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历史新高考一轮复习(新课改省份专用)讲义:第一单元 课题四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Word版含答案(最新版)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3825589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历史新高考一轮复习(新课改省份专用)讲义:第一单元 课题四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Word版含答案(最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版历史新高考一轮复习(新课改省份专用)讲义:第一单元 课题四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Word版含答案(最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版历史新高考一轮复习(新课改省份专用)讲义:第一单元 课题四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Word版含答案(最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0版历史新高考一轮复习(新课改省份专用)讲义:第一单元 课题四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Word版含答案(最新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0版历史新高考一轮复习(新课改省份专用)讲义:第一单元 课题四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Word版含答案(最新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历史新高考一轮复习(新课改省份专用)讲义:第一单元 课题四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Word版含答案(最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历史新高考一轮复习(新课改省份专用)讲义:第一单元 课题四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Word版含答案(最新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版历史新高考一轮复习课题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明朝1废除宰相制度(1)原因:宰相权势过重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2)废除:1380年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3)影响: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2内阁制度(1)出现:时期措施职责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明成祖设立内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明宣宗强化内阁逐渐拥有票拟权(2)地位: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不能统率六部,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3)评价: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其不能对君权起制约作用

2、。二、清朝1清朝初年的中央体制 (1)设内阁、六部,负责奏章票拟,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2)议政王大臣会议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受到限制。2康熙时期,设南书房参与机要,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集权于皇帝。3雍正时期设军机处(1)背景: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在宫内设置军机处。(2)职责:军机大臣每日跪受笔录,军国大事由皇帝裁决。(3)影响: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而且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巩固。辩内阁对皇权也有一定程度的约束。内阁的权力来源于皇帝,但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

3、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回。联清朝统治者在承袭明制基本框架的同时对其有所调整,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政治制度,将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与此同时,1718世纪的西方,一种新的政治制度代议制不断发展,中国的封建专制政体中潜伏着巨大的危机。拓军机处的特点“简”: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勤”:地近宫廷,便于宣召;“速”:办事速度快,效率高;“密”: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重难点一明清时期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解读“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充分说明内阁不是法定机构,并无决策权。因为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4、。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史料一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大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便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摘编自钱穆中国传统政治史料二军机处撰拟的谕旨诏令不经过内阁,而直接由军机处密封,经驿马递送给各地方督抚,称为“廷寄”,直接交给中央各部院的称为“交片”,各地方的奏折也不经内阁而直接交军机处。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探究(1)据史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内阁的职责与唐以前的宰相有何不同。(2)据史料二,概括军机处的职权,其本质上说明了什么?解读(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

5、获取信息说明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说明了明朝实行内阁制的最终结果是加强了皇权说明清朝中央行政绕过内阁,内阁职权被军机处所取代说明军机处无决策权,只是秉承皇帝旨意,传达皇帝命令(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说明了内阁的职能,结合唐以前丞相的职责比较其不同;说明了军机处的职权,从其职权上分析其本质。提示(1)唐以前的宰相位高权重,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明代内阁的主要职责是劝谏皇帝,匡正过失,讨论历代盛衰原因和典制沿革;替皇帝起草诏令和批答大臣奏章;将大臣等议定的意见经审查后报告皇帝。这说明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2)职权:负责撰拟皇帝的谕旨诏令

6、;将皇帝的诏令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政府;负责保管地方奏折。说明: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系统认知内阁与军机处所体现的制度创新1创新表现从明朝的“内阁”到清朝的“军机处”,是加强君主权力的又一创新。宰相具有两大职能:百官之首和皇帝的助手。宰相制度废除后,封建君主想找到一种制度,这种制度仅保留宰相作为皇帝助手的职能,杜绝“皇帝助手”演变为“百官之首”的可能,也就是要建立一个高效的辅政机构,但不允许辅政机构变成握有实权的行政机构。2实施效果(1)明中后期阁臣权力出现膨胀的现象,并且还有伴随而来的太监乱政问题,说明明朝的内阁制度不是一种理想的辅政制度。(2)清朝的探索相对比较成功,其辅政机关实行的是内阁

7、和军机处并行的双轨制,重要的事务由皇帝在军机处的协助下完成,一般事务由内阁来处理。这样既照顾到事情的轻重缓急,又分散了中央权力,二者相互牵制,保证君主集权。重难点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解读图中从左至右,皇帝都坐着,而大臣则由坐到站再到跪,反映出皇帝独尊、君权强化的趋势。史料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元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士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

8、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摘编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探究据史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第三帝国”即明清时期具有“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在政治上的主要表现。解读(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说明我国历史上的三大“帝国”时期说明秦汉时虽然已经实现了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但贵族政治的色彩依然存在说明由于科举制的实行,隋唐元时期真正实现了向官僚政治的转变说明第二帝国的“外向”“开放”“竞争性”的特点主要说明了明清政治体制的衰落,具有“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的特征(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结合和隋唐时期的制度

9、创新、明清时期的中央机构变革的相关知识分析。提示废丞相、设内阁,设置军机处;对外交往方面,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这与同时期西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历史潮流背道而驰,中国封建制度走向了衰落。系统认知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1)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制度,既继承了前朝的一些制度和做法,又在此基础上实行了新的举措。(2)内容详尽而全面。其制度和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监察、司法、思想文化和暴力手段等各个方面。(3)以强化君权为核心,程度空前。主要体现在废除丞相、军机处的设置和大兴“文字狱”等方面。(4)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

10、映了我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1)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3)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四)纵引横联明清对元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承袭(1)继承:基本上继承了元代的行省制度以及土司制度等地方行政制度。(2)发展:明代: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降低其品秩等级。地方分权,相互牵制,由布政使司掌民政、财政,另设都指挥使司主兵政,提刑按察使司主刑狱,三机构互不统属,各直属中枢,凡遇重大政事便共同商讨。整顿地方机

11、构统属关系,实行布政使司、府和直隶州、一般州和县三级统属。清代:清承明制,在内地设18行省;清行省以下机构大都承明制,但其长官称知府、知县;清代边疆地区政治制度因地制宜,因民族而异。随堂巩固训练一、高考题变客观为主观,思维更广更透1(2018浙江11月选考)说到某项举措实施的原委,史载:“盖以国家事务殷繁,人情弊端种种,诸臣有陈奏之心,或有不便显言之处,故令密陈朕前欲以众人之耳目,为朕之耳目,使民隐得闻,万事就理。”据此判断,下列项中与之相符的是()A建立通政司 B建立密折制C设立枢密院 D设立军机处读懂“密陈朕前”是专制时代晚期的密折制度,反映出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密折是将奏文写在折叠的白纸

12、上,外加上特制皮匣的奏折,外人无从得知其内容。密折制度的实行,一方面使得朝政进一步黑箱化,增添皇权的神秘感。另一方面起到了使官员,尤其是同僚,相互告密的作用。做对选B2(2016全国卷)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读懂材料中的线索:明初地方分设三司,分权的同时也导致地方行政效率降低(降低/提高)后来,对地方三司的管理从六部直接管理演变为由巡抚管理,巡抚成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从而提高

13、(提高/降低)了地方行政效率。做对选B3(2014全国卷)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读懂从制度上说,内阁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内阁必须完全遵照皇帝的旨意行事,所以内阁实质上仍是皇权的组成部分,是君主集权加强的表现。到明代中后期,虽然由于皇帝昏庸等原因而出现了如严嵩和张居正等权倾一时的事例,但他们的权力来自君主的信任。做对选B4(2012全国卷)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

14、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读懂“惟揣摹此样本为急”可知,清代内阁官员处理公务拘泥规制,不敢创新,这说明清朝君主专制日益强化,其政治体制已经僵化。做对选B二、模拟题抓题眼抓关键,解题更快更准1有明一代,有“公侯驸马途遇内官反回避之,且称以翁父,至大臣则并头叩拜矣”的记载。这反映了()解析:选B材料体现了内官和大臣地位之高,体现了其权力之大,反映了皇权的加强。2明朝内阁大学士的官阶只有正五品,无定员,阁员通常由六部尚书(正二品)来兼任,其官衔是某部尚书兼某殿(阁)大学士,譬如兵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之类。这表明()解析:选A材料“无定员”“阁员通常由六部尚书(正二品)来兼任”,可知内阁非法定机构,故A项正确;内阁首辅并非宰相,六部兼任内阁,并非直接行使丞相职权,故B项错误;材料“内阁大学士的官阶只有正五品”,地位不高,故C项错误;内阁的设置加强了皇权,而非皇权受到大学士的制约,故D项错误。3康熙十六年设立的南书房逐步成为权力中心,“非崇班贵檩、上所亲信者不得入”。康熙三十三年颁布谕旨:“著将翰林院、詹事府、国子监官员,每日轮四员,入直(值)南书房。”从而将初期只有两名入值大臣的南书房改为一次选四名入值。这一做法有利于()解析:选A材料中讲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