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三 空气和氧气【讲练】【带答案解析】

上传人:稳** 文档编号:143862236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6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三 空气和氧气【讲练】【带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年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三 空气和氧气【讲练】【带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年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三 空气和氧气【讲练】【带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年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三 空气和氧气【讲练】【带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年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三 空气和氧气【讲练】【带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三 空气和氧气【讲练】【带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三 空气和氧气【讲练】【带答案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03 空气和氧气(讲练)1、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并了解个成分的用途;2、了解空气的污染的原因和防治措施;3、掌握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4、说出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认识氧气可以与多种物质发生氧化反应;5、了解催化剂、催化作用的概念;6、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一、空气的成分及用途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得出结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2、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大约)空气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其它成分体积分数78%21%0.934%0.034%0.02%3、空气各成分的用途:(1)分离液态空气制取各成分 降温 加

2、热 氧气 该过程是物理变化空气 液态空气 氮气 (石油蒸馏同这里的原理一样) 加压 原理:各成分沸点不同 稀有气体 (2)用途: 氮气 工业生产硝酸和氮肥,食品防腐,液态氮气用作制冷剂; O2供给呼吸,支持燃烧,钢铁冶炼,金属焊接; 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制作多用途电光源;4、空气质量:(1)空气中的有害物:SO2、CO、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2)空气污染指数越高,污染越严重;(3)CO2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但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基本思路:通过化学反应,除去混合物中的一种成分,再测定混合物在反应前后的体积或质量的变化。2、药品选择:生成物是固体

3、,只与氧气反应。例如:红磷或铜等。3、原理:4P+5O22P2O5。4、装置:5、步骤: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把集气瓶的容积分成5等份,做好记号;用止水夹夹紧胶管;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阀。6、现象:集气瓶中有大量的白烟生成,并放出热量;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倒流到集气瓶中,并上升到约1/5处。7、结论: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大约是1/5;8、氧气含量偏小的原因:没有冷却至室温就读数;铜红磷量不足;加热时间不够;装置漏气;三、实验室制取氧气1、选药品的条件:必须含有氧元素。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或加热高锰酸钾

4、或氯酸钾。如: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1)原理:2H2O2 2H2O + O2;(2)装置:固液不加热,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法)。(3)步骤:检查气密性;装药品,先固后液;(4)收集法:、排水法:原因氧气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何时开始收集: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开始收集。)、向上排空气法:原因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反应;(5)验满:向上排空气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则收集满。(6)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氧气。(7)注意事项: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目的:便于排净空气)。如: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1)原理:2K

5、MnO4K2MnO4+MnO2+O2;(2)装置:固固加热,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法)(3)步骤:连接装置: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药品: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固定装置: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加热药品:先预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收集气体;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热。(4)收集法:、排水法:原因氧气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何时开始收集: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开始收集。)、向上排空气法:原因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反应;(5)验满:向上排空气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则收集满。(6)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

6、内,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氧气。(7)注意事项: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破裂;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2、催化剂(1)概念: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但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2)特点:两不变(质量、化学性质)、一改变(反应速率,包括加快或减慢)注意: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不能决定反应的进行;催化剂不是反应物、又不是生成物;催化剂仅针对某一反应,并不是所

7、有反应的催化剂;某一反应的催化剂可能不只一种。四、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故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密度比空气大(故收集的一瓶氧气,要正放在桌面上)。(2)化学性质:与木炭反应;原理:C+O2CO2。现象:空气中:发红光,放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氧气中:发白光,放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注意:木炭伸入瓶中时,要自上而下,缓慢伸入(目的使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与铁丝反应;原理:3Fe+2O2Fe3O4。现象:空气中:变红热,不燃烧;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产黑色物质注意:铁丝用砂纸打磨(除去表面的氧化物); 在铁丝一端系一根火柴棒(引

8、燃);铁丝绕成螺旋状(预热未燃烧的的铁丝);在瓶底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防止高温生成物使集气瓶炸裂);燃着的铁丝不能接触瓶壁(防止炸裂瓶壁)。与木石蜡反应现象:空气中:发红光,放热,生成水雾和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氧气中:发白光,放热,生成水雾和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思考:木炭等在空气中反应与在氧气中反应剧烈程度明显不同,为什么?物质与氧气反应时,单位体积的空间里氧分子的数目越多,反应就越剧烈。题型一 空气成分及用途【经典例题】【2019.北京】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答案】B【解析】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

9、0.94%,二氧化碳0.03%和其他气体0.03%。故选B。【点睛】本体难度不大,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来回答本题。【经典例题】【2019.重庆A卷】我国主办2019年“世界环境日”活动,其主题聚焦“空气污染”。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SO2 B.NO2 C.O2 D.PM2.5【答案】C【解析】SO2、NO2和PM2.5是空气污染物,O2不是空气污染物。故选C。【点睛】熟悉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关注空气质量即可解答此题。【趁热打铁】1、【2019.河南】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O2 BCO2 CN2 DNe【答案】C【解析】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

10、%、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氮气在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C。2、【2019.重庆A卷】某些袋装食品需要充气防腐,下列最宜作充入气体的是( )A.氮气 B.氧气 C.甲烷 D.一氧化碳【答案】A【解析】氮气化学性质较稳定,无毒且来源广,可以作袋装食品保护气。故选A。3、【2019湖南益阳】下列物质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不会产生大气污染的是()ANO2 BCO2 CSO2 D可吸入颗粒物 【答案】B【解析】A、NO2是空气污染物;B、CO2不是空气污染物;C、SO2是空气污染物;D、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污染物;故选:B。4、【201

11、9.海南】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在呵护海南蓝天碧水的行动中,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A科学管理水产养殖 B实施垃圾分类处理C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D增高烟囱排放废气【答案】D【解析】A、科学管理水产养殖,保护水资源,做法恰当,故选项错误; B、实施垃圾分类处理做法恰当,故选项错误; C、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做法恰当,故选项错误; D、增高烟囱排放废气做法不恰当,因为废气还是排在空气中,故选项正确; 故选:D。5、【2019湖南衡阳】有关空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火箭燃料B化工厂废气及汽车尾气,不会造成空气污染C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

12、途,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D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体积比约为5:1【答案】C【解析】A、氧气能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火箭燃料,故选项说法错误。B、化工厂废气及汽车尾气,会造成空气污染,故选项说法错误。C、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故选项说法正确。D、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体积比约为:4:1,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题型二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经典例题】【2018河北省】图6所示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气密性良好,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待燃烧停止

13、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1)红磷燃绕的化学方程式为_。(2)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能够进入到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3)实验结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间的五分之一,可能的一种原因是_。【答案】(1)4P+5O22P2O5;(2)红磷燃烧将集气瓶内氧气消耗掉,使瓶内压强减少,在大气压作用下,将水压入集气瓶;(3)红磷量不足。【解析】(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并放出热量,其反应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2)实验结束后,打开弹簧夹,烧杯里的水进入瓶中的原因是集气瓶中的氧气被消耗,压强小于外界压强,在大气压作用下,将水压入集气瓶;(3)红磷量不足。【点睛】本考点考查的是

14、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图,回忆实验原理,实验现象,实验注意事项,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是近几年中考的重点之一,要好好把握。【趁热打铁】1、【2019辽宁营口】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最适宜选用的可燃物是()A红磷 B木炭 C细铁丝 D蜡烛【答案】A【解析】A.红磷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因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物是固体,如装置内红磷燃烧消耗尽氧气,瓶内气压减小,水吸入装置的体积数就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数,故正确;B.木炭虽然能在空气中燃烧,也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因其产物也是气体;故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错误;C.细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错误;D.蜡烛能在空气中燃烧,但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在反应装置中虽然消耗了氧气,却又产生了新的气体,因而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错误。故选:A。2、【2019山东菏泽一模】如图是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图,有关此实验的结论与分析错误的是()A此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