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神教案一等奖[整理]

上传人:x****育 文档编号:143864006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0.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军神教案一等奖[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军神教案一等奖[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军神教案一等奖[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军神教案一等奖[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军神教案一等奖[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军神教案一等奖[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军神教案一等奖[整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军神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九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述了 刘伯承到一家外国诊所做眼部手术,拒绝使用麻醉剂, 为他做手术的外国医生沃 克称他为“军神”的故事, 赞扬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严酷的革命斗争中表 现出来的钢铁般的意志。 中国文库网为大家带来的军神教案一等奖,希望能帮助 到大家 ! 一、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学生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进行对话、 与作者进行精神自由交流碰撞过程,也是学生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并产生自己的读书感受、 情感体验的过程。 而实现这一对话过程, 全在不同目标、 不同层次、不同情味的朗读中点滴积累、感悟而成! 学生亦在读中搜集处

2、理文字 信息并把握了意义 (即读懂了什么 ) ,受到情感熏陶、心灵震撼,获得思想启迪、 人生感悟,同时享受审美乐趣,丰富精神世界! 军神取自苏教版第五册, 课文写了年轻军人liu伯承参加蔡锷“讨袁护 国运动”右眼严重致残后,坚持坚持不用医学专用药、忍受巨大疼痛接受72 刀 手术治疗, 被沃克医生称为“军神”, 表现了 liu伯承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 文 章叙事清晰,虽不复杂,但生动感人:前来求治,liu伯承伤势虽重,但十分镇 定; 手术之前,不用医学专用药的意志非常坚定; 手术中,承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 疼痛; 虽忍受折磨,但清楚地数下了72 刀手术 ! 读着这些文字,我们仿佛和沃克 医生和作者

3、一起强烈感受着liu伯承的钢铁般意志,并产生了由衷的深深敬意! 由于文字朴实凝练, 敬仰之情并未处处显山露水,所以反复朗读回味之后, 这种 敬意更真切更深刻 !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设计理念与教材简析,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 1、多层次地朗读感悟第一、二自然段,感受体验liu伯承求治的镇定与手 术前的坚定,产生敬佩之情。 2、读中悟法:回读感受、联系生活是朗读产生体验的好方法。 三、设计特色: 营造积极主动、用心投入的读书氛围,在由浅入深的朗读实践中自主解疑、 探究、发现、感悟,在读中实现与作者、与文中沃克医生和军神liu伯承、与师 生多维的对话过程, 对 liu伯承的钢铁意志受到强烈的

4、内心震撼,并在回顾读书 过程中 . 总结方法。整个设计,感性的读书探究中享受着无穷的读书乐趣,理性 的读书解疑中体验着成功的无限快乐! 四、设计流程及意图: ( 一) 读题质疑,导情导标。 1、 揭题:今天王老师和同学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谁来读课题 ?指名生读题。 ( 也许较平淡 ) 2、交流:刚看到课题时,你不禁产生了哪些问题?如 军神指谁 ?随机引导:通过预习你知道了吗?(板书: liu伯承) 军神是什么意思 ? liu伯承是一位军人,为什么称他为军神? “人”怎会成为“神”呢? 3、师激发兴趣,导入研读:同学们很会动脑筋,其实,问题答案都藏在书 中,藏在同学们的心中。只要我们用心去朗读课

5、文,用心去想,就一定会有自己 的体会和收获。 学习之前,王老师想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1916年,24 岁的 liu伯承参加 了蔡锷“讨袁护国运动”,在一次战斗中,敌人的炮火、子弹疯狂的轰射过来, 为了救一位战士, liu伯承猛扑过去,敌人的一颗飞弹射中了他,从颅顶穿过, 又从右眼眶飞出, liu伯承当即昏倒在地,血流如注。当他苏醒过来,用手摸摸 伤口,黏糊糊的都是血块,在那血块中,他又摸到了一个圆球,啊?眼珠! 原来他 的右眼被打坏,眼珠掉出了眼窝! 为了让战士们安心作战,他一狠心抓起了身边 的一把大刀, 把牵连着那已掉出的眼珠经络割断,紧紧的纂住那颗眼珠, 又昏了 过去! 4、师:听着故事,

6、很多同学产生了自己的感受,谁再来读读课题?指读后齐 读(孩子们的心也许有些动了) 过渡:刚才有很多同学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liu伯承是一位军人, 为什么称他是军神呢 ?(师在“军神”和“ liu伯承”之间打上 ?) 这节课我们一 起读书探究这一问题好吗? ( 设计意图:题,是文眼,是文章的灵魂。读题后的质疑为进行研究性学习、 读书实践活动找到了切入口。 老师的激励性、 导向性评价语也起到了营造积极投 入的读书探究氛围和导情导标的点睛之效。介绍 liu伯承右眼致残, 也将课外信 息资料搜集有机纳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对 liu伯承的坚定意志也可见一斑, 此处 初感其“神” !) ( 二) 研读

7、第一自然段,读中对话,读中感悟。 1、初读感知第一自然段文字内容: 过渡:轻轻打开课本,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读准确流畅了,可举手示意。师巡视聆听 读书点评:读书很用心很投入! 这段话共有 5 句,第一句是个长句子,读 时可稍作停顿,谁能读流畅了?指读后师激励性点评 第二句,谁也能这样读准确流畅? 师:年轻人找著名的外科医生沃克先生治眼睛,沃克医生怎么说 ?( 男女生 竞赛读 ) 2、师过渡:年轻人说:“我是邮局的职员。”沃克医生是怎样说的? 出示句段:沃克医生摇了摇头,说,“不,你是军人。这样重的伤势,只 有军人才能如此镇定。 ”学生自由朗读, 再轻读感悟: 沃克医生

8、的这段话该 怎么来读 ? 指名朗读, 引导其余学生静静倾听, 交流:沃克医生说话时态度十分果断 的。并朗读表现其果断。 过渡:从医生果断的话语中,你知道了什么? 组织交流:医生断定这是位军人,而且他虽然伤势很重,但依然十分镇定。 ( 师板书:伤虽重,但镇定 ) 3、过渡:这段话中还有哪些语言也能感受到军人“伤势虽重,但很镇定”? 请同学们再回过去读读第一句话,你还会有新的发现呢! 生读后交流: “头缠绷带”:可引导学生联系刚才故事介绍和生活所见,感受伤势很重。 “走进”:伤势这么重,可不是别人担架抬进来的,而是自己走进来的, 表现十分镇定、勇敢 ! 交流后,随机读好这句。 4、过渡:再读读年轻

9、人对沃克医生的对话,这番话该是怎么说呢? 学生自读感受,读后交流,师引导平时你若生病时着急找医生的忙乱与紧张, 体会这位军人的镇定与平静。交流后再朗读感悟。 5、师:读到这儿,你想对这位军人说些什么呢? 交流中,产生由衷的敬佩之情。( 板书:敬佩 ) 6、小结:读书时,有时还要回过去再读读想想,这样会一次比一次读得有 味,感受会一次比一次强烈。( 板书:回读感受 ) ( 设计意图:由疑导入,读 中有悟。读,不是漫无目的,而是层层递进,一步步让学生抓住语言文字进行感 悟。这一板块,先进入准确、流畅的朗读,初步感知文字内容。由于这段文字对 liu伯承的镇定之举并未作描述性渲染,而短末沃克医生的果断

10、话语更能让人直 接捕捉感受到 liu伯承负伤后仍然镇定自若的神态。故以此为切入口, 进行朗读 感悟,通过文本, 似在和沃克医生进行穿越时空的传神的交流对话,感受着沃克 医生的那分敬意与赞叹。 然后,带着朗读对话产生的这种感受, 再回到前段文字, 去细细体察、 去感受、去发现年轻军人的那份镇定与坦然,心中产生更真更浓的 敬意! 整个板块处理,读贯穿始终,读中感受、读中思索、读中碰撞、读中顿悟, 并随机以说促读, 读悟对话过程得以升华, 枯燥的文字, 在学生心中变成了流淌 着的浓浓的情意 !) ( 三) 研读第二自然段,角色体验,以评促读,读中得法。 1、过渡:即将要面临手术,这位年轻军人又是怎样

11、做的? 自由朗读,之后组织交流:这段话是写年轻人和沃克医生为了什么而在争论? 2、角色体验:同桌分角色朗读,一个读有关军人的语句,一个扮演沃克医 生,互相听听评评,同桌的朗读像不像课文中所写的那样? 3、指名朗读,集体评议,感受年轻军人态度很坚决,话语诚恳又有些担心; 感受沃克医生的劝说语重心长,评后再读。 4、师:听了沃克医生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交流:可引导联系生活中如果眼中有了沙砾灰尘的感受,来体会如果不打医 学专用药,这种疼痛一般人是承受不了的!( 板书:联系生活 ) 5、出示句段:年轻人坚定地说:“能,我一定能! ”说着,他自个儿爬上了 手术台。 指读评议:语气坚定,态度坚决。评中读

12、悟。 6、师引导深入体验:从他坚定的话语和果敢的行动中,你知道此时年轻人 是怎样想的 ? 7、小结:你佩服这位年轻军人吗?佩服他什么 ? 交流后板书:忍痛苦,意志坚 8、整体回读第二自然段。 ( 设计意图:角色转移将学生从旁观者推向了与文本对话的位置,成为有情 感的“事中人”,促进学生走进教材,积极进行角色体验,随后,将体验所得通 过表情朗读显现出来,在评议中,学生敏锐捕捉文中语言文字,调动起听、辩、 评的多种实践方式,主动去感受发现,以评促读。此时的读,已不是简单地朗读 文字符号,而是一种内心的独白, 情感的抒发, 如同作者的文字叙述、 情感描摹, 又远比这些文字丰富、真切、有灵气! 读中学

13、习方法的出示也是水到渠成,只是 教师对于学生已在运用的方法的. 总结与提炼,丝毫不显“教”、“塞”的痕迹。) ( 四) 学习小结,体验收获与成功。 1、师: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2、作业设计:运用学习所得自己读读悟悟第三、四自然段。 ( 设计意图:学习反馈,不只是对文字内容的掌握回顾,还有学习情感态度 方面的反思,更有学习技能、读书方法的. 总结,三个纬度的整体协调发展在这 里得到提升。 ) 教学目标: 1. 学习生字 , 掌握并会运用新词。 2. 理解课文 , 体会“军神”一词所包含的含义。 3.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继续培养自学课文的能力; 渗透相关写作

14、知识。 重点难点: 1. 体会“军神”惊人的毅力、钢铁般的意志。 2. 通过人物神态、情绪的变化把握事情的发展变化, 深入体会感情。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教学 伴随着悦耳的铃声, 我们又要开始了新的学习、 新的探索。通过以前的阅读, 我们认识了许多英雄人物, 如英勇的狼牙山五壮士、 视死如归的刘胡兰、 舍身炸 暗堡的董存瑞他们都是普通战士,但他们都具有坚强的意志、崇高的信念。 今天,我们要了解的,也是一名军人的故事。他,堪称“军神”。 二. 初步感知 1. 课题让你想到什么 ? 2. 浏览课文,想一想,谁是“军神”,文中讲了他的什么事? 三. 讨论自学 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用

15、你聪明的头脑去分析, 用你的心 灵去感知,自学课文。 a. 通过人物神态、情绪变化从整体把握事件脉络 刘伯承:微笑平静一声不吭一笑 沃克医生:惊疑冷冷柔和生气愣住颤抖由衷惊呆慈祥肃然起敬 b. 从每个细节体会文章所传达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 如:“他愣住了, 蓝色的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情”“惊疑”反映出来人伤势 严重。 “平静”说明这位军人此刻没有丝毫怯意。 “病人一声不吭居然被抓破了”说明手术过程对病人来说是痛苦的,而 他却一直坚持着,更反映出病人的钢铁意志。 “七十二刀”准确地数出刀数说明了军人的冷静,更衬托出他的惊人毅力。 “你堪称军神”充分流露出沃克医生发自内心的惊叹与赞赏。 “肃然

16、起敬”表明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由衷的敬佩。 c. 体会感情的同时注意朗读语气 四. 全班交流 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谈一谈你对课文内容的认识。 ( 允许争论,确有困难,教师稍作引导) 五. 小结 通过我们共同的讨论学习,你了解到了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 a. 自始至终,刘伯承都保持着微笑与平静, 他有着惊人的毅力与顽强的意志, 堪称“军神”。 b. 沃克医生由开始的“冷冷”到最后“肃然起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 化,完全是因为这位病人的与众不同,他由衷地赞赏、敬佩刘伯承。 六. 本课时小结 大家靠自己的努力成功地理解了课文,并且,我们又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革 命领导人刘伯承。同学们想不想对这位“军神”有更多的了解呢? 请大家在课下多搜集一些有关刘伯承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一、教学设计意图 本课的教学过程是遵照新课标的主导思想、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尊重学生 个性的体会与感受而设计的。 根据课文结构特点, 本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按照两 条线索而展开:第一条线索:阅读课文,自主表达感受, 指出学生要能够在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