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璧山县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学习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学案(无答案)川教版.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43850620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璧山县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学习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学案(无答案)川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重庆市璧山县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学习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学案(无答案)川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重庆市璧山县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学习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学案(无答案)川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重庆市璧山县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学习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学案(无答案)川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庆市璧山县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学习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学案(无答案)川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璧山县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学习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学案(无答案)川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标展示第3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制定的条件和基本内容2、识记过渡时期的概念、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1954年宪法的制定3、理解三大改造的完成及其历史意义;“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及其重大意义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一化三改”的关系和三大改造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1、通过对中国人民全力投入和支持工业化建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

2、生对我们伟大祖国的历史有进一步的了解,认识到新中国建立的不易,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的理想。【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1954年宪法的颁布课前预习【教学重点和难点】 1954年宪法的性质1、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1)过渡时期是指:( 年 年)(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以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 个项目为中心,以发展 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3)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是 。(4)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结果: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 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年

3、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 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 。3、三大改造:对 、 和 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手工业采用 ;工商业采用“ ”, 政策。(1)三大改造的实质:生产资料 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2)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 制度,我国进入到 阶段。课中探究1、说一说:什么是过渡时期?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 2、记一记:我国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时间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任务分别是什么? 3、议一议:“一五”计划以发展重工业为主的原因是什么? 4、记一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4、会召开的时间是什么?会议的内容是什么? 5、说一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什么性质的,中华人民共和中的根本制度是什么? 6、记一记:三大改造的时间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7、议一议:三大改造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课堂小结(一) 三年经济得恢复, 现代工业要起步, 穷白面貌要改变, “一五计划”展宏图。 鞍山轧钢开红花, “解放”牌汽车跑中华, 喷汽式飞机翔蓝天, 长江大桥武汉架, 川藏公路到“屋脊”, 沈阳机床成绩大, 工业落后始改变, 齐心迈步工业化。 (二) 民主政治着手抓, 54年9月制宪法, 两个“坚持”定方向, 人民掌权治国家。 (三) 过渡时期总路线,“三大改造”是重点, 农业改造合作化,

5、 手工业改造迈步伐, “公私合营”工商业,赎买改造资本家。 “三大改造”一完成, 社会制度全变新, 生产资料公有制, 社会主义向前进。 巩固积累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历史事件不属于在过渡时期发生的是( )A.抗美援朝运动 B.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C.实行人民公社化 D.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简单的说就是“一化三改造”,这里的“一化”是指逐步实现( )A.工业化 B.农业集体化 C.手工业合作化 D.社会主义现代化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之一是集中力量发展 ( )A.轻工业 B.重工业 C.农业 D.工商业4.一五期间,全国广泛开展了增产节约、劳动竞赛和技术革新运动。其

6、中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的是( )A.雷锋 B.王进喜 C.王崇伦 A王崇伦 B 邓稼先 C 王进喜 D.邱少云5.毛主席诗词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赞颂了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通车,这直接反映了(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 B.“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C.新中国成立时伟大成就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成就辉煌6.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最重要成果是( )A选举了国家领导人 B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C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通过共同纲领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一切权利属于 ( )A.各级政府 B.国家干部 C.各族人民 D.资产阶级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三大改造的选项是

7、( )A.个体农业 B.个体手工业C.资本主义工商业D.交通运输业9.某初级中学八年级四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一五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找到了下列图片资料,哪项不适合采用?( )A.长春“一汽 ” B.武汉长江大桥 C.第一批国产喷气式飞机 D.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10. 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形式是( )A.组织生产合作社 B.建立人民公社 C.实行赎买方式 D.实行公私合营11.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通过的方式是( )A.没收 B.调整 C.赎买 D.建立合作社12.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正确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1)该材料内容出自哪一法律文件?这是个什么性质的文件?(2)通过这一法律文件的机构是什么?是何时通过的?(3)这部法律的诞生有何重大意义?14.阅读下列材料,正确回答问题:1956年元旦,北京市各行业各工商业者申请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得到北京市政府批准。(1)这一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50年代的什么历史事件?(2)这一历史事件什么时间结束?其重要意义是什么?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