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率管理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3833991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率管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生产率管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生产率管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生产率管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生产率管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率管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率管理课件(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生产率管理,4.1生产率概述 4.2生产率测定与评价 4.3生产率的提高,4.1.1 生产的概念,定义:一切社会组织将其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即“投入变换-产出”的过程-投入一定得资源,经过一系列多种形式的变换,使其价值增值,最后以某种形式产出供给社会的过程。 投入:人力、设备、物料、信息、技术、能源、土地等劳动资源要素。 产出: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 中间的变换过程:劳动过程、价值增值过程,运作过程。,输入,输出,反馈,投入和产出形式,投入: 自然资源要素 资本要素 劳动力要素 技术要素 管理要素 信息要素 产出: 产品 服务,4.1.2 生产率的概念,生产率定义: 产出与投入之比。 生

2、产率表示每单位生产要素能够生产或提供实物产品或服务商品的数量。 生产率度量法 单要素生产率 多要素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率 生产率是衡量IE应用效果指标,是工业工程师必须掌握的一个尺度,4.1.2 生产率的概念,生产率的本质:资源的有效利程度。 生产率的基本内涵:是劳动者对社会标准质量劳动时间的节约程度。,4.1.3 生产率管理,美国辛克定义:生产率管理是一个较大的管理过程中的一个子系统,其内容包括根据系统的产出和投入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规划、组织、领导、控制和调节,它包括生产率测定和生产率提高。 生产率管理就是对一个生产系统的生产率进行规划、测定、评价、控制和提高的系统管理过程。其实质是以不断提高生

3、产率为目标和动力,对生产系统进行积极地维护和改善。,生产率管理系统分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来看,生产率管理是整个经营管理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生产率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是由生产率测定、评价、规划、改善等几部分有机合成的生产率循环。“生产率改善”是关键,生产率循环,生产率管理系统分析运行过程,生产率测定:确定系统目标,并选择衡量总体目标的标志,力求用定量化的方式表达,以便通过建立模型和选择合适的标准进行分析比较。为评价、规划创造前提,为提高生产率提供依据。 生产率评价:将生产率测定的结果与选择的标准,或者与规划的生产率目标进行比较,对系统的运行效果做出评价,为对系统进行规划提供信息 生产率规划:根

4、据生产率测评所提供的信息,对生产率控制和改善做出规划。 生产率改善:上述几个步骤所获得的关于生产率的信息回到生产率管理子系统与生产系统的接口,即规划部分,对发展战略、技术和经营等方面的规划施加调节作用。换句话说,通过生产率管理规划,对生产系统各个环节的改进提出新的目标,确定更高的生产率标准,这就是生产率管理对生产系统的改善所起到的控制作用。 测定与评价:对这些调节作用所产生的效果进行测定和评价,即进入新的一轮测定、评价、规划、改善和提高的循环。,4.2生产率测定与评价的概念和意义,1生产率测定与评价的概念 所谓生产率测定与评价(测评),是对某一生产、服务系统(组织)或社会经济系统的生产率进行测

5、定、评价及分析的活动和过程。 它包括: (1) 生产率测定(Productivity Measurement):根据生产率的定义,比较客观地度量和计算对象系统当前生产率的实际水平,为生产率分析提供基本素材和数量依据。 (2) 生产率评价(Productivity Evaluation):在将对象系统生产率实际水平的测算结果与既定目标、历史发展状况或同类系统水平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对生产率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所进行的系统评价和分析,它能为生产率的改善与提高提供比较全面、系统和有实用价值的信息。 生产率测评是一项完整工作的两个阶段,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生产率测定是评价的基础和重要依据,没有经过测定的生

6、产率评估是缺乏客观性和说服力的。 生产率评价是生产率测定的目的和必然发展,不进行评估与分析的生产率测定实际意义不大,所提供的信息基本没有实用价值。,生产率测定与评价的意义,在整个生产率工程及管理工作过程中,生产率测评的地位与作用十分重要,它回答在哪里寻找机会来提高生产率,并指明改善与提高的工作量的大小。因此,生产率测评是生产率提高的前提,是生产率管理系统过程的中心环节和实质内容之一。 在国家、地区和部门等宏观和中观社会经济系统层次上的意义 生产率测评有助于评价经济绩效的好坏和经济政策的质量; 有助于鉴别不同地区和部门内影响收入和投资分配的因素 有助于该地区和部门优先发展项目的选择决策,从而为公

7、共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政府实施对经济生活得有效调控提供客观而有价值的依据,生产率测定与评价的意义,在企业生产系统等微观组织的发展过程中作用和意义 (1) 定期或快速评价各种投入资源或生产要素的转换效率及系统效能,确定与调整组织发展的战略目标,制定适宜的资源开发与利用规划和经营管理方针,保证企业或其他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2) 合理确定综合生产率(含利润、质量、工作效果等)目标水平和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调控系统,制定有效提高现有生产率水平、不断实现目标要求的策略,以确保用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较好或满意的产出。 (3) 为企业或组织的诊断分析建立现实可行的“检查点”,提供必要的信息,指出系统绩效的“瓶颈

8、”和发展的障碍,确定需优先改进的领域和方向。 (4) 有助于比较某一特定产业部门或地区、国家层次中不同微观组织的生产率水平及发展状况,通过规范而详细的比较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并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的提高与发展方案和相应的措施,以提高竞争力,求得新的发展。 (5) 有助于决定微观组织内各部门和工作人员的相对绩效,实现系统内各部分、各行为主体间利益分配的合理化和工作的协同有序,从而保证集体努力的有效性。,4.2.2 生产率测评的种类,生产率的种类,4.2.2 生产率测评的种类,从生产率测评方式分 1、静态生产率:某一给定时期的产出量与投入量之比,也就是一个测评期的绝对生产率。比值法和系统评价方法等是对

9、其测评的基本和有效的方法。 2、动态生产率指数:一个时期(测评期)的静态生产率被以前某个时期(基准期)静态生产率相除所得的商。它反映了不同时期生产率的变化。,从生产系统投入资源或要素范围分,部分要素生产率:是生产过程的总产出与某一资源(要素)的投入之比。 常用的部分要素生产率包括: 劳动生产率-只考虑劳动力(人数、工时等)投入所计算的生产率; 资本生产率-用固定资产账面值或折旧费用作为投入计算的生产率。 设备生产率-投入资源为设备额定产出能力或可利用工时的生产率; 能源生产率-用能源这一项资源作为投入的生产率(只考虑能耗) 原材料生产率-以投入生产过程的原材料重量或价值来测算的生产率; 成本生

10、产率-将所有资源的成本总计作为投入,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要素生产率。,从生产系统投入资源或要素范围分,多要素生产率:是生产过程或系统的总产出与某种生产要素的实际投入量之比,它表明几种要素的综合使用效果。 总生产率或全要素生产率:生产过程或系统的总产出与全部资源(生产要素)投入总量之比。,从生产系统运作结果分,狭义生产率:只考虑直接的资源投入产出结果的各种要素生产率。 广义生产率:生产系统从投入到产出转换过程的总绩效或效能。通常如下指标: 1、效益或效果:生产系统实现既定目标的程度。该目标应是充分考虑系统内外部环境条件的适宜目标。 2、效率:系统对资源的利用程度。该指标更强调对资源(时间、资本、劳力

11、等)的节约和有效利用。 3、质量:生产系统的行为及结果符合用户要求或技术规格的程度。 4、生产率:生产系统的投入量与产出量之间的关系。 5、获利能力:衡量生产系统在一定时期中盈利性的指标,如利润,利润率。 6、工作生活质量:指生产系统的设备、工具、设施和环境等方面对促进劳动者健康、安全、舒适、高效率工作地条件好坏,反应系统在一定时期内维持正常运作与保持发展的能力水平。它与系统运行过程中各方面的协作与配合程度等有很大关系。 7、创新:生产系统的创造性和在较长时期内不断改善与持续发展的能力。,生产系统基本绩效指标的因果关系,从生产率测评层次分,国民经济生产率 部门(行业)生产率 地区经济生产率 组

12、织(企业)生产率 赢利性组织 非赢利性组织,4.2.3 生产率测评的特点与原则,生产率测评首先应具有整体性、目的适应性等特点并达到科学、客观等基本要求。 生产率测评的方法是由测评的目的和问题的类型及所处的环境条件决定的。 生产率测评应有技术上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这是测评工作科学、有效地保证。 生产率测评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其成功和有效与否会受到测评对象和主体行为因素的制约与影响。 生产率测评应注意协调好国家、部门、地区、企业等不同层次的要求和关系。 生产率测评的制度化和社会化势在必行。,4.2.4 生产率测评的基本方法,静态生产率=,部分要素生产率指数 PPI =,多要素或全要素生产率 TP

13、 =,动态生产率指数=,全要素生产率指数 TPI =,分别为测定期内第i种产出量与投入量;,分别为现测定期k内第i种产出量与投入量;,分别为基准期j内第i种产出量与投入量。 实质上,部分要素生产率指数PPI在 测算上可看作全要素生产率指数TPI的特例, 只要令式m=1即可。,生产率测算的基本公式基于生产率的定义,是测算各种生产率指标的基础,且对部分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是比较方便和实用的。然而,在考虑多种资源(或生产要素)综合投入及具有多种不同产出(产品和/或服务)、生产系统及其环境状况动态变化(如:产品结构和服务领域的调整、价格及成本的变动、各种广义生产率指标的出现)等实际情况时,对生产率的科学测

14、算就比较复杂,甚至有些困难。 首先,对于多种不同类型的要素(人力、材料、设备等)如何统一其度量单位,准确地反映投入、产出的真实量度;其次,如何确定系统或被分析单元的边界,哪些是产出,哪些是投入;第三,各种要素对生产率的作用大小或权重的确定。最主要的问题还在于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对总生产率的影响常常是随机的。,4.2.5 生产率的评价问题构成、一般过程及其评价方法,评价问题的构成(5W1H) 评价对象what:接受评价的事物行为或组织系统 评价主体who:评定对象系统价值大小的个人或集体 评价目的why:系统评价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所能发挥的作用 评价地点where:被评价对象所涉及和占有的空间

15、或评价范围 评价时期when:评价在系统开发与运行全过程中所处的阶段 评价方法how:比较分析法和企业生产率评价实用法,生产率评价的基本方法,在得到生产率测定的结果之后,为了给生产率的改善提供更有实际意义的信息,还须采用系统评价等方法对系统的生产率,尤其是广义生产率进行系统评价。因为生产率测算的结果只能反映出对象系统当前投入与产出的数量关系,这既不能表明其生产率的高低或满足目标要求的程度,也无法显示出生产率的综合水平。系统评价对各类管理问题(如生产率管理)的系统分析与决策是必不可少的。 系统评价过程要有切实的客观基础(如对生产率水平的定量测算),这是第一位的;同时,评价的最终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又

16、取决于评价主体多方面的主观认识,这是由价值的特点所决定的。因此,可用来进行生产率测评的具体方法或技术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方法是:以经济关系和量化及优化分析为基础的费用-效益(或投入-产出)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以多指标评价和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为特点的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等,如图1-10所示。,生产率测评的基本方法,系统评价的一般过程,对评价问题的认识,即探讨和明确评价对象、主体、目的、范围、时期等基本要素 对评价对象及其环境的预测分析 评价指标的设定及由多个指标所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评价函数的确定,评价函数是指能分析计算出评价指标的数量化模式或数学模型 评价值计算 综合评价,即在单项评价基础上,评定系统的总价值(定性与定量结合),4.3 生产率的提高,影响生产率提高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既有人的因素,也有物的因素;既有宏观因素,也有微观因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既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因素;既有技术因素,也有管理和政策因素;还有教育、文化等因素。在这些因素中,有的是生产系统本身的构成因素,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