强社会公共管理和服 务、公共安全、环境保护、城镇规划、工程建设、交通运输、社 会保障等领域技术标准制修订工作。 .公共管理和服务。建立政府社会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 能力标准体系。 重点研制教育、 新闻出版、 劳动保护、 社会保障、 测绘、 地理信息和社会管理等领域的公共管理和服务地

14、方标准 项。 .医疗卫生。建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标准体系。重点研 制公共卫生、医疗 (服务、技术、质量)和采供血机构、临床 检验、药品供应保障、卫生信息等领域地方标准项。 .社会保障。建立社会保障服务标准体系。重点研制社 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领域地方标准项。 .城镇规划。建立城镇规划标准体系。研制城乡布局、 市政设施、公共设施、综合节能、绿化、环卫、市政管理、公共 图形标志等领域地方标准项。 .工程建设。建立健全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研制工程建 设规划、勘察、设计、施工与验收、生态人居环境和绿色建筑、 节能建筑、智能建筑、新型建材、工程抗震与维护加固等领域地 方标准项。 .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

15、。建立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标准 体系。重点研制环境管理、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及危险废物处 理、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可再生能源、资源管理与综合利 用、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等领域地方标准项。 .公共和生产安全。建立公共、生产安全标准体系。重 点研制生产安全、交通运输安全、公共设施和设备安全、防盗报 警、生物安全、消防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和应急管理、应对恐怖 袭击、经济安全和突发事件等领域地方标准项。 .交通运输。建立交通运输标准体系。研制公路工程、 海事管理、水运工程、交通信息、汽车维修与检测等领域地方标 准项。 (六)技术标准提升工程。 着眼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以科技创新为动力,通过强化标 准科研

16、、标准创新、采标引导,提升标准整体水平。 .加强标准化科研工作。以标准科研为基础,推动技术 标准水平提升。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社会各 方面参与重要技术标准的研制, 突出优势产业领域的关键技术标 准、 对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和保障作用的基础性和公益 性地方标准的研究。 支持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提升为 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 .加强自主创新标准化工作。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对重 大产业技术研发项目,同步开展配套的技术标准研制工作。支持 企业将技术创新成果尽快形成技术标准,以标准化促进产业化。 支持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结合自身优势研制企业联 盟标准,提升集群产品市场竞争力。 .加强采用国际标准工作。围绕产业跃升和产品质量提 升,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高产品质量 的整体水平和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重点领域主要工业产品 以上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出口产品中涉及健康、安全等方面 的产品,凡有相应标准的采标率达到。 (七)标准化主体培育工程。 强化企业标准化意识,夯实标准化基础,引导企业积极参与 标准化活动,培养企业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