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说课稿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3846230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说课稿(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说课稿,阿勒泰地区三中 马红玫,说课内容,一、指导思想、 二、教材分析、 三、学情分析、 四、 三维目标、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六、教法与学法、 七、教学程序、 八、教学反思。,一、指导思想,历史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性质:“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教材地位、作用分析,(一)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1课,本课与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一起,全面展示了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人教版在教材的处理上与其它版本略有不同,其不仅谈经济改革,也谈政治改革

2、。了解苏联的成就与挫折,对我国当今的改革开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二)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进一步的了解人类经济活动的社会性、延续性、交融性。教材虽图文并茂、辅助性材料翔实,但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广,内容过于条理化,教师需要补充相应的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三)课程标准要求: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三、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学习由初中的具体感知向抽象认知过渡,对苏联经济改革这一跨度大、综合性强、思维有深度的知识点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很难从宏观的历史角度认识到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阶段、一次

3、被事实证明为不成功的实践。,四、教学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知识与能力:,1 识记: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及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点内容; 2 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结果 把握勃列日涅夫改革的特点 、结果 弄清戈尔巴乔夫执政时苏联的形势及改革的过程和影响; 3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 比较勃列日涅夫改革与赫鲁晓夫的改革异同。 4 掌握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及对中国改革的警示。,(二)过程与方法:,1、创设教学情境,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本质特征。在分组讨论与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

4、思考问题和合作学习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客观的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改革的道路是曲折的、复杂的。 2、以苏联改革历程为鉴,思考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居安思危,五、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根据课标确定重点为: 1、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评价 2、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二)结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确定难点为: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六、教法与学法,(一)教法及依据 (1)情境创设法:突破理论教学的枯燥;适合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 (2)表格比较分析法:难点知识系统化;适合学生目前的认知水平。 (3

5、)谈话引导法:启发、引导、点拨学生;适合高一学生的思维特点。 (4)史料分析法与多媒体辅助法:展示图片、文字史实资料;适合学生目前知识水平。,依据:新课程基本理念是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二)学法,1、阅读指导法、小组合作讨论法、资料分析法。 2、依据: 新课程的理念是:“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学会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七、教学程序 (一)复习导入(3分钟):苏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在辉煌下存在哪些严峻的问题呢?,设 计 意 图,教师创设情境建立新旧知识的

6、 联系,引导学生 回忆斯林模式的弊端,进入第一子目的学习,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 为支持工业不惜损害农民利益; 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斯大林模式存在的弊端,(二)新授(36分钟),出示三人照片,农业方面 工业方面,赫鲁晓夫,苏联城市青年出发参加垦荒,(一)赫鲁晓夫改革 (19531964),改革的主要措施,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玉米运动),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7、调动生产积极性。,加加林在苏联“东方一号”宇宙飞船内,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已经制成由苏联发射成功 。,工农业成就巨大,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讨 论,设计意图:此环节凸显教师是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主宰者,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合作精神以及客观、全面的历史评价能力。,阅读下列图文资料,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小组合作学习: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如何评价?,(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退出政治舞台。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苏联新领导人,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

8、,继续进行经济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苏联经济不断发展。1960年的社会总产值为3040亿卢布,1975年增为8626亿卢布。工业产量增长迅速。据苏联官方统计,195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只及美国的31%,1975年上升到67%。工业生产从30%升为80%以上,农业生产从55%升为85%。反映了苏美差距日趋缩小的变化趋势。 徐天新等著:当代世界史(1945-1992)。,苏美军事竞赛情况,1983年时的苏联导弹,3评价: 1)作用:在工农业生产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2)局限(失败原因):修补性的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框架; 执政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 美苏军备竞赛日益加

9、剧,经济发展速度放慢。,1背景(原因):,纠正赫鲁晓夫时期 的混乱,2内容(措 施):,1)工业领域: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2)农业领域: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 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勃列日涅夫与赫鲁晓夫改革有何异同?,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吃透重点,培养学生的分析对比能力。,(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背景,2、内容,3、存在的问题,材料一:,二战后出于与美国争霸的需要,以非理性方式进行军备竞赛,致使军费开支达到国民收入的1/4。同时四处伸手,加重对东欧国家的控制,在1979年入侵阿富汗,形象大损。,材料二:,1985年苏联人均GNP为

10、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亚洲、拉美一些国家。苏联人均生活水平从革命前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居世界第八十八位。,材料三:,苏联社科院一次关于苏共性质的调查显示: 认为苏共代表工人的只占4%; 认为代表全体人民的只占7%; 认为代表全体党员的占11%; 而认为仅仅代表党的官僚、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竟高达85%。,材料四:,俄国历史上靠扩张起家,民族众多,但各民族发展极不平衡。无论是沙皇,还是苏联都对少数民族实行同化的高压政策。斯大林时期采取镇压和强制迁徙的政策,造成很多问题。斯大林之后,高压政策被怀柔政策所取代,民族问题日益显露,地方民族主义倾向日益明显。,戈尔巴乔夫改革的

11、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自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积累的弊端与矛盾日益严重,民用工业品技术落后,质量低劣。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下降的危机局面。,1985年6月戈尔巴乔夫在乌克兰视察时的讲话、 戈尔巴乔夫2006年初在接受环球人物时的谈话 提出问题,师生共同交流: 1)戈尔巴乔夫改革是从哪方面入手的?有怎样的变化?改革成功吗? 2)他的改革领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他的改革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还是在否定社会主义?,设计意图:以问题导学,调动学生思考和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1991年12月25日19时32分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降落,局势失

12、控,知识整合:苏联的经济改革,议,设计意图,探究: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的启示?,突破难点,培养以史为鉴的历史思考能力,课堂练习(3分钟) 巩固提高,设计意图,(三)拓展延伸 中苏两国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有许多相似之处:首先都面临由农业国过渡到工业国的任务;其次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过改革。请回答: (1)中苏两国各在什么时候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过改革? (2)中苏两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何在?,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我大胆尝试新课改理念,在授课中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在课堂上结合知识点设计不同形式合作探究的环节。引导学生分组合作、讨论探究,努力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但由于讨论环节时间掌控不好,学生的个体发言不能全部淋漓尽致的展现。,谢谢,我们的共同目标!,追求人生的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