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2020年九月整理).doc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3822224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5.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2020年九月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2020年九月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2020年九月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2020年九月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2020年九月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2020年九月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2020年九月整理).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学习啦丽仪 2017-09-12 17:14:102018年的中考即将到来,历史科目的试卷大家都做的怎么样了?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提供关于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选择题1.下列图片符合北京人生活特征的是()A. 半地穴房屋 B. 打制石器C. 稻谷 D. 彩陶器2.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是在()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明朝3.“载初元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 殿前试人自此始”。“殿前试人”这一考试形式的开创者是()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4.“东交民巷的大炮注视和监督着紫

2、禁城,象征着条约制度的权威和中国的国将不国”材料中导致中国“国将不国”的条约是()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5.如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A.为中国近代史开辟可道路B.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6.鲁迅曾说:“感谢从此可以不带辫子而自由自在”,这里他要感谢()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7.1919年元旦他发表新纪元一文,指出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应当走十月革命的道路。“他”是()A.梁启超 B.陈独秀 C.李大钊 D.胡适8.如图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间

3、轴。其中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形成于()A.A B.B C.C D.D9.“1940年整个华北地区,都成了战场。战斗日以继夜,一连厮杀了3个半月。他们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材料描述的是()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平津战役10.如图诗歌的创作背景是()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C.新中国的成立 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1.大生纱厂是近代实业家张骞创办的民族企业,20世纪50年代国家对其第一、第三纺织公司实行公私合营。这是由于()A.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B.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C.“大跃进”的需要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需要12.某次

4、会议期间,广东省代表蔡延锴说:“现在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次”。这次会议是()A.中共一大 B.第一届全国人大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五大13.古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下列作品属于古希腊戏剧成就的是()A.荷马史诗 B.俄底浦斯王 C.天方夜谭 D.哈姆雷特14.某文件颁布后,英国国王的誓词也发生了变化(如图),该文件是()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法典15.“虽然向美洲种植园提供的奴隶约在1200万到2000万人之间,但非洲损失的人口据估计却是这一人数的4倍”。材料中现象的出现是因为()A.三角贸易 B.独立战争 C.南北战争 D.农奴制改革16.

5、明治维新后,柳生家族的一郎卖了土地到工厂取工作,二郎上了免费的学校。柳生家族生活变化反映出的改革措施有()废藩置县允许土地买卖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提倡文明开化。A. B. C. D.17.他曾经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地球在赤道附近略宽而且相对扁平。“他”是()A.牛顿 B.瓦特 C.达尔文 D.爱迪生18.下表为19281940年苏联人均粮食产量表。导致苏联人均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时间(年) 19281929 19301932 19331937 19381940人均粮食产量(公斤) 470 460 440450 420430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经济大危机的冲击C.农业集体化的推行 D.第

6、二次世界大战的暴发19.德国战败后,美苏英分区占领德国(如图).此举是依据()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联合国宣言 D.雅尔塔会议20.“这次技术革命最突出的特点是技术革命群体化、科技社会化和发展进程高速化”。这次技术革命的核心是()A.改良蒸汽机的应用 B.交通工具的革新C.内燃机的发明 D.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非选择题二、解答题21.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黄河南北的大平原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大扫除,使封建领主制留下来的残余一扫而光,然后在六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新兴起地主阶级专政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材料

7、二材料三 在清朝的辽阔的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五十个少数名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节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下教材材料四 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是件值得全体炎黄子孙热烈庆祝的大事,它是迈向祖国全面统一的重要步骤,又是用新思维以和平方式圆满解决领土问题的一个范例。节选自紫荆网(1)材料一中的“封建领主制”是我国古代什么政治制度?“在六国的废墟上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指哪一政权?(2)材料二反映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什么措施?(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在边疆地区加强管辖设置的机构(两例)。(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香港

8、回归的时间。材料中“以和平方式圆满解决领土问题”的“新思维”指什么政策?香港回归有何意义?22.材料一 (古代)中国向外界开放的很少,倾向于主要靠自己的资源生存。事实上,它只有两个大出口,一个是海洋,一个是沙漠。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材料二 间年外城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节选至乾隆御制诗材料三 中国崛起是一个“进行”时,从1949年至1978年用了30年时间,进入“崛起准备期”,再从1979年至2020年用40年时间,真正进入了“崛起起飞期”。大国治理材料四 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如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的两个出口“沙漠”和“海洋”分别指什么?(2)材料二反

9、映了清朝实行的什么政策?(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从“崛起准备期”到“崛起起飞期”的转折性事件是什么?并说明理由。(4)完成材料四A和B两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23.材料一 1763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欧洲的霸权不仅表现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的压力一起迫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在西方国家中,法国总统高乐首先向美国的领导地位发起挑战。他主张欧洲应该是“欧洲人的欧洲”,主张

10、欧洲联合起来,摆脱美国的控制。节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材料四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根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的霸权”在政治方面的表现。这一时期欧洲在经济领域的霸权主要是因为生产领域的两次变革,这两次变革指什么?(2)据材料二分析“西欧依靠美国”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形成了什么世界格局?(3)据材料三指出欧洲联合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60年代欧洲联合的标志,并分析欧洲联合的影响。(4)你认为漫画四所反映的事件对欧洲一体化会产生什么影响。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图片符合北京人生活特征的是()A. 半地穴房屋 B. 打制石器C

11、. 稻谷 D. 彩陶器【考点】13:北京人.【分析】本题考查北京人,知道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解答】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会直立行走,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故符合北京人生活特征的是图片是B.故选B.2.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是在()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明朝【考点】6K: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和外传.【分析】本题以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为切入点,重点查考指南针的这一识记知识点.【解答】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已发现磁石

12、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故选A.3.“载初元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 殿前试人自此始”。“殿前试人”这一考试形式的开创者是()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考点】5A:女皇武则天.【分析】本题以“殿前试人”为切入点,考查武则天的相关知识.【解答】隋文帝利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拨官员,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到唐朝时期,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对科举制进行了完善,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创立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

13、科考试的主要内容.故选C.4.“东交民巷的大炮注视和监督着紫禁城,象征着条约制度的权威和中国的国将不国”材料中导致中国“国将不国”的条约是()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考点】8E:辛丑条约.【分析】本题考查辛丑条约的内容.辛丑条约中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解答】据所学知,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其中规定,东交民巷辟为使馆界,界内不准中国人居住,各国派兵保护.所以导致中国“国将不国”的条约是辛丑条约.故选D.5.如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A.为中国近代史开辟可道路B.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

14、帝制D.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考点】92:戊戌变法.【分析】本题以一幅图片为切入点,考查公车上书的相关知识.【解答】由图片“公车上书记”可知,这反映的是公车上书.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义愤填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人议和,请求变法.即“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故选B.6.鲁迅曾说:“感谢从此可以不带辫子而自由自在”,这里他要感谢()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考点】96:辛亥革命.【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考查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解答】剪辫子发生在辛亥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了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禁缠足、倡女权等法令,使人们的生活方式简易化,方便化,具有民国生活特色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