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优秀(课堂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3822581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6.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优秀(课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优秀(课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优秀(课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优秀(课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优秀(课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优秀(课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优秀(课堂PPT)(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2,农业与我们,农业的地区分布,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3,(一)农业的概念,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4,(二)农业的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5,(三)农业的重要性,从人口多这一基本国情看,我国是人口大国,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吃饭、穿衣等基本物质需求量大。农业是解决人民温饱的基础。 从中国实现现代化来讲,农村实现现代化是瓶颈、是关键;只有农业实现现代化,中国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 决策者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时,必须把农业的发展放在首位。 因此,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思考,

2、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如何?,6,(一)东西差异,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降水稀少,以畜牧业为主,那里有我国四大牧区。,东部地区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种植业、林业、渔业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7,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特别是种植业。 西部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地势高峻,以高原、山地为主;水、热、土配合较差,且人口稀少,农业发展历史较晚,农区小而分散,以畜牧业为主。 东部是湿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平原大部分分布在东部,水、热、土配合良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人口稠密,农业类型多样。,造成东西部农业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思考,8,(二)南北差异,我国南北方农业差异表,思考,北旱南水的耕地类型

3、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作物熟制北方少于南方的原因是什么?,北方降水比南方少,雨季短,水资源短缺,热量差异,9,练习:该山区的农民要进行以下农业活动,请大家把它们分别安排在适当部位: A.双季稻、香蕉,一年三熟; B.玉米、小麦。一年两熟; C.玉米、荞麦、燕麦,一年一熟; D.适宜发展林业、牧业。,(三)垂直差异,西南山区随海拔变化植被的分布图,由图可知,山体上从下往上的植被变化原因是: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10,我国四大牧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把我国农业区分成东、西两部分,东西差异是我国农业分布最明显的差异。,11,12,种植业,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

4、是我国主要的种植业分布区。,13,林业,中国林业分布图,林业一般分布在山地或丘陵地区。 我国的三大林区分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西南横断林区、东南丘陵林区。 东北、西南林区为天然林,东南林区为人工林。,14,渔业,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15,16,华北,17,18,(一)因地制宜的概念、原则,概念: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方。 原则: “宜林则林”“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渔则渔”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不仅要合理选择农业生产部门,还要合理选择农业生产的

5、品种。,19,案例一,案例二,对以上案例进行分析,交流之后,大家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尤其重要,人们不合理的行为最终必将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20,(二)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21,图中为城市中心区、为城市郊区、为远离城市的地区。面对如下两种选择: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种植蔬菜,发展肉、乳、禽、蛋生产。、应选哪一项?为什么?如果当地气候条件允许,种植果树,该在什么地方?用字母标出。,活动,22,贵州麻江成为“锌硒米之乡”,贵州省麻江县是一个苗族占80%的内陆山区农业县,由于该县土壤富含锌硒元素,近几年,他们大力开拓特色米产业,经科技专家的指导,目前,“锌硒多元素米”已成为该县

6、的特色产业。麻江县也由此成为“锌硒米之乡”。 据测定,麻江锌硒米平均含硒量达0.04 mg/kg,能满足人体每天摄入量的要求,此外,麻江锌硒米的其他十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也高于一般大米,使这一锌硒米成为一种优质保健米,为山区群众增收创出了一条路子。,23,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草海,是我国著名的高原湿地,包括一类保护珍禽黑颈鹤在内的140多种候鸟在此越冬。草海周围居住着3万多农民,人均不到5分耕地,农民生活贫困,人鸟争地,矛盾尖锐。 历史上的草海,水域面积45平方公里。上世纪70年代,人们围湖造田,水域面积减小到5平方公里。80年代重新筑坎蓄水,草海水域面积有所恢复,农民弃田上岸,骤感生计艰难

7、。,24,(一)农业发展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许多农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方式正逐渐由传统的农业生产向现代农业生产转变,提高了劳动效率,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我国以占世界的耕地,养活了世界的人口,并且基本解决了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资料一,资料二,25,(二)农业生产中的问题,我国人口多,增长快,尽管我国许多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水平却远远落在了后面,而且人均资源量还在减少。因此,人口与资源的矛盾仍很严重。,资料一,资料二,26,(三)农业发展对策,因地制宜、全面发展 建立商品粮基地 科技

8、兴农,27,河北远程教育网 制作:刘娅敏,谢谢观赏!,28,1999年我国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的位次,29,2001年全国畜禽增长量:肉6334万吨、蛋2337万吨、奶1123万吨、水产4382万吨。 人均占有肉、蛋、奶量: 改革开放初期:肉10公斤、蛋2公斤、奶1公斤。 现在:肉51公斤、蛋19公斤、奶9公斤。 增长倍数:肉增长了4倍,蛋增长了9倍,奶增长了8倍。,2002年农业机械化水平: 全国农机总动力577亿千瓦,比上年增5%;大中型拖拉机90万台,增85%;小型拖拉机保有量1375万台,增4%;联合收割机306万台,增8%;全国机耕面积6200万公顷,机耕水平48%;机播4139万

9、公顷,增2%,机播水平27%;机收面积2786万公顷,增5%,机收水平19%,水稻机收600万公顷,机收水平20%,跨区机收联合收割机18万台。,30,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结果: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1/3强,其中水蚀面积165万平方千米,风蚀面积191万平方千米。在水蚀和风蚀面积,水蚀风蚀交错区水土流失面积26万平方千米。,31,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在世界的位次,32,33,34,35,达标性检测,一、填空题 1.狭义上的农业括 、 、 、 、 。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 。(地位) 3.中国四大牧区是: 、 、 、 。 4.我国农业呈现南北差异:耕地类型是北

10、 田,南 田;粮食作物是南 北 ;糖料作物是南 北 。 二、选择题(不定项) 1.以下林区属于人工林的是() A东北林区 B三北防护林 C西南林区 D东南林区 2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是() A黄河流域 B珠江流域 C松花江流域 D长江流域 3我国西部牧区与东部农耕区的分界线与下列哪条线吻合( ) A200mm年等降水量线 B400mm年等降水量线 C800mm年等降水量线 D1600mm年等降水量线 4.我国以生产水稻、油菜、甘蔗为主的地区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36,达标性检测,三、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表示_山脉,b表示_河。该山与该河以北的耕作景观表现为_,以南的耕作景观表现为_。 (2)我国有名的甜菜基地在_平原,用字母c在适当位置标出。该区的熟制为_ _。 (3)d表示我国的_平原,该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有_、_,是我国三大棉区之一。该区的_是重要的油料作物。 (4)e表示_,它是我国一大_林(天然、人工)分布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