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教师资格考试美术学科知识:敦煌莫高窟

上传人:稳** 文档编号:143862131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教师资格考试美术学科知识:敦煌莫高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20年教师资格考试美术学科知识:敦煌莫高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教师资格考试美术学科知识:敦煌莫高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教师资格考试美术学科知识:敦煌莫高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教师资格考试美术学科知识:敦煌莫高窟1941年,一位名叫张大千的画家,动用了七十八辆驴车将从印度运来各种矿物颜料,以及从西宁兰州等地采买日用品运至西北的一处沙漠。此外,他还请了精于制作画布的喇嘛,雇佣了守卫安全的军队。洞窟里及时打着油灯仍然光线昏暗,反反复复多次观看,才可以落下一笔。就这样艰苦的环境里,他把壁画承载于纸上,作为流传。2年间,他不仅变卖了自己的古董书画,还欠下了五千两黄金的巨债。张大千耗费巨大精力、倾家荡产也要保护的中国文化瑰宝,就是敦煌的莫高窟。莫高窟,也称“千佛洞”,原名“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开建的洞窟”。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莫高窟代表

2、了中国公元4至14世纪佛教艺术成就的高峰,被誉为“佛教艺术宝库”和“中世纪的百科全书”,是全人类共享的“世界文化遗产”。西汉末年,佛教从印度传入我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迎来了中国历的首次兴盛,石窟建造得到多国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莫高窟现存于世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洞窟有39个,开凿时间跨越了北凉、北魏、西魏和北周。石窟艺术的内容十分丰富。壁画的内容涵盖经变故事画、民族传统神话、佛陀说发图,图案包括佛像画、装饰图案、供养人像等等。丰富的画面再现了生动,再现了壮丽的佛教中的壮观景象,被视为庞大美丽的“佛陀世界”。惩恶扬善是佛教中最为重要的教义之一,这在鹿王本生这则故事中有鲜明的展现。本生故事

3、是专门记录释迦摩尼还未成佛时前生故事的统称。以鹿王本生为原型创作的鹿王本生图,是莫高窟第257窟北魏时期壁画的主要题材。九色鹿即修凡鹿王,是佛陀转世的化身。一次,九色鹿出于善意拯救溺水者,溺水者却恩将仇报,为了利益将九色鹿出卖。被捕捉至国王面前的九色鹿,义正词严地揭发溺水者的忘恩负义的丑恶行径,国王深为不安。溺水者吓得胆颤心惊,连连后退,不慎跌落深潭淹死。恶人终究得到应有的惩罚。这则故事中的情节,区别于佛教经典上的说法内容,也区别于印度西域的壁画内容,凝聚着先人艺术智慧的创新。20世纪80年代,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将这则故事搬上大荧幕,片名为九色鹿,用当代艺术形式赋予敦煌石窟艺术新的生命,历久弥新。莫高窟壁画中,还出现了中国绘画少见的巨作。在290窟的北周佛传图中,出现了长达25米、超过80余个主要场面的长篇连环画。连环画取材于修行本起经,叙说释迦牟尼佛托胎、降生,乃至出家、成道之事历,让人目不暇接,赞叹不已。除却佛教经变绘画题材,中国传统神话题材也出现在莫高窟的壁画中。西王母、东王公、伏羲、女娲、龟蛇、玄武、白虎、朱雀、雷公,这些源于华夏民族的神话故事人物与佛教人物一起,在莫高窟的艺术长河中焕发出灵动的生机。不同文化背景下题材的共同出现也可印证,当时社会的儒、佛、道三家将逐步迈上融合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