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备考心理辅导(2020年九月整理).doc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3859902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学生备考心理辅导(2020年九月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三学生备考心理辅导(2020年九月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三学生备考心理辅导(2020年九月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三学生备考心理辅导(2020年九月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学生备考心理辅导(2020年九月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学生备考心理辅导(2020年九月整理).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高考备考期间突出的心理问题及辅导探究蔡雪雯发布人:信息管理员 发布日期:2009/6/15 高三学生面临着择业或继续求学的人生选择。面对新的挑战,何去何从,这对于涉世未深的高三学生来说,实在是难关。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社会的多元文化价值取向,也使得高三学生经常体验强烈的内心冲突和压力。从我校历年的情况看,总有不少水平很好的考生因心理压力过大、心理不稳定、备考期间学习状态不佳而导致高考失败或成绩不理想。如果说考生的知识水平是考生考取理想大学的硬件的话,那么考生在备考阶段以及考试中的心态稳定、心理平衡与轻松则是取得理想成绩的软件。所以说考生在备考期间积极调试、减轻心理压力是非常必要

2、的。高三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长、教师和社会的共同关注。 一、对我校近两届高考生心理调查分析 我校是深圳市第一所于2003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的民办校,近几年来对于初中入学高中的生源质量较以前有了严格的把关,尽管如此,我们在生源的优化选择上并没有太大的优势,另外种种原因也使我校生源状况复杂,我把他们大致归纳为三类考生:一类是500分以上的高分段生,这类学生占总年级的20%左右;另一类是400分以上500分以下的中分段生,这类学生占总年级的65%左右;还有一类是450分以下的低分段生,他们占年级总人数的15%左右,从这些统计数据中不难看出进入我校高中就读的学生有以下特点:1.两极分化严重;2

3、.层次多而复杂。尽管我校遵循低进高出的办学理念,加工能力较强,不少当初学习一般的学生经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最终取得理想的成绩,考入理想的大学,但这种高、中、低层次比例的分化即使进入高三也依然明显存在,生源质量的不同尽管导致对高考期望值的差异,但他们在面临高考时却存在相同的心理问题,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下面示出对近两届考生的抽样问卷调查情况(两届测出率平均值): 1.备考期间情绪失调检出率: 高分段生:35.8% 中分段生:33% 低分段生:28.2% 2.备考期间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分散检出率: 分以下几个方面: (1)听讲、自习课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分散: 高分段生:12% 中分段生:39.8

4、% 低分段生:62% (2)平时的小考、模拟考试中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分散: 高分段生:8.9% 中分段生:30% 低分段生:56% 3.备考期间的预期焦虑检出率: 分以下几个方面: (1)担心家长、教师指责: 高分段生:38% 中分段生:37.7% 低分段生:27.6% (2)担心同学、亲戚和邻居讥笑: 高分段生:36.3% 中分段生:38% 低分段生:22%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三类考生在常见的几种备考心理障碍方面所表现出的程度有所不同,但又有共同点。总体归纳有两点较为突出的心理问题: 1.过度焦虑 在心理学上,过度焦虑是指预期对个人的自尊心构成潜在威胁的情境产生的过度担忧反应,这是大多数高三

5、学生存在的思想与心理问题,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这一心理问题在高分段和中分段考生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高考毕竟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学生的想法自然很多:为自己以后的命运担心;担心万一考的不好,不知如何面对将来的生活;怕家长、老师失望、社会的舆论等等,所以面对这一重要关头,他们往往会食无滋味,睡不香甜,心理焦急异常,情绪波动很大。想看书,又看不下去,想休息,又安不下心来。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越过度焦虑,学习上越没有进步,心里就越着急。. 2.自我抛弃 从调查中得知,这类心理问题主要是发生在低分段学生的身上,他们自感成绩不理想甚至很差几无考上大学的希望而自甘落后、不思进取。这部分学生在我校还占有一定的

6、比例。其实在他们当中,大多数学生是有上进的愿望,也很想学有所成,象其他同学一样将来有学上,有书读。一方面他们有想好好学习提高成绩的需要,而另一方面,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就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进而产生浮躁、厌烦甚至放弃的情绪,导致学习无动力或动力不足,有的考生甚至完全放弃了学习。这是自我抛弃的极端表现,让家长和老师头疼不已。 二、针对问题,对症下药,确定目标,努力进取 对于高考备考期间存在的这两类突出的心理问题,其缓解压力的手段有多种,比如:运动减压法、饮食减压法、环境减压法、转移减压法、睡眠减压法和自我暗示减压法等等,这些方法在以往的各类文章中都有大量的论述,本人在此不再赘述。根据我校学生

7、的实际情况,下列几种方法指向性较强,定位较准,有实践操作的可能,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1.降低期盼情绪,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成功的道路不只一条,要引导学生在思想上不要走极端,在战略上要藐视,而在战术上要重视。无论是高、中分段生还是低分段生,一次的失败或成功都不是人生最后的不可改变的定局。考上好学校的人不代表一定能成才,人生的路是十分曲折和漫长的。即使这次没考好,也不代表一生希望终结,再无挽回机会,在现今社会,人们接受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这是一个终身教育的时代,一次失败可以再考,成材的途径会更加广泛。平和的心态和中期盼的情绪,可以更好地发挥你的潜能。 虽然我们可以从战略上藐视高考,

8、但在战术上一定要重视。而许多学生恰恰的相反,期盼水平很高,有些甚至抱着侥幸心理,但是在行动上却很被动,并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应对上,只是在那里盲目焦虑,这一现象无论是在高、中分段生身上还是在低分段生身上都普遍存在。 2.理性合理的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动机水平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维果斯基提出“跳一跳,够得着”的教育目标理论,认为学习目标应切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既要有一定的高度,又要经过努力就能够达到。对于高、中分段生和低分段生来说,过强或过弱的动机水平都容易使他们产生失败体验而导致心理压力。特别对低分段生做到这一点很重要,对他们来讲,不切实际的要求和过高的希望就是他们的杀手。我校高中部近几年从没放松

9、对分层次教学的研究,研究的同时提出并制定了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案,要求教师不仅备课更要备学生,根据学生的自身学习状况制定相应的授课内容和可达到的学习目标,实行人盯人战术,不断完善和提高学生在备考期间的学习效率,以此同时求得心理的健康发展。 3.克服自卑,树立信心 在多年的高三教学经历中,我发现不管是学习好的或者是不好的,无论哪个层面的学生不同程度地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自卑感,直接的外部体现就是自信心不足。针对这一情况,建议学生不妨尝试以下策略: (1)合理制定阶段性目标。 (2)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价。 (3)在不断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要相信之所以失败是由于自己努力不够或无效努力

10、。 (4)善于将成功归结为自己的能力。 (5)乐观、平静地对待挫折,因为挫折对于成功同样是必要的。 4.磨练心理素质进入高三,必定经历大小无数考试,要充分的认识到考试不仅是为了检查我们哪一阶段里学习的成果,更重要的是磨练我们在这段时间里的心理素质。每次考试的成绩固然是衡量一个人学习优劣的重要标准,但我认为,在每次考试期间学习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更加重要。学习上暂时的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此一蹶不振。特别是中、高分段学生,越临近考试,对自己的要求就越高,但发挥却不尽人意,其实要认识到这很正常,哪里倒下去,就从哪里爬起来,我们应该由失败找出原因,争取下次的更好成绩,这样的心态才是健康的心态,这才

11、是真正的强者,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在众多的考试中,你就会逐渐产生厌学的思想,进而影响高考的最终成功。与此同时,一定要注意保证充足的休息。心理其实是和身体健康程度密切相关的。必须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才能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下转第8页) (上接第15页) 5.从容做事,眼界宽广 到了高三,学生顿感时间紧张,越是这样,整个班就越是产生一种非常紧张和急躁的情绪。而且,这种气氛越是临近高考就越容易体现出来。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这种情绪的影响,轻则一天到晚不知道该忙什么才好,重则根本就无心向学,晚上睡觉睡不好。其实越是在这个时候,越需要冷静从容,比如看看课外书籍,和三五好友谈心叙事,彼此以良性影

12、响,有时甚至可以暂停学习,一个人静静思考,进行心态调整,不断告戒自己“宁可不打仗,决不打乱仗”。 另外就是多读书,什么书都可以,在阅读过程中,不仅很好地放松自己,而且开阔了自己的视野,让每一位学生知道前面的路还很长,高考只是前进道路上的小沟坎,从历届聆听高考状元的报告中不难得知:同样知识水平的两个人一起参加高考,一定是哪个眼界开阔、知识丰富的人考得好,因为他什么都会看得开,他没有那么多的思想包袱,能够轻松上阵而不畏手脚,犹豫不前。 实践证明上述这些辅导理念和方法在备考期间起到了积极的调节作用,尽管在实施中感到琐碎而繁重,特别是人盯人、面对面的辅导浪费了教师不少的精力和时间,有时还会碰到意想不到

13、的困难,但看到学生最终从考场轻松地走出来,一脸自信和阳光的神态,老师的辛苦付出是多么的值得。其实,对心理辅导这项工作以前并没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但随着大众心理健康逐渐深入个人生活乃至社会各个层面,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也摆在了教育的制高点,它越来越引起学校领导、老师、家长以及个人的不可轻视。我校在近两年中,针对高考生特别进行了专场心理辅导讲座、还专门成立了心理辅导室,以疏导和缓解考生在备考期间的心理压力。 总之,备考期间作好知识准备以及应对考试突发事件的对策和心理准备,有备才能无患。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作好沟通和疏导工作,在硬件过关的情况下,不让软件拉后退,对学校、对个人做到少留遗憾甚至不留遗憾。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