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色彩基本理论PPT

上传人:y****8 文档编号:143862777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12.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色彩基本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建筑色彩基本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建筑色彩基本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建筑色彩基本理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建筑色彩基本理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色彩基本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色彩基本理论PPT(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色彩基本理论,第一节 色彩与光,光的物理性质是根据振幅和波长这两个要素决定的,不同的振幅给人不同的明暗,它代表着光的能量。不同的波长给人不同的色彩感觉,它具有色相的特征。 由于光的波长不同,它可分为红外线、紫外线和可视光线(即肉眼可见光线),可视光的波长范围为400700nm 。红外线和紫外线为不可视光线,是肉眼看不到的光线。,第二节 色彩的表色系统,色彩的三要素是指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我们所看到的色彩则是这三个属性的综合,1.色相 色相即色彩的相貌和名称,故色相也称为色名。每个不同的色彩均具有不同的色相或色名,如红、绿、黄、深蓝、翠绿等。色相则是彩色系最主要的基本特征。 太阳光中包含

2、着极其丰富的色相,所以,我们才能感觉到自然界中如此千差万别的色彩。,2.明度 表示色所具有的亮度和暗度被称为名度。计算明度的基准是灰度测试卡。黑色为0,白色为10,在0-10之间等间隔的排列为9个阶段。,3.纯度 色彩的纯净、鲜艳、饱和的程度,以颜色中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来表示。对相同明度的颜色来说,无彩色的彩度为0,彩度按感觉上的等距指标增加,但不同的色调所分的等级也不同,如蓝色分16级,而红色分116级,光谱色是纯度最高的颜色,为极限纯度。,颜色分类,色调(色相H):单色光在白色背景上呈现的颜色 明度V:颜色相对明暗的特性。亮度、反射比 彩度C(饱和度):颜色的纯洁性。白色,图2-3 孟塞尔

3、色立体,主要色调红(R)、黄(Y)、绿(G)、 蓝(B)、紫(P)和5种中间色调黄红(YR)、绿黄(GY)、蓝绿 (BG)、紫蓝(PB)、红紫(RP)。每种色调又可分成10个等级,每种主要色调和中间色调的等级都定为5。,该系统采用虚拟三原色(X);(Y),(Z)分别代表红绿蓝原色.任一种颜色可以表示为;C=X(X)+Y(Y)+Z(Z).式中,X,Y,Z称为三色刺激值,研究发现32000余种不同的色相,但是我们人的眼睛能辨别的色彩是有限的,而且因人而异。一些研究者表示人能感觉200800万种不同的色彩。,第三节 色彩的对比于同一,1.色彩的对比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比较,由

4、于互相忖托而互相加强或改变,使各自的特征更加突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称为色彩的对比关系,即 色彩对比。,(1)同时对比与连续对比 1)同时对比 同时对比是当两种颜色并置时,由于色彩间同时发生视觉怍用,两色会互相影响而产生不同的对比效果。如红和绿并置,红的更红,绿的更绿;黑和白并置。黑的更黑,白的更白。,2)连续对比 色彩的连续对比.当人们注视某一个颜色A之后,再把眼睛转移到另一个颜色B,则B中就有A色的补色影响。如看到红色色块后,再看白纸,则会出现绿色色块。或者当人们对暖色光的环境适应后,突然来到正常光线下,会觉得正常光线偏冷,这种现象叫做补色残象。,(2)色相对比 因色相的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

5、比叫色相对比。色相对比包含原色对比、间色对比、补色对比和邻近色对比等。 1)原色对比 红.黄、蓝是色相环上最极端的颜色,.红、黄、蓝表现出了最强烈的色相气质,它们之间的对比属最强的色相对比。,2)间色对比 两原色相混所得的橙色、绿色、紫色为间色,其色相对比略显柔和, .我们经常可看到绿与橙、绿与紫的对比,这种対比活泼、鲜明又具有自然美。,3)补色对比 在色相环直径两端的色为互补色,如红与绿、绿与紫、蓝与橙的对比。 补色关系运用得好,可以使色调明亮、生气勃勃。但是若色块面积大小、对比等问题会使颜色处理生硬、火气、甚至给人烦躁不安的情绪等。,4)邻近色对比 在色相环上相差45以内的色彩对比为邻近色

6、对比,其色相差別很小。属于中等对比,邻近色对比最大的特征是具有明显的统一色调,或为暖色调,或为中性调,或为冷色调,在同一种又不失对比,构成优美和谐的色彩关系。,(3)明度对比 因明度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称之为明度对比。明度时无色彩的黑白之间所特有的移动和渐变。色彩的层次、体积感、空间关系主要由明度对比来完成。如果色彩的敏度关系搭配不当,那么色彩的体积感和空间层次关系就会丧失。,低明度区,中明度区,高明度区,根据明度色标,凡是明度在03度的色彩称为低调色,46度为中调色,710为高调色。色彩建明度差别的大小决定明度对比的强弱。3度差以内称为弱对比,又称短鲷对比;35度差以内为明度中对比,又称中

7、调对比;5度差以外称强对比,又称长调对比。,明度弱对比,明度强对比,明度中对比,(4)纯度对比 因纯度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叫纯度对比。 纯度对比一般是在同明度下进行的。 在纯度对比中,对比的强弱取决于色彩间纯度差的大小,相差10个阶段以上的纯度对比应称为纯度强对比,相差4个阶段以下的对比称纯度弱对比,相差6到7个阶段的对比称纯度中对比。,传统的黑白照片就是利用明度对比来表现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5)冷暖对比 由于色彩感觉的冷暖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称为冷暖对比。如红、橙、黄这三种颜色,让人感觉温暖;二蓝、蓝绿、蓝紫却使人感到寒冷。冷暖对比搭配,给人鲜明强烈的色彩效果。,(6)色面积与对比 两种或

8、两种以上的颜色共存于同意视觉范围内,相互间必定存在面积比例关系。不同面积的比例,显示色彩不同量的关系从而产生不同色彩对比效果。,冷暖对比,2.色彩的统一 色彩的统一是指将各种色彩元素按照一定的法则联系起来,使之具有整体感。在色彩调配时,因实现手法的不同主要分为近似的统一和矛盾的统一。,(1)近似的统一是指将色相环中小于90的近似颜色按照一定的色彩处理手法而实现统一。它是最传统,也是最常见的色彩组配形式。近似色统一的特点是色彩类似,变化缓和,配色既具有和谐稳定感,又具有色彩变化丰富的特点。在建筑设计中广为应用。,近似色相配合的建筑色彩,(2)矛盾的统一 -组近似色固然很易取得统一和谐的效果,但在

9、色彩之间的对立、冲突中所构成的矛盾关系却更动人心魄。因此,设计师们越来越重视矛盾色的统一效果。对比色的使用打破了近似色组合的单调局面。 矛盾的统一,是将具有较大差异的色彩(在色相环中大于90的色彩)通过对这些色彩搭配的选择和布局,取得协调统一的组合。对于建筑与境空间 中的趣味中心或视觉焦点、重点,可以采用具有较大差异的色彩对比手法,使空间色彩之间既产生强烈的主从关系,又形成一个完整和谐的整体。,色彩表情 色彩对于人类的视觉感受分为生理和心理两方面。色彩生理指客观色彩引起的主观生理反应,色彩心理指客观色彩引起的主观心理反应,色彩心理与色彩生理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1)色彩的生理效应 根据生理学

10、上对有色光线作用的研究,红色波长能够刺激心脏、循环系统和肾上腺,提升力量和耐力;粉色的刺激力量则相对柔和,同时它能使人的肌肉得到放松等等。黄色、绿色、蓝色都对人体生理产生不同的影响。,(2)色彩的心理效应 色彩刺激也会产生心理变化,如蓝、绿色能使人血压降低,脉搏趋于缓和,同时使人在心理上产生清凉、宁静的感觉。因此医院的室内一般以蓝绿色调为主。之外,色彩还能唤起知觉中更强烈、更复杂的心理感受。,明亮的暖色调起居室具有活泼感,明亮的冷色调洗浴间具有清爽感,黄色尽显华丽高贵的宫廷气息,建筑物绿色的外墙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蓝色的建筑外墙营造成理性而富有想象的空间。,在东方,尤其是中国,红黄色是喜庆的象

11、征。 但同时红色也象征着警惕和危险。,印度的泰姬玛哈陵,建筑以白色的汉白玉为主砌成,象征着沙杰罕王和蒙泰姬王妃之间纯洁和永恒的爱情。,影响建筑色彩文化的几个因素,第一节 地域因素,建筑色彩的地域性是指特定地区的自然地貌、气候条件、生态物种等对建筑色 彩的长期反应和作用而形成的特色特征。 人们最开始对色彩的接受和创造是来自于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各地区色彩传统的形成往往包含着他们对周围环境色彩的模仿或对某种稀缺色彩的渴求。各地区的色彩传统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保持较稳定的态势,形成独特的色彩文化并代代传承。,以显露材料本色为美的日本民居,色彩文化中还体现自然环境对该地区民族审美趣味形成的影响。 日本的自

12、然环境是日本色彩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日本的自然景观小巧纤丽,平稳而沉静,人们形成了纤细的感受和朴素的的美趣味。 因此在日本建筑中,多采用以接近自然色为主的朴素的色彩,甚至很多部分不上颜色,以显露材料本身的色彩为美,,希腊白色调建筑,建筑色彩直接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 在日照时间较长的地区里,人们喜好暖色调或鲜艳的颜色。如希腊爱琴海上的星罗棋布的岛屿,四季普照明媚的阳光,空气清澈,孕育了美丽的白墙建筑,形成了当地独特的景观,江南水乡建筑多以白墙青瓦为主而形成的朴素色调,日照时间较少,雨季长的地区的人们一般喜欢使用暖色和灰色系的颜色。这类 地区的建筑外墙一般使用绿色、蓝色和灰色系的颜色。比如,中

13、国江南水乡雨季较长,烟雨朦胧,建筑多以白墙青瓦为主的朴素色调,几乎没有什么鲜艳灿烂的颜色。,意大利翁布里亚地区盛产粉红色的石头,该地区建筑多呈粉红色调,地域性建筑色彩还与该地区的土壤、石头、木材等建筑材料有关。 如,意大利 Umbria地区盛产粉红色的石头,所以此地区的建筑多用粉红色或类似的暖色调材料建造。,第二节 文化因素,建筑色彩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色彩的产生和发展本身反映出人的生命与意识发展的历史进程。 人类对色彩的认知不约而同地都是从象征光明的白和象征夜晚的黑开始的,而红色则是人和动物血液的色彩。这种 色彩本能使人类形成过程中产生了最基本的色彩潜能,使人类进行色彩创造具有内在核心和

14、永恒的动力。,哲学思维对色彩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东方文化强调内敛、自省和感悟,因此色彩选择相对内向、素雅。 儒家以“仁”为核心出发,竭力“礼”来规范社会,色彩也成为礼制范围的一部分。 儒家将红、黄、青、白、黑定为正色,由此形成中国传统的五色体系。,北京天坛祈年殿墙柱采用红色,屋顶则采用蓝绿色,第三节 宗教因素,宗教对人类的色彩倾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色彩崇尚,如佛教崇尚黄和白,道教崇尚黑和黄,伊斯兰教崇尚白。即使是同种宗教,不同的派别也会存在不同的色彩崇拜,如藏传佛教中宁玛派崇尚红、噶举派崇尚白、格鲁派崇尚黄等。,哥特式教堂的彩色玻璃窗,阳光从法国巴黎圣母院的彩色玻璃映射进

15、来,是整个教堂的空间弥漫着宗教气氛,米哈拉布板在深绿色灰底上表现高明度的同类色图案,伊拉克巴格达阿卡达米麦清真寺入口色彩,甘肃西关清真寺,绿色被醒目地表现,西藏拉萨布达拉宫色彩形成强烈对比,第四节 民族因素,建筑色彩所体现的民族性其实是以上地域性、文化性、宗教性综合影响某一特定民族而形成的该民族特有的综合色彩风格。各民族选择一定的地区居住下来后,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步形成建筑色彩的民族 文化特点。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从不同的建筑色彩中,我们很容易判断其是属于哪个民族的风格。,建筑色彩的统一性,建筑色彩的统一性,就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把建筑内外各个变化的色彩因素 有机地组合在一个整体之中。中国

16、对建筑色彩的运用自古以来遵循整体统一的原则, 即在建筑群上是各单体建筑的和谐,在单体建筑上是各细节之间的和谐,无论哪种 和谐都存在着不同颜色间的彼此作用、互相衬托及相互联系,从而使之产生完整-致的整体效果。,城市建筑色彩强调协调统一,与周围的环境、城市景观和地域文化交汇融合。奥地利的萨尔茨堡是音乐大师莫扎特、现代指挥家卡拉扬的故乡,该城统一使用的粉绿、粉红、粉蓝、粉紫、粉橙和浅灰等颜色,美丽而不张扬,不仅将城市装点得至纯至美,而且也将其具有的音乐氛围渲染得更加浓郁。,第一节 单体建筑色彩与建筑群色彩的统一,建筑色彩是彰显建筑个性的重要手段。不同的功能决定了建筑不同的个性。就整个建筑而言,建筑色彩的感觉更胜于建筑的形体和细部。但在使用建筑色彩时只为突出某-单体建筑而无视其他建筑,就不可能对建筑群的色彩整体的把握,建筑色彩在整体空间上就会显得杂乱无章。如果在整体色彩上进行统-的规划,那么边建筑在整体上就能获得统一的效果。,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与建筑群的色彩是近似性统一而达到整体的美,建筑物之间的色彩同时也可以在矛盾变化中达到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