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古生物概论.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3833957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古生物概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一章 古生物概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一章 古生物概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一章 古生物概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一章 古生物概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古生物概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古生物概论.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 一、绪言(一)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受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委托,其拟建的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建筑场地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由地矿赣州地质工程勘察院承担。本次勘察属详细勘察阶段,勘察目的是:提出拟建场地岩土工程资料和岩土参数建议值;对建筑地基做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基础类型、基础型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主要勘察任务为: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

2、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变化幅度;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划分场地类别,划分对抗震有利、不利或危险地段。本次勘察工作依据的主要规范、标准及有关文件如下: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5、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7、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8、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

3、J89-92);9、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10、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11、本次勘察合同书、工程勘察任务委托书等。(二)拟建工程概况 本次勘察场地拟建建筑物工程规模、结构等工程概况等待定。根据介绍,拟建设计地面标高大致分为三个层次:一,设计地面标高为294米;二,设计地面标高为296米;三,设计地面标高为304米。生活区位于西端。厂区位于东端。拟建场地邻近建筑物多以粉质粘土作持力层,采用浅基础。(三)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拟建建筑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根据地区勘察经验,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拟定本场地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4、为乙级,设计单位按照2525米网格布设钻孔,共布置248个勘察钻孔。其中控制性技术孔103个,一般鉴别孔145个。我院于2011年7月11日组织5台XY-100型钻机进行野外勘察施工,用标准贯入设备进行现场原位测试、采取岩土试样进行室内试验,并对本次勘察施工采取了全程、全面的质量管理,于2011年9月21日由于征地等原因暂停野外工作,实际完成工作量详见表1所列。勘察工作量一览表 表 1勘察项目单 位数 量技术要求备注钻 孔米/个37344/202冲击回转取样原状土样组16常规岩样组12饱和抗压扰动样组16颗分+液塑限水样组2水质简分析土腐蚀样组2土腐蚀性分析原位测试动力触探米9.0重型、间断触

5、探,标准贯入段 次118自动脱钩落锤本次勘察施工采用建设方提供的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宗地勘测点图,以建设方现场提供确定的S326省道02(X=38550184.42、Y=2740886.104、H=303.768)、03(X=38550190.92、Y=2740878.586、H=303.545,黄海高程、北京坐标)为测量控制点,采用RTK动态GPS测量仪进行钻孔测量放样。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一)场地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全南县城厢镇北东约3公里处,S326省道(江西全南县-广东南雄市)从拟建场地西南边通过。场地原始地貌属低山丘陵、岗埠及坡地沟谷地段,经人工开挖回填(勘察期间

6、开挖回填工作仍在进行中)。勘察期间最大钻孔孔口高差约32.80米,地形起伏大。东端及南面原为耕地,现在回填过程中;周边为山岭,总的地势为北高南低。西边及中部有少量居民楼(待拆)。 勘察期间场地北面有一条人工开挖二级岩土质混合边坡,勘察期间仍在开挖,坡高约8-20米不等。(二)岩土层结构及岩土性状据钻孔揭露,该场地地基37.60米深度范围内存在13个岩土工程单元层,每层的空间几何参数列于报告附表2。岩土层的分布、结构及工程性状分述如下:-1杂填土(Qml):灰褐色,灰黄色,干燥_稍湿,松散,易垮塌,主要为花岗岩风化后所形成残坡积土及较多碎石及大块石组成。局部碎石、块石达50-70%;大小混杂,分

7、布不均。属第四系新近人工填筑土层,在ZK12-ZK38范围内连续分布,其它地段缺失,本次勘察揭露一般厚度08.5米,平均厚度4.69米,层顶面埋深0米,层顶面标高为291.51300.97米。-2素填土(Qml):灰黄色,干燥_湿,松散,易垮塌,主要为花岗岩风化后所形成残坡积土组成,含20-30%花岗岩碎石、块石,大小混杂,分布不均。属第四系新近人工填筑土层。在场区中南部范围内分布较连续,其它地段缺失,本次勘察揭露一般厚度05.80米,平均厚度2.41米,层顶面埋深0米,层顶面标高为285.83294.92米。-3冲填土(Qml):灰黄色,灰褐色,干燥_稍湿,松散,易垮塌,主要为花岗岩风化后所

8、形成残坡积土组成,含20-60%花岗岩碎石及大块石,大小混杂,分布不均。属第四系山坡及沟谷冲填而成。在场区东北部及南部范围内分布不连续,其它地段缺失,本次勘察揭露一般厚度06.30米,平均厚度3.65米,层顶面埋深0米,层顶面标高为296.13318.63米。耕植土(Qpd):灰褐色,干燥_湿,松散,易垮塌,主要成份为粉质粘土,含有机质,植物根系发育。为近代人工耕作层。在场区中部及南部范围内分布较连续,其它地段缺失,本次勘察揭露一般厚度01.50米,平均厚度0.77米,层顶面埋深08.50米,层顶面标高为281.01306.21米。淤泥质土:灰黑色,灰褐色,饱和,流塑。主要为粘土,淤泥占30-

9、50%,具腥臭味,为沟谷底部及静水环境沉积而成。在场区南部及中南部地带不连续分布,其它地段缺失,本次勘察揭露一般厚度018.10米,平均厚度3.57米,层顶面埋深0-9.5,层顶面标高为280.01296.71米。粘土质圆砾(Qal+pl):灰黄色,干燥_湿,松散,成份以砾石及碎石为主,棱角状次圆状,大小混杂,分布不均。圆砾占50.86-57.50%,砂15-25%。为第四系冲洪积层。在场区大部分范围内分布较连续。一般厚度016.10米,平均厚度4.18米,层顶面埋深011.50米,层顶面标高为278.01312.93米。层顶坡度大,达13.1%26.12%。 粉质粘土(Qel+dl):灰黄色

10、,褐红色,干燥_湿,可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摇震反应无。稍具光泽。主要为花岗岩风化后所形成第四系残坡积层。在场区大部分范围内分布较连续。一般厚度021.60米,平均厚度6.41米,层顶面埋深016.10米,层顶面标高为274.21309.52米。层顶坡度大,达11.4%40.04%。-1 土洞(Qel):主要在场区中部及南部灰岩地带不连续分布。主要为稠状粘土及少量砂砾充填,褐红色,灰褐色,饱和,流塑。在场区中部及南部地带不连续分布,主要见于ZK46、ZK59-ZK61、ZK96、ZK145-ZK201等钻孔中,一般厚度09.60米,平均厚度3.91米,层顶面埋深8.00-23.60米,层顶面标

11、高为268.71284.62米。 -2砾质粘土(Qel):灰黄色,干燥_湿,可塑。成份以粘土为主,砾石及碎石占26.4-37.75%,棱角状次圆状,大小混杂,分布不均。砂15-25%。主要为灰岩风化后所形成第四系残坡积层。在场区大部分范围内分布较连续。一般厚度022.60米,平均厚度5.74米,层顶面埋深020.30米,层顶面标高为269.33302.43米。层顶坡度大,达12.7%57.8%。 全风化花岗岩(52):褐红色,黄褐色,岩芯砂土状,稍湿,硬塑。岩体结构基本破坏。水浸易软化崩解。质软。在场区中部及北部范围内分布较连续,其它地段缺失,一般厚度04.50米,平均厚度2.31米,层顶面埋

12、深1.5027.80米,层顶面标高为265.21300.34米。层顶坡度大,达14.64%74.96%。强风化花岗岩(52):褐红色,灰褐色。岩石风化强烈,裂隙发育,岩芯呈半岩半土状,少数碎块状,手折可断,岩石破碎,水浸泡易软化崩解。岩体完整程度属极破碎,岩体结构属散体状,岩体基本质量级别为V级。勘察控制深度内未见相对软弱夹层。在场区西部及北东部范围内连续分布,其它地段缺失。揭露厚度2.706.40米,平均厚度4.97米,层顶面埋深2.8032.30米,层顶面标高为263.06296.94米,层顶坡度大,达15.04%83.36%。1溶洞:在ZK187、ZK225钻孔中各见一溶洞分布,厚度分别

13、为1.80米、4.00米,平均厚度2.90米,层顶面埋深7.608.00米,层顶面标高为281.05288.71米。其中可见褐红色稠状粘土质充填。不排除在钻孔以外地段发育溶洞的可能性。中风化灰岩、白云质灰岩、泥灰岩:灰白色,灰色,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部分地段岩石裂隙较发育,结构面间距一般为0.100.30米。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frk=20Mpa,为较软岩-较硬岩。岩体完整程度属较破碎-较完整,岩体结构属薄层状结构,岩体基本质量级别为 级。勘察钻孔控制深度范围内局部分布有溶洞。在场区中部及南部范围内分布较连续,其它地段缺失,揭露厚度05.65米,平均厚度3.20米,层顶面埋深4.6032.30米,层顶面标高为256.23296.25米,层顶坡度大,达10.9%99.68%。(三)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根据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成果,遵照GB50007-2002规范和本场地岩土层性状及均匀性,并参照相似岩土条件的勘察经验,综合分析考虑提出天然状态岩土承载力特征值等岩土参数(表2)。根据建筑桩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