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轮复习--中国近代的觉醒与探索.ppt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3856946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4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二轮复习--中国近代的觉醒与探索.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三二轮复习--中国近代的觉醒与探索.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三二轮复习--中国近代的觉醒与探索.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三二轮复习--中国近代的觉醒与探索.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三二轮复习--中国近代的觉醒与探索.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二轮复习--中国近代的觉醒与探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二轮复习--中国近代的觉醒与探索.ppt(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提神醒脑南方科技大学2012年自主招生笔试“神”题,柏树、太阳、扫帚、小鸡、公园、火车、战士、锣鼓、石油、钞票,10个名词,限看30秒后写出来。,你准备好了吗?放下手中的笔,不出声、拿起笔、写下来。,记忆好方法 关联,小鸡、太阳、战士、锣鼓、扫帚、火车、公园、柏树、石油、钞票,1895年1919年中国史高考关键词,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义和团运动 戊戌变法 甲午中日战争 初步发展 新文化运动 八国侵华战争 短暂春天,鼓励交头接耳、鼓励叽叽喳喳,(4分钟),连连看,现代化史观:现代化(近代化)进程一般指在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推动下,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

2、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进程,其具体表现: 经济上的工业化 政治上的民主化 思想上的理性化 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开化,度娘:现代化史观,思考:根据以上观点,列举1895年1919年之前中国现代化全面发展的史实?,鼓励挥拳自荐、展示昆中学子风采,经济上的工业化 政治上的民主化 思想上的理性化 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开化,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短暂春天,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推翻、结束、建立、颁布),维新思想、民主共和、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生活习俗、交通通讯、大众传媒,各经济成分分别有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20世纪初中国社会各经济成分比重,一、经济上的工业化1,19世纪80年

3、代中国社会各经济成分比重,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两次发展高潮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复习回顾:简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两次快速发展的原因分别是什么?,A国际环境有利 B民族独立实现 C社会性质改变 D政府大力支持,D,一、经济上的工业化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一、经济上的工业化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类商品出口比重出现了怎样的变化?(3分) 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这些变化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3分)(全球史观),中国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产地; 中国手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的进一步冲击; 中国近代工业在外

4、来技术的影响和海外市场的刺激下进一步发展。,二、政治上的民主化1,“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那时候的外国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进步的,它们成功地建设了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近代中国,国人在不断追捧西方先进制度的过程中,艰难前行。 请回答,近代中国“维新”的探索有哪些?,二、政治上的民主化2,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往往西方那些看似“精巧绝伦”的政体,在现实实践中却极为脆弱、难以为继。 蒋银华 肖 芃政体的模式与选择 以近代中国相关史实印证上述观点(2分),并简述“脆弱“的原因(3分)。,史实: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殊途同归。 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阻力大; 资

5、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力量小。 思想启蒙未深入,群众基础弱。,二、政治上的民主化3,“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董仲舒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改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立定宪法,同受治焉。”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临时约法第一章、第二条,概述上述四则材料核心思想(4分),反映了什么趋势(2分)?你认为临时约法做出的最大贡献是(2分)?,作为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民主共和制,否定君主专制。,三、思想上的理性化1,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

6、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指导思想分别有哪些?(6分),中体西用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科学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三、思想上的理性化2,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令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 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

7、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据材料概括近代中国人渐趋觉悟的发展阶段(3分)。结合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说明“道德伦理革命”出现的原因。(3分),复习回顾:简述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在新文化运动和戊戌变法过程中儒学的不同命运和原因?,三、思想上的理性化3,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鹄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这是中西启蒙运动的最基本差异。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 郑大华主编民国思想史论 概括中国思想启蒙的特点(1分),并指出导致这一

8、特点的主要原因(2分)。,资本主义列强侵略或民族危机加深; 先进的中国人的探索 。,三、思想上的理性化4,“天下之大,不患无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 倭仁 倭文端公遗书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 严复就认定所有中国学问既不能致中国于富强,也不能救中国于危亡,故通通可说是“无用”,皆应暂时“束之高阁”。一句话,中学已不能为体. 罗志田西潮与近代中国思想演变再思 概括倭、冯、严主张(3分),并简述近代“中学”地位变化的客观原因(3分)。,民族危机的加深; 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救亡探索屡屡受挫。,材料:新礼

9、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以上材料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哪些方面的变化(4分)?有何特点?(3分),四、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开化1,现象:服饰;发型;不缠足;纪年方式;礼仪。 特点:西方化、文明化、平等化。,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的。这样,他否定了儒教中国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观有什么变化。(2分)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3分),四、社会生

10、活上的文明开化2,变化:在注重个人道德观的同时,更注重公共道德和公民操 行的培养。 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学东渐,民主思想的传播;民族危机的加深。,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中国梦!,祝高考梦想成真!,请你来出道题,17、18世纪来华之天主教耶稣会士认可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文明的民族”。 19世纪来华之新教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的看法就远没有耶稣会士那样高。 在1830年代,他们尚认为中国文化典籍至少在量上不仅超过任何非开化民族,而且超过希腊和罗马。 到1850年代,他们只承认中国文化优于周边国家许多,却已远逊于任何基督教国家了。 到19世纪中叶,中西双方已都认为自己的文化优于对方。 罗志田西潮与近代中国思想演变再思,全球史观的基本观点: 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由孤立分散走向整体统一 生产力发展和世界交往是人类历史横向发展的动力 要超越地区或民族,从全球视角看待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度娘:全球史观,要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全局认识中国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