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麻醉药物的药理学特性与输注控制-文档资料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3846677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48.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脉麻醉药物的药理学特性与输注控制-文档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静脉麻醉药物的药理学特性与输注控制-文档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静脉麻醉药物的药理学特性与输注控制-文档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静脉麻醉药物的药理学特性与输注控制-文档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静脉麻醉药物的药理学特性与输注控制-文档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静脉麻醉药物的药理学特性与输注控制-文档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脉麻醉药物的药理学特性与输注控制-文档资料(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2.09.2020,1,静脉麻醉药物药理学特性与输注控制,全军临床麻醉专科中心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张兴安,02.09.2020,2,静脉麻醉的优点,镇静催眠、镇痛与肌松三部分可以根据外科手 术刺激的不同进行单独调节 不依靠肺运送麻醉药,可吸入高浓度氧 不需要专用的麻醉药挥发器,适用于战伤、灾难 抢救 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无恶性高热激发效应 无空气污染,02.09.2020,3,静脉麻醉的缺点,需要有专门的静脉通路 需经肝脏代谢和肾脏的排除 血药浓度窗口的确定需要大量的临床研究 个体差异、年龄因素与联合用药等使药动学的计算复杂化 专用的药物输注装置及相关知识尚不够普及,02.09.2020

2、,4,易溶于水,溶液稳定 无刺激性,无注射痛及皮肤坏死 不引起动脉痉挛和栓塞 无蓄积,可重复使用 不经肝脏代谢,产物无药理活性,作用快、强、短,诱导平稳,苏醒迅速 毒性低,安全范围大,不良反应少轻 麻醉深度易调控 镇痛、肌松作用强 有特异性拮抗剂,理想的静脉麻醉药物,02.09.2020,5,几乎没有一种静脉麻醉药单独应用能满足临床麻醉,如何选择药物配伍、靶浓度,预测联合用药后出现的可能结果,是麻醉药理学研究的重点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静脉麻醉自动给药系统的兴趣增加,它以单片微机辅助输注系统按药代学参数给药、通过调节血浆或效应室浓度控制麻醉深度,能使麻醉维持和镇静更加容易调整 但并非所

3、有的药物均适用于静脉麻醉控制技术,要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根据药理学特性选择适宜的药物和合理应用至关重要,02.09.2020,6,常用静脉麻醉药物的药理学特性,02.09.2020,7,静脉麻醉药物的分类,镇静药: 抗焦虑作用镇静催眠作用 中枢性解痉作用 顺行遗忘作用 催眠药: 产生自大脑皮层逐步下行的抑制作用,减少组织的氧耗,对脑组织与心肌缺氧都有保护作用 大剂量催眠药对心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镇痛药 较强的镇痛作用 使呼吸中枢对CO2敏感性下降 影响意识作用较小遗忘仍是不完全的,02.09.2020,8,一种起效快、短效、副作用少、苏醒迅速而完全 的静脉麻醉药; 与硫喷妥钠相比较起效时间相差

4、不多但苏醒迅速 而完全; 50%意识消失的血浆浓度(EC50)是 2.3g/ml; 对心血管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可用于ICU镇静,(一)异丙酚,02.09.2020,9,02.09.2020,10,异丙酚长时间持续给药对输注时间相关半衰期影响小,给药3h输注时间相关半衰期25min,长时间输注时血药浓度降低一半的时间变化不大,对术后恢复无明显影响 影响异丙酚临床应用的主要因素有年龄、体重、机体状况、手术类型与合并用药等 麻醉恢复与异丙酚Ke0、分布、清除速率、K21等有关,靶控输注时按手术进程调整血浆浓度,麻醉过程控制平稳,02.09.2020,11,国外从80年代开始微机辅助输液泵的研究工作。

5、1993年Jacobs设计了以效应室为目标浓度的数学模型 1989年我科已故主任王若松教授从澳大利亚的学成归国,在国内最早开展靶控输注技术的研究,他在这项领域进行了开创性工作,02.09.2020,12,在完成硫喷妥钠、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血浆浓度靶控给药研究的基础上,王若松教授1998年在国内最早报道靶控输注异丙酚和芬太尼全静脉麻醉 他采用南非Stellenbosch大学的控制软件,连接Graseby 3500输液泵靶控输注异丙酚和芬太尼,02.09.2020,13,他观察2组成年病人以效应室浓度完成靶控输注 组异丙酚、芬太尼分别选用Shafer A、 Shafer SL报道,组对组结果重新选

6、择Tackley参数,以减少靶控输注的误差,目标浓度分别为4g/ml、2ng/ml 异丙酚、芬太尼血药浓度分别采用高效液相或放免法测定,02.09.2020,14,结果显示组异丙酚、芬太尼MDAPE分别为25%、35.5%,组分别为15.5%、37.75%,即采用Tackley参数异丙酚误差明显减少 认为以效应室浓度为目标浓度时静脉麻醉起效快,相对地以异丙酚以Tackley参数较好,02.09.2020,15,我们比较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对异丙酚静脉麻醉作用的影响,发现复合瑞芬太尼、芬太尼能抑制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和切皮后血压、心率变化,异丙酚用量可分别降低32.8%、24.0%,以瑞芬太尼作用明

7、显 联合用药时由于药物相互作用异丙酚用量减少 持续静脉输注可用于麻醉诱导与维持,02.09.2020,16,(二)氯胺酮(Ketamine),氯胺酮兴奋延髓与边缘系统,抑制丘脑阻止疼痛冲动传递产生外观似浅麻醉与深度镇痛作用不一致的分离麻醉 临床常用的氯胺酮制剂为外消旋合剂,R(-)构型氯胺酮(左旋氯胺酮),与S(+)构型氯胺酮(右旋氯胺酮)的比例为1:1,02.09.2020,17,兴奋心血管中枢,多数研究认为对心肌有抑制作用 对呼吸一般影响轻微,对1岁内婴儿与60岁以上老 人作用明显 主要在肝内代谢产生去甲氯氨酮和脱氢去甲氯胺酮 苏醒期由于氯胺酮使脑部兴奋而产生恶梦,氟哌 啶、苯二氮卓类可使

8、症状减轻,02.09.2020,18,氯胺酮镇痛效能强,毒性较低,蛋白结合率低,脂溶性高,可迅速通过血脑屏障 在机体分布广泛,表观分布溶积100400L,中央室分布容积20100L 机体消除氯胺酮的能力强,总清除率11.6Lmin-1,使其半率期较短,t1/2 2.53.1h 静脉注射后立即达到峰值,静脉注射氯胺酮2.2 mgkg-1,1015min后血药浓度降至1gml-1(最低有效浓度为0.651.3gml-1),02.09.2020,19,氯胺酮麻醉苏醒期会产生一些不愉快的精神症状,但它镇痛作用强,安全范围大,对心血管系统有兴奋作用,仍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国内常用的方法有: 氯胺酮 + 异

9、丙酚静脉复合麻醉 氯胺酮 + 瑞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 氯胺酮 + 安定静脉复合麻醉 氯胺酮 + 羟丁酸钠复合麻醉 可用于ICU内可引起疼痛如更换敷料等特殊操作,02.09.2020,20,我们采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及复合不同氯胺酮血药浓度全静脉麻醉,发现与单用异丙酚相比,随着氯胺酮血药浓度的增加,复合异丙酚用量减少15%40%,但氯胺酮血药浓度0.80mg/L时停药至睁眼时间明显延长 临床应用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目标靶浓度0.40 0.60mgL-1较理想,该方法也适宜在野战条件下应用,02.09.2020,21,麻醉诱导剂量0.3mg/kg 在肝内被迅速水解,清除半衰期短,输注时间相关半衰期 随输注时

10、间延长增加较少 不自主的运动和肌阵挛发生率较高,偶有皮疹过敏反应 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有抑制作用,慎用于麻醉维持 丙二醇溶液对组织刺激较强,可引起局部疼痛,(三)依托咪酯(Etomidate),02.09.2020,22,依托咪酯,作用特点 镇静催眠 快速诱导 (约1 min) 作用时间短 (35 min) 循环呼吸影响轻微 安全范围大(ED50/LD50 26.4 ,硫喷妥钠为4.6),特别适用于 血流动力学不稳 呼吸功能受损 颅内压增高 常用于ICU短时间麻醉, 不可长时间用于镇静,02.09.2020,23,依托咪酯,对健康和心脏病人心功能影响轻微 具有最稳定的心血管作用特性,对心血管 抑制

11、作用轻微 对所有参数的改变微小 特别适用于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病人 较轻的剂量依赖性呼吸抑制 通气功能抑制最小 窒息发生率低 降低脑代谢 -最适用于必须保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情况,02.09.2020,24,(四)镇静安定药,临床主要用于: 作为麻醉前用药 作为局部麻醉或神经阻滞的辅助用药 作为全麻诱导或静脉麻醉的组成部分 特点: 较强的顺行性遗忘作用 麻醉苏醒过程的精神运动和认知功能恢复较慢 老年人对催眠效应的敏感性增加,02.09.2020,25,安 定,该药对心血管及呼吸影响小,有抗惊厥、肌松作用和显著的遗忘作用。 最低有效血药浓度为400ng/ml,高血药浓度达到1,000ng/ml意识消

12、失 缺点为对组织血管有刺激和消除半衰期长 不用于ICU常规用药. 原因:注射部位疼痛, 血栓性静脉炎, 镇静过度,02.09.2020,26,王若松等调查成年病人不同麻醉下行择期手术时注射安定药动学参数,选择52例病人、荧光偏振法共检测263个血药浓度标本,NONMEM程序进行群体药动学分析 静注安定0.2mg/kg后约45min血药浓度降到435gL-1,为Ramsay3分水平,安定镇静水平与血药浓度正相关,同一血药浓度水平老年人镇静效能增大 安定安全范围大,对血流动力学干扰小,年龄、麻醉方法、肝功能异常、术中输液量等对术中安定的药动学变化无显著意义,02.09.2020,27,咪唑安定(M

13、idazolam),药理作用与安定相似,对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有较轻的抑制作用 主要在肝脏代谢,代谢产物主要为1-羟基咪唑安定, 消除半衰期短、起效快、无蓄积作用, 治疗指数高 有抗焦虑、催眠、抗惊厥、肌松和顺行性遗忘作用 应用广泛,可用于全麻诱导、维持和ICU镇静,02.09.2020,28,咪唑安定在血药浓度为40ng/ml时开始出现镇静效应,80ng/ml时出现催眠作用,麻醉状态为400ng/ml 副作用主要为呼吸、循环的抑制,与血药浓度有关。应用靶控输注技术给药可更好地控制血药浓度,减少毒副作用 联合其它药物用于麻醉诱导较好 用于ICU镇静效果好, 但价格较贵,咪唑安定,02.09.2

14、020,29,我们先获得咪唑安定全麻手术患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然后采用所得参数通过单片机控制输注装置实施TCI咪唑安定,评估系统的准确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择期手术病人23例,其中咪达唑仑药动学参数研究14例病人,TCI系统准确性评价9例病人 恒速输注 :20min,速度为20gkg-1min-1 取血部位:桡动脉 应用DAS 2.1.1软件计算出每个人药动学参数,SPSS11.0软件计算出统计参数,咪唑安定,02.09.2020,30,恒速输注 :20min,速度为20gkg-1min-1 取血部位:桡动脉,取血3ml/次 应用DAS 2.1.1软件计算出每个人药动学参数,SPSS11.0

15、软件计算出统计参数,咪唑安定,02.09.2020,31,实测值与预测值血药浓度-时间关系 实测与预测血药浓度相关性,咪唑安定TCI系统的准确性评价:结 果,咪唑安定,02.09.2020,32,咪唑安定靶控输注系统,本研究得出国人手术患者咪唑安定药代学参数:1=0.1821Lkg-1, K10=0.0458min-1, K12=0.0863min-1,K21=0.0175min-1,K13=0.0133min-1,K31=0.0024min-1 本组参数模拟比较发现适于国人咪唑安定静脉麻醉靶控输注 咪唑安定靶控输注系统的准确性评价研究证实,应用本组参数嵌入TCI系统用于临床麻醉的精度和稳定性

16、较好,02.09.2020,33,氟马西尼(fumazenil),是1,4咪唑苯二氮卓的衍生物,对苯二氮卓受体有高亲和力,对受体的激动作用小,是苯二氮卓类特异拮抗药 对于苯二氮卓类严重中毒的病人,静脉注射氟马西尼mg即可使病人清醒。该药起效迅速,静脉注射后min内生效持续90-120min 用于对苯二氮卓类药中毒的治疗与诊断和拮抗其残余作用,02.09.2020,34,(五)麻醉性镇痛药,02.09.2020,35, 分类 作用部位 药物代表 阿片受体激动药 受体 吗啡、哌替啶、芬太尼、阿芬 太尼、苏芬太尼、雷米芬太尼 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 以激动为主 、受体 喷他佐辛、纳布啡 以拮抗为主 受体 烯丙吗啡 阿片受体拮抗药 受体 纳洛酮、纳屈酮 ,麻醉性镇痛药及拮抗药的分类,02.09.2020,36, CL Vd t1/2 输注4h半降时间 效应室平衡 (ml/min) (L) (h) (min) (min) 吗啡 1050 2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