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文科会考知识点(2020年九月整理).doc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3837312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94.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物理文科会考知识点(2020年九月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二物理文科会考知识点(2020年九月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二物理文科会考知识点(2020年九月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二物理文科会考知识点(2020年九月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二物理文科会考知识点(2020年九月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物理文科会考知识点(2020年九月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物理文科会考知识点(2020年九月整理).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必修1必考知识点1、 质点1. 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2. 将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2、 参考系定义: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另外选来作为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3、 时间和时间间隔时间: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第一秒末)时间间隔:一段时间,在时间轴上用两点间的线段表示。(第一秒内)4、 路程和位移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位移: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符号: 单位:m 是矢量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如:速度v,力F,加速度a)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电流I,时间t,温度)5、 速度1. 定义:位移与发

2、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2. 定义式:3. 单位:,6、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 平均速度:物体在一段时间的平均快慢程度2.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7、 打点计时器1. 电磁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2. 电火花计时器:交流电3. 使用的交流电,打点的时间间隔0.02s4. 下面有【公式: 】8、 加速度1. 意义: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2. 定义:,其方向与的方向相同或与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相同。3. 当与同向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当与反向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9、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 匀变速直线运动(1)意义:在任意相

3、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的直线运动(即:加速度a恒定的直线运动)(2)特点:轨迹是直线,加速度恒定,当与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与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速度时间关系:(2)位移时间关系:(3)速度位移关系:(4)平均速度:(5)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的位移之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直线运动比例式:3. 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的运动。(2)性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3)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从赤道到两极变大。同一地点,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4)规律:与初速度

4、为零,加速度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相同。(5)公式:速度公式:,速度位移公式:,位移公式:十、纸带问题处理1.瞬时速度:平均速度来代替2.加速度:十一、物体的 位移-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像1.位移-时间()图像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横坐标表示时间图像意义:表示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表示物体静止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向正方向运动)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向负方向运动)直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交点代表相遇(位置相同)2.速度-时间()图像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横坐标表示时间图像意义:表示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

5、线运动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物体的速度相等直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时间内的位移12、 力的概念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2. 力是矢量,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单位:牛顿()十三、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1.大小: 通常 方向:竖直向下2.物体的重心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十四、弹力:1. 直接接触的物体间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条件;接触,发生弹性形变)2. 弹力的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与支持面垂直具体可描述为: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缩或

6、被支持的物体;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绳收缩的方向 3. 弹簧弹力的大小: 胡克定律:(为伸长量或压缩量;为劲度系数)15、 摩擦力相互挤压并接触的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若接触面处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有摩擦力必定有弹力)1. 静摩擦力大小:可根据平衡条件来计算大小,在之间,为最大静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2. 滑动摩擦力: 大小方向: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的含义:指垂直于接触面的压力的含义: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只适用于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十六、力的合成与分解1. 合力与分力:若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则这一个

7、力叫那几个力的合力,这几个力叫这一个力的分力。2. 力的合成与分解: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3. 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1)内容: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的对角线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类型作图合力的计算两分力相互垂直大小:方向:两分力等大,夹角为大小:方向:与夹角为(当时,)(2)当两个分力方向相同时,合力有最大值,其值为。(3)当两个分力方向相反时,合力有最小值,其值为。(4)两个力的夹角在范围可变时,两个力的合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合力的取值范围是:。十七、平衡状态: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平衡条件:

8、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即:18、 牛顿第一定律1. 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2. 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特性(即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19、 牛顿第二定律1. 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一致2. 公式:(指物体所受的合外力)20、 牛顿第三定律1. 物体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有如下区别:作用力与反作用

9、力平衡力作用物体两个一个力的性同种性质不一定具有同种性质作用时间具有同时性不一定具有同时性求合力不能求合力能求合力(能抵消)21、 超重和失重(上超下失)无论物体处在失重或超重状态,物体的重力始终存在,且没有变化。发生变化的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1)超重:当物体在竖直方向有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重力。(2)失重:当物体在竖直方向有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重力。(3)完全失重:当物体正好以大小等于的加速度竖直下落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0。必修2必考知识点1、 曲线运动1. 变速运动:曲线运动中速度的

10、方向是时刻改变的2. 速度的方向:在曲线上对应点的切线方向。3. 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4. 力的作用线、速度方向与运动轨迹的关系:质点的运动轨迹被力的作用线和速度方向所夹,且力的作用线指向轨迹凹侧,如图所示。2、 平抛运动:初速度水平只受重力。性质:匀变速曲线运动1. 研究方法: 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2. 平抛运动基本规律:水平方向: 竖直方向: 任意时刻的速度: 合速度的大小: 方向:合位移的大小: 方向:时间由 得(由下落的高度决定)水平射程:(取决于竖直下落高度和初速度)3、 圆周运动的描述1. 运动学描述(1) 描述

11、圆周运动的物理量线速度():,国际单位为。方向:质点在圆周某点的线速度方向圆周上该点的切线方向。角速度():,国际单位为。转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所转过的圈数,单位为。周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国际单位为。向心加速度():任何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都指向圆心即与速度方向垂直,这个加速度叫做向心加速度,国际单位为。匀速圆周运动是线速度大小、角速度、转速、周期、向心加速度不变的圆周运动。(2) 物理量间的相互关系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线速度和周期的关系:角速度和周期的关系:向心加速度与其它量的关系:2. 动力学描述(1) 向心力: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

12、的合力一定指向圆心即与速度方向垂直。这个合力叫做向心力。(2) 向心力的表达式:同轴转动 皮带传动装置A、 B两点在同轴的一个转盘上两个轮子用皮带连接,A、B两点分别是两个轮子边缘上的点特点同轴转动角速度、周期相同边缘相切线速度相同规律线速度与半径成正比:角速度与半径成反比:周期与半径成正比:4、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1. 汽车过拱桥汽车在拱桥上以速度前进,桥面的圆弧半径为,求汽车过桥的最高点 所以即2. 火车转弯a.两轨一样高:外轨对轮缘的挤压提供向心力。b.实际的转弯处(外轨略高于内轨):向心力由重力和支持力来提供,火车恰好对外侧轨道没有挤压。3. 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a.航天器在近地轨道的运动

13、,可近似认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b.航天器内的任何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但并不是物体不受重力。正因为受到重力作用才使航天器连同其中的乘员环绕地球转动。4. 离心运动定义:物体沿切线飞出或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原因:向心力突然消失或合外力不足以提供所需的向心力。离心运动的应用与防止(1)应用:离心干燥器;洗衣机的脱水桶;离心制管技术。(2)防止:汽车在公路转弯处必须限速行驶;转动的砂轮。飞轮的转速不能太高。5、 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发现的1. 公式:(1)适用于两个质点或均匀球体;(2)为两质点或球心间的距离;(3)为万有引力常量(由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测出)2.天体运动的结论:高

14、轨,低速,长周期。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越小,但周期越长。3. 第一宇宙速度(地面附近的环绕速度)。它是发射人造卫星的最小速度,也是卫星环绕地球飞行的最大速度6、 功和功率:1.由2. 平均功率:3. 瞬时功率:(为力F和速度v的夹角)当夹角时,说明:当为瞬时速度时,为在某时刻的瞬时功率。当为平均速度时,为在该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4. 功率单位:瓦(),千瓦()。5. 应用:汽车上坡过程中,通常采用换挡减速来增大牵引力就是这个原理。7、 功能关系: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功是能的转化的量度。八、机械能=动能+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1.动能:2.重力势能:能量单位:焦耳()3.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说明: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9、 动能定理动能定理的表述是: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即:10、 机械能守恒定律1. 内容:在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物体的动能和和重力势能(弹簧弹性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2. 表达式: 即;条件:“只有重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