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药护理技术PPT

上传人:y****8 文档编号:143862866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8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药护理技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给药护理技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给药护理技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给药护理技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给药护理技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给药护理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药护理技术PPT(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给 药 护 理 技 术,一 参与药物管理,药物的种类,内服药 注射药 外用药 新型制剂,药物的领取方法,病室内常用药物 患者使用的贵重药物 或特殊药物 剧毒药、麻醉药,药物的保管,药柜应放在光线明亮处,但不宜 阳光直射。药柜要保持整洁,由 专人负责,定期检查药品的质量, 若发现疑误应及时处理,以确保 安全。,药品应按内服、外用、注射、剧 毒等分类保管。并先领先用,以 防失效。贵重药、麻醉药、剧毒 药应有明显标记,加锁保管,使 用专本登记,并列入交班内容。,药瓶上应有明显标签。 内服药标签为蓝色边、 外用药标签为红色边、 剧毒药标签为黑色边。 标签上标明药名(中、英文 对照)、浓度、剂量。,药物

2、如有沉淀、混浊、异味、 潮解、霉变或标签脱落,难以 辨认等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各类药物根据不同性质、妥善 保存。,易挥发、潮解或风化的药物,须装瓶、盖紧。,易氧化和遇光变质的药物,应装在有色密盖瓶中,或放在黑纸遮光的纸盒内,放阴凉处。,易被热破坏的某些生物制品、抗生素等,应根据其性质和对贮藏条件的要求,分别放置于干燥阴凉(约20)处或冷藏于210处保存。,易过期的药物,应定期检查,按有效期时限的先后,有计划地使用,避免浪费。,易燃、易爆的药物,应单独存放,注意密闭并置于阴凉处,远离明火。,各种中草药应放于阴凉干燥处,芳香性药品应密盖保存。,患者的个人专用药物,应注明床 号、姓名,单独存放,药

3、瓶及瓶签,二 熟练掌握正确地给药方法与技术 口服 吸入 舌下含化 肌肉注射 皮下 直肠给药 外敷,三 严格遵守安全给药的原则 1、按医嘱要求准确给药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原则) “五个准确” 物、剂量、时间、方法、病人 “三查” 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 “七对” 床号、姓名、药名、药物浓度、剂量、用法和用药时间。,3、安全正确给药 4、观察用药反应,(疗效、不良反应)按需要进行过敏试验,四、给药的护理程序,(一)评估 1、基本生理状况 2、病理状况 3、用药史 4、目前医嘱用药 5、心理社会问题,(二)拟出护理诊断 1、知识缺乏 与不了解药疗知识有关。 2、不合作 与对治愈疾病的信心不足有关

4、。 3、焦虑 与担忧疾病的预后(或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关。,(三)、制定护理措施 (1)给药途径和方法 (2)给药时间 (3)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4)加强药效的措施 (5)减少和预防不良反应 (6)健康教育,(四)实施,病区,摆药,取药:,1、固体药:用药匙来取,不能直接倒在手上。,2、水 剂: 摇匀 左手持量杯,拇指置于所需刻度举量杯与视线平 右手持药瓶,瓶签朝上向掌心 倒药至所需刻度 倒毕 以湿毛巾擦净瓶口 药瓶放回柜中 3、不足1ml时: 用滴管吸取计量(1ml15滴)所需药液。 4、油 剂: 可在药杯中先加入少量冷开水,以免药液着杯壁影响剂量,防止药液剩余安瓿内。,倒取液体药液,,,配

5、药 1、查对: 服药本,小药卡 2、配药: 先配固体药,再 配水剂,粉剂用 纸包,婴幼儿、 鼻饲应研碎。 3、再查对:全部药物配完 后,根据服药本 的要求核对一遍 ,然后再请另一 位护士核对一遍 保证无误准备发 药。,发药 1、核对分发 2、帮助自理有 困难的病人 服药 3、发药后的处 理,发 药,注意事项: 1、发药前收集病人有关资料,如:特殊 检查,手术等。 2、发药时病人提出疑问,应虚心听取, 重新核对无误后再服药。 3、按药物的性能,掌握服药中的注意事 项:,1)对牙齿有腐蚀作用和使牙齿染色的药物,用吸水管,服后漱口。(酸类,铁剂) 2)止咳糖浆对呼吸道粘膜起安抚作用,服后不宜喝水。 3)刺激食欲的健胃药应在饭前服,易于吸收。 4)助消化的或对胃粘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宜在饭后服如(阿司匹林)。 5)磺胺类药物和发汗药服后多喝水,尿少时易析出结晶,导致肾小管堵塞。 6)服用强心甙药物,发药前须测量脉率及节律,60次/分暂停。 7)发药后应随时观察服药效果及不良反应。,中心药房,(五)评价 1、准确给药 2、产生预期的疗效 3、出现不良反应及干预 4、病人遵从用药及获得有关用药知识,给药次数及时间缩写,am、pm Ac、pc、hs St、prn、SOS、 qm、qd、 bid、tid、qid qod biw q2d DC P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