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测试卷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z** 文档编号:143816275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测试卷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测试卷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测试卷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测试卷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测试卷试题及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测试卷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20=20分)1.监察机关发现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应当给予处分而未给予,或者给予的处分违法、不当的,应当及时提出 。答:监察建议2.公职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非因 、非经 ,不受政务处分。答:法定事由、法定程序3.降级处分的期间是 ,撤职处分的期间是 。答:24个月、24个月4.政务处分期自 计算。答:自政务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5.公职人员二人以上共同违法,根据 ,分别给予政务处分。答:各自在违法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6.胁迫、唆使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的,应当 给予政务处分:答:从重7.公职人员有两个以上违法

2、行为的,最长不得超过( )个月。答:488.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在政务处分期内,不得 。答:晋升职务、职级、衔级和级别9.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有违法行为的,监察机关可以予以 。答:警告、记过、记大过10.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受到政务处分的,应当由 根据具体情况减发或者扣发补贴、奖金。答:县级或者乡镇人民政府11.公职人员违法取得的财物和用于违法行为的本人财物,除依法应当由其他机关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的,由 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答:监察机关12.公职人员被开除的,自 之日起,应当解除其与所在机关、单位的人事关系或者劳动关系。答:政务处分

3、决定生效13.已经退休的公职人员退休前或者退休后有违法行为的, 给予政务处分。答:不再14.拒不执行或者变相不执行、拖延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命令的最重处分是答:撤职15.收受可能影响公正行使公权力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等财物的最重处分是 。答:开除16.向公职人员及其特定关系人赠送可能影响公正行使公权力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等财物,或者接受、提供可能影响公正行使公权力的宴请、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的最重处分是 。答:撤职17.监察机关对涉嫌违法的公职人员进行调查,应当由 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答:218.决定给予政务处分的,应当制作 。答:政务处分决定书19.政务处分决定书应当及时送达

4、,并在一定范围内宣布。答:被处分人和被处分人所在机关、单位20.对于受到降级以上政务处分的,应当由人事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在作出政务处分决定后 个月内办理职务、工资及其他有关待遇等的变更手续。答:1二、单项选择题(110=10分)1. 为了规范政务处分,加强对( )的监督,促进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坚持道德操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制定本法。A. 公务员B. 全体党员C. 领导干部D. 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答案:D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适用于( )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政务处分的活动。A. 纪委机关B. 监察机关C. 纪检监察机关D. 纪委监委和组织人事

5、部门答案:B3.公职人员违法行为情节轻微,且具有可以从轻或者减轻给予政务处分情形之一的,可以对其( )。A.免予政务处分B.不予政务处分C.免予或者不予政务处分D.从轻处分答案:C4.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 )给予政务处分。A.应当从重B.应当加重C.应当从重或加重D.可以从重或加重答案:A5.公职人员有违法行为,有关机关依照规定给予组织处理的,监察机关( )同时给予政务处分。A.可以 B.应当 C.协商只能一家处分 D.两家同时答案:A6.担任领导职务的公职人员有违法行为,被罢免、撤销、免去或者辞去领导职务的,监察机关( )给予政务处分。A.应当同时 B.可以同时 C.不能同时 D

6、.协商给与答案:B7.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受到政务处分的,应当由( )根据具体情况减发或者扣发补贴、奖金。A.县级人民政府B.乡镇人民政府C.县级或者乡镇人事部门D.县级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答案:D8.不按照规定请示、报告重大事项,最重的处分是( )。A.警告B.记过C.记大过D.降级或者撤职答案:D9.违反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规定,隐瞒不报的最重处分是( )。A.警告B.记过C.记大过D.降级或者撤职答案:C10.篡改、伪造本人档案资料的最重处分是( )。A.警告B.记过C.记大过D.降级或者撤职答案:D三、多项选择题(110=10分)1、给予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应当坚持的原则是( )。

7、A.党管干部原则,集体讨论决定;B.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给予的政务处分与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当;C.坚持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D.罪责刑相适应。答案:ABC2、给予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和()A.定性准确 B.处理恰当 C.程序合法 D.手续完备答案:ABCD3、政务处分的种类为警告、记过、记大过和( )A.降级 B.撤职 C.开除 D. 严重警告答案:ABC4、有关机关、单位、组织集体作出的决定违法或者实施违法行为的,对( )依法给予政务处分。A.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B.直接责任人员C.直接责任人员中的公职人员D.主要领导和直接

8、责任人答案:AC5.公职人员违法行为情节轻微,且具有可以从轻或者减轻给予政务处分情形之一的,可以对其进行( ),免予或者不予政务处分。A.谈话提醒B.批评教育C.责令检查D.予以诫勉答案:ABCD6.公职人员因不明真相被裹挟或者被胁迫参与违法活动,经批评教育后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 )政务处分。A.减轻 B.免予 C.不予 D.从轻答案:ABCD7.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在政务处分期内,不得晋升( )A.职务B.职级C.衔级D.级别答案:ABCD9.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在政务处分期内,不得晋升( )。A.职务B.岗位等级C.职员

9、等级D.职称答案:ABCD10.调查终结后,监察机关应当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处理( )A.确有应受政务处分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按照政务处分决定权限,履行规定的审批手续后,作出政务处分决定;B.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撤销案件;C.符合免予、不予政务处分条件的,作出免予、不予政务处分决定;D.被调查人涉嫌其他违法或者犯罪行为的,依法移送主管机关处理。答案:ABCD四、判断题(120=20分)1. 为了规范政务处分,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促进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坚持道德操守,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2. 监察机关发现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

10、应当给予处分而未给予,或者给予的处分违法、不当的,应当及时提出监察建议。( )3.记过处分的期间是十个月。( )12个月4.政务处分决定自下发文件之日起生效。( )作出之日5.主动上交或者退赔违法所得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给予政务处分。( )可以6.公职人员因犯罪被单处罚金,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人民法院依法免予刑事处罚的,予以开除。( )造成不良影响的,予以开除7.对公职人员的同一违法行为,监察机关和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应当分别给予政务处分和处分。( )不得重复给予政务处分和处分8.被撤职的公职人员,按照规定降低职务、职级、衔级和级别,同时降低工资和待遇。( )9

11、.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的人员,在政务处分期内,不得晋升职务、岗位和职员等级、职称。( )从事管理的人员10.被开除的公职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 )11.公职人员因违法行为获得的职务、职级、衔级、级别、岗位和职员等级、职称、待遇、资格、学历、学位、荣誉、奖励等其他利益,监察机关应当按规定予以纠正。( )监察机关应当建议有关机关、单位、组织按规定予以纠正12.已经离职或者死亡的公职人员在履职期间有违法行为的,不再给予政务处分。( )13.违反规定,在公务接待、公务交通、会议活动、办公用房以及其他工作生活保障等方面超标准、超范围的

12、最重处分是撤职。( )14.违反规定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或者违反规定兼任职务、领取报酬的最重处分是予以开除。( )15.不按照规定公开工作信息,侵犯管理服务对象知情权,造成不良后果或者影响的最重处分是予以开除。( )撤职16.工作中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的最重处分是予以开除。( )17.参与赌博的最重处分是予以开除。( )18.拒不承担赡养、抚养、扶养义务的最重处分是予以开除。( )19.作出政务处分决定前,监察机关应当将调查认定的违法事实及拟给予政务处分的依据告知被调查人,听取被调查人的陈述和申辩。( )20.政务处分决定书应当及时送达被处分人和被处分人所在机关、单位,并在全社会宣布。

13、( )一定范围五、简答题( 54=20分,附加2题 )1.给予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坚持的原则有哪些?答: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集体讨论决定;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给予的政务处分与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当;坚持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2.政务处分的种类有哪些?答: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3.政务处分的期间分别是什么?答:警告,六个月;记过,十二个月;记大过,十八个月;降级、撤职,二十四个月。4.公职人员有两个以上违法行为的如何处分?答:应当分别确定政务处分。应当给予两种以上政务处分的,执行其中最重的政务处分;应当给予撤职以下多个相同政务处分的,可

14、以在一个政务处分期以上、多个政务处分期之和以下确定政务处分期,但是最长不得超过四十八个月。5.政务处分决定书应当载明事项有哪些?答:被处分人的姓名、工作单位和职务;违法事实和证据;政务处分的种类和依据;不服政务处分决定,申请复审、复核的途径和期限;作出政务处分决定的机关名称和日期。6.参与公职人员违法案件调查、处理的人员应当自行回避,被调查人、检举人及其他有关人员也有权要求其回避的情形有哪些?答:是被调查人或者检举人的近亲属的;担任过本案的证人的;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调查的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可能影响案件公正调查、处理的其他情形。六、论述题( 54=20分 )1.监察机关进行监察的公职人员和有关人员有哪些?答:一是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