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与成人——超常儿童教育面面观-教学论文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3863848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10.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才与成人——超常儿童教育面面观-教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成才与成人——超常儿童教育面面观-教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成才与成人——超常儿童教育面面观-教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成才与成人——超常儿童教育面面观-教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成才与成人——超常儿童教育面面观-教学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才与成人——超常儿童教育面面观-教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才与成人——超常儿童教育面面观-教学论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成才与成人超常儿童教育面面观-教学论文 成才与成人超常儿童教育面面观 【摘要】:本论文主要围绕超常教育之路是否可行及16岁博士张炘炀两个视频探讨超常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问题,着重论述超常儿童成才与成人方面的问题,提出对超常儿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应该更加着重其成人方面的心理健康培养。【关键词】:超常儿童;教育;成才成人;心理健康近日,观看了超常教育之路是否可行及16岁博士张炘炀两个视频,笔者对视频中的各个专家观点有赞同之处,亦有不敢苟同的之处,总而言之超常儿童在成才及成人的教育方面确实有让人需要思索的地方,本文将从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的二个维度论述下阐述自己对超常儿童的教育观点,以及对超常

2、儿童教育的利弊做一个综述。首先笔者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出发讨论超常儿童的教育。家庭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了家庭,它便也随之产生了。这种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起,构成了人类所接受的全部教育。由于家庭教育是在家庭成员之间进行,这就决定了它的初始性、持久性和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关系的亲密性,自然,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之大就不言而喻了。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人终生受益,而不良好的家庭教育自然也就贻误终生,超常儿童教育也如此。在超常教育之路是否可行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张小敏的爸爸对女儿的教育其实是自己的理想的复刻,老张年轻的时候理想是成为马拉松运动员,但是未能如愿,在对自己的

3、女儿培养上,老张完全将自己年轻时的理想嫁接给自己的女儿,他女儿就是他理想的再造品,让女儿从小就开始练习马拉松,作息时间也是从凌晨2点50起床开始训练,晚上8点结束训练,在时间安排上老张完全没有安排张小敏的娱乐休息时间,老张的观点是玩也要玩出名堂,即使是玩也是安排体能训练,年纪只有9岁的小敏就承受着成人都不能承受的高强度体能训练。对此,笔者看法是反对的,理由如下:家庭教育应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马拉松女孩张小敏她仅仅只有9岁,但是从老张让小敏从凌晨开始一直训练到晚上,即使休息也是体能训练的角度看,老张的教育方式是刻板单一高强度的,不考虑小敏身心健康的,甚至是摧残儿童的,老张的高强度体能训练也显然是

4、非儿童能承受的。而且,老张也承认其对小敏的教育仅仅只是他自己的理想再造品,这样教育自己亲身女儿的话,笔者认为是很偏激执拗的,就如雷明老师所说“当一个孩子,成为父母实现自己理想的动机的道具的时候,那么孩子的成功与否都不是他自己的”。所以笔者认为老张的家庭教育是失败的,不成功的。真正的可行的对超常儿童的家庭教育方式应该是多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成人与成才都要抓,都要发展。不能仅仅单一的发展智力或者体力、创造力等成才的一面,超常儿童即使采取了老张或者张炘炀的爸爸的培养方式成才了,也未必见得能成人,就如张炘炀爸爸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小孩张炘炀还没成人,仅仅是智力方面发展比一般人快而已。所以笔者认为在对超

5、常儿童家庭教育方面应该更加侧重于儿童成人方面,树立以人为本的家庭教育理念,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家长应该意识到儿童是独立的生命个体而非家长的附属财产,儿童的尊严、权利应得到尊重,儿童的需要应得到合理满足,儿童是家庭成员应承担相应的家庭义务,亲子间建立民主平等关系,感情是亲子关系的联系纽带。同时家庭教育也应该结合教育规律,采取多种多样的教育策略,要做到突出重点、抓点带面。具体做法如下:根据孩子发展的阶段特点,采取抓住重点,全面培养的策略,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快乐成长。学前教育阶段,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为重点,注意结合智力发展关键期,较普通儿童实施提前教育。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强调长项,弥补弱

6、项。在小学阶段,对于接受集体教育的孩子要注意正确引导与科学评价,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的学习方法,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培养自信、自立的品格,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在中学阶段,加强亲子互动,与子女形成平等的朋友关系。引导子女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开始职业生涯规划,讨论人生问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一要保护孩子的自信心。对于从初中开始接受超常教育的孩子,家长要重视保护好孩子的自信心,在优秀群体中学习,要学会正确评价自己,不要盲目乐观或气馁,要能够正确认识学习成绩的相对名次,不仅要与其他同学比较,更要与自己比较,与课标比。还要选定合理的超越目标,激励自己不断进步。二

7、要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三要着重关注个性的养成与培养。家长要指导孩子发展个性、保持独特性、远离孤独、学会合作。初中时孩子的独立性、个性开始凸现,此时同学朋友的影响作用至关重要,有时甚至会超过家长,家长要引导孩子结交好伙伴、好朋友。高中时,鉴于同辈群体伙伴的同质化压力,超常儿童的敏感性特点,导致他们选择从众而掩藏自我的行为模式。这种选择会降低他们的创造性表现,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形成。家长要及时与孩子沟通,减轻同学的不合理压力,让他们能够勇于保持独特性,交给他们与同学相处的策略,处理好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共性特征与个性品质的关系,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发展的目标。与此同时,超常儿童在学习中往往具有较

8、强的独立性,为了保持在成绩上的领先优势,容易出现不愿与人分享经验的情况,此时,家长要以合适、巧妙的方法引导孩子走出自我小天地,感受与他人分享成功经验的快乐和更多收获,懂得助人就是助己的道理,学会与人合作是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提出的基本要求。其次笔者再从学校教育的维度探讨对超常儿童成才与成人的教育。在16岁博士张炘炀的视频当中,我们可以看见作为学校对超常儿童的教育往往是比较片面和功利化的,使对超常儿童的教育沦落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使一切对超常儿童的教学活动都接受高考指挥棒的指挥。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中学超常教育以把超常儿童送进大学为目的,大学少年班以学生考上硕士、博士、留洋海外为目的。在这一功利化理念

9、支配下的超常教育只重视超常儿童智能的发展,而忽略了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情绪智力和社会性交往方面的能力,因此导致一些超常儿童不能很好地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不能应对社会对多元人才的挑战。这样畸形的教育对超常儿童的身心健康是极其不利的。张炘炀就是如此的典型,16岁考上博士,但从视频中可以看出其仅仅只是成了才,还没有成人,其心理是脆弱的,其合作意识还是很差的,在其本科,硕士,乃至博士阶段的学校教育都没有弥补其因频繁跳级缺少与同龄人交流所埋下的隐患,其自己也承认这隐患就如楼危危,楼脆脆,是没有钢筋的高速的盖楼是迟早有一天会爆发倒塌的。所以笔者认为学校教育也应该转换视角,多关注超常儿童仅仅只是儿童的一面,而

10、不是只关注其超常的一面。另外超常儿童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不管他自己愿不愿意都会或多或少的受到外界的关注,这些关注可能是正面的也有可能是负面的,同时,由于从小在某个方面的能力强于同龄人,有的超常儿童势必会在心理上产生骄傲、自以为是、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心理。所以,在重视对超常儿童的教育的同时,也有注重他们心理健康的培养与教育。使其成为一个心理健康、意志坚强,人格日趋完善的人,使超常儿童在成才的同时亦能成人。与此同时,笔者也认为对超常儿童的学校教育应该制定教育计划的总目标,这个教育计划总目标应该是使每个孩子的实际能力与潜能尽可能地得到充分发展。这个目标的制定也需要注意几点:(1)要满足天才学生作为天才成

11、员之一,同时又是普通大众之一的需求;(2)要包括或者纳入普通课程的内容;(3)为天才学生提供展现他们特征的机会,这些特征有助于天才儿童的鉴定;(4)不要在学习和生活方面把这些学生与他们的伙伴隔离开来;(5)差异式课程不应该被用作对天才学生的一种奖赏或者惩罚。(6)关注超常儿童的心理健康,培养超常儿童健全人格。总而言之,笔者认为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应该关注超常儿童的作为儿童的一面,培养其健全人格,使其先成人,然后在关注其超常的一面,运用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使其能成才,成才先成人,树人先树德。以上就是笔者对超常儿童的成才与成人在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方面的浅知拙见,望老师批评指教。【参考文献】1 李天燕 . 家庭教育学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8)2 潘利若.我国超常儿童教育的现状和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7,(6)3 黎明 牟映雪.中国超常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启示未来呼唤“双超常教育”J. 中国特殊教育2009年,第1期(总第103期).4 朱晓斌.超常儿童的认知发展极其教育策略 J.中国特殊教育,2007年,第2期(总第80期)5施建农,徐凡. 发现天才儿童M . 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9 :1.6贺武华,杨小芳. 从选择权到参与权:父母权利角色的回归J . 现代教育论丛(广州) ,2008 (2) :6 - 9. 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