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平泉县七沟中学2013-2014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43837489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平泉县七沟中学2013-2014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河北省平泉县七沟中学2013-2014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平泉县七沟中学2013-2014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平泉县七沟中学2013-2014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知识储备,复习测评北朝:南朝:二、学习目标1知道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2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3.正确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大运河的伟大之处.。学习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学习难点:对隋初经济的繁荣的感受和理解,开凿大运河目的和作用的辩证分析和评价三、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自己阅读课文完成填空题,小组合作完成探究题)【小组合作自学与探究一】1、隋朝的建立:_年,北周外戚_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 _,他就是 _帝。2、隋朝的统一_年,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政权_

2、,南北重归统一。拓展探究:(1)我们学习过的完成了国家大一统的封建王朝除了隋朝以外,还有 _和 。(2)思考一下,隋朝能够完成国家统一的原因有哪些?【小组合作自学与探究二】分析下列图表,得出结论,然后概括一下这些结论体现了隋朝社会经济的什么特征?导致隋朝社会经济繁荣的原因有哪些?时间 隋初 隋盛时 结论人口 三千多万人 四千六百万人 人口激增垦田 一千九百多万顷 五千五百多万顷 垦田扩大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粮仓丰实特征:原因: 拓展探究:(1)隋文帝时期提倡节俭,回忆一下,在我们已经学习过的知识中提倡节俭最突出的皇帝是 。【小组合作自学与探究三】大运河的开通1、目的:_。2、时

3、间人物:_年,_ 征发几百万农民,开凿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3、概况:(1)大运河以 为中心,北达 ,(今_)南至 。(今_)(三点)(2)大运河从北到南可以分为 、 、 和 四段。(四段)(3)大运河连接了 、 、 、 和 五大河流。(五河)4、地位和作用:地位 大运河_。作用:_5、你能画出隋朝大运河的简图吗?拓展探究:讨论:你知道隋朝类似于学过的哪个朝代吗?试着分析它们的相同点。四、课堂巩固1、隋朝的建立者是: ( )A.杨广 B.杨勇 C.杨业 D.杨坚2、隋朝最终完成国家统一是在: (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08年3、历史上把隋文帝统治时期成为“开皇之治

4、”主要是因为: ( )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注重吏治。隋文帝注意发展生产。隋文帝开凿了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统一全国,结束分裂。 A. B. C. D. 4、隋朝末年,家住余杭的一位商人想通过最便捷的方式去洛阳,他选择的出行方式应是()A乘汽车 B坐轿子 C乘船 D坐火车5、你认为隋朝在历史上最重要贡献的是()A实行了经济改革 B重新统一南北 C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D开通大运河6、材料一:(隋大运河示意图)材料二:隋朝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开通全长2000多千米的大运河呢?原来,我们的祖先充分利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

5、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摘自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下)(1)从材料一,该项工程开凿于哪位皇帝在位时?它在当时有何重要历史地位? (2)除大运河外,请你写出两个古代著名工程。(3)从材料二大运河开凿情况的描述中,谈谈你的体会。(4)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百姓关注,国家重视。申报世界遗产的重要条件之一是遗产本身必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请从历史角度说出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理由。 四、课堂巩固1.隋朝的建立者是: ( )A.杨广 B.杨勇 C.杨业 D.杨坚2.隋朝最终完成国家统一是在: ( ) A.581年 B.589年 C.60

6、5年 D.608年3.历史上把隋文帝统治时期成为“开皇之治”主要是因为: ( )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注重吏治。隋文帝注意发展生产。隋文帝开凿了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统一全国,结束分裂。 A. B. C. D. 4隋朝末年,家住余杭的一位商人想通过最便捷的方式去洛阳,他选择的出行方式应是()A乘汽车 B坐轿子 C乘船 D坐火车5。下列关于隋朝大运河的表述,错误的是()A。目的是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C。大运河的开通是隋文帝的政绩 D。它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6隋朝大运河是在605年至610年开通的,如果从北向南依次通过的运河河段应该是()A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

7、渠 B江南河邗沟永济渠通济渠C邗沟江南河永济渠通济渠 D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7“结束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七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指的是()A西晋统一全国。 B北魏建立起强大的政权。C隋军南下灭掉陈,南北重新统一。 D大运河的开通。8你认为隋朝在历史上最重要贡献的是()A实行了经济改革 B重新统一南北 C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D开通大运河9隋朝大运河的河段中,从洛阳到涿郡的一段是( )A、通济渠 B、永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10古人评论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其中“一渠”指的是()A郑国渠 B通济渠 C永济渠 D隋

8、朝大运河11下面关于隋朝历史特点表述正确的是()A短暂而繁荣。 B结束分裂割据局面,最终完成统一。C开凿了古代世界上最长的大运河。 D社会经济繁荣。12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A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B到扬州观看琼花 C南粮北运 D显示自己的实力13.与隋代历史最相似的朝代是:(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北魏14、材料一:胡曾:“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材料二: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材料三:宗元鼎:“帝业兴之世几重?风流犹自说遗踪,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九龙。”材料四:李敬之

9、:“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知,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1)诗中“锦帆未落干戈起”和“禹功”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锦帆未落干戈起”:隋炀帝乘龙舟巡游江都还未结束,各地农民起义已经风起云涌。“禹功”:大禹治水,造福人民,功在千秋。(2)在四位咏史诗人中,你认为哪一位诗人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评价最恰当,为什么?皮日休的评价最恰当,因为他在指出大运河的不利影响时,也强调了大运河对促进南北交通和经济文化交流所起的重要作用和对后世的积极影响,评价较中肯。(3)大运河的开凿,加强了我国的南北交通,它说明了一个什么哲学道理?说明人们掌握了水流变化的属性和规律,正确地认识和利用水流的客观规律为

10、人类服务,便利了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材料一:(隋大运河示意图)材料二:隋朝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开通全长2000多千米的大运河呢?原来,我们的祖先充分利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摘自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下)(1)从材料一,你得到关于大运河的历史信息是什么? 大运河北抵涿郡,南至余杭。(2)除大运河外,请你写出两个古代著名工程。长城、金字塔(3)从材料二大运河开凿情况的描述中,谈谈你的体会。 体会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4)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百姓关注,国家重视。申报世界遗产的重要条件之一是遗产本身必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请从历史角度说出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理由。 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凿促进了我国南北的交流,影响深远。大运河 是人类利用自然、造福人类的杰作,是人类共同的财富。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