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4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3814892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2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4曹冲称象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4曹冲称象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4曹冲称象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4曹冲称象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4曹冲称象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4曹冲称象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4曹冲称象教学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第4课曹冲称象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曹冲称象是一个民间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通过七岁的曹冲想出了比众官员更好的称象方法的故事,体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的好品质。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易懂。教学时,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启发思考,鼓励学生创新,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本课的课后习题中除了要认、要写的生字以外,还包含了课文朗读,语言表达,语句的情感体验等语文要素的训练。第一课时的教学紧紧围绕这些语文要素训练进行设计。结合低段以“识字写字”为主的教学目标,将趣味识字和语言积累相结合,激发学生识字积累的兴趣;将生字书写和探索规律相结合,培养学生

2、独立书写的能力。通过学生对两种称象方法的认知和选择,将本课教学内容选择为重点研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结合读一读、说一说、摆一摆、夸一夸等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采用微课,练习按顺序说话的方法,最终达成提升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二、学情诊断(一)请你把觉得难读的词语圈出来。(二)请你仿照书本30页试着写一写十个生字,觉得难写的做上记号。(三)自己读一读课文,看结合课后P30第二题,给曹冲称象的过程编序号。三、教学目标、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语言目标(1)借助拼音和已掌握的各种识字方法,独立识读14个生字。(2)书写本课10个生字,巩固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汉字结构特点,重点指导“岁、然、站、

3、船4个生字。(3)能按顺序复述曹冲称象的过程。体会“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并练习说话。2.思维目标(1)梳理称象过程,了解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体会曹冲称象方法的巧妙。(2)联系生活,对比称象方法,借助图文阅读,能体会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在哪里,进而能明白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需要学会转化思维。3.其他目标通过朗读,探究,表达等多种形式,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懂得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的道理。(二)教学重点1.借助拼音和已掌握的各种识字方法,独立识读14个生字;书写本课10个生字,巩固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汉字结构特点,重点指导“岁、然、站、船4个生字。2

4、.能按顺序复述曹冲称象的过程。体会“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并练习说话。3.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体会曹冲称象方法的巧妙。(三)教学难点1.通过朗读,探究,表达等多种形式,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懂得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的道理。2.能借助图文阅读,体会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在哪里,进而能明白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需要学会转化思维。四、教学流程第一课时环节教师课堂行为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意图预设时间(一)谈话激趣,引入教学内容交流自己特别擅长的爱好。(古时候有个跟同学们差不多大的孩子,他和同学们一样也是个聪明的孩子。他叫“曹冲”)说说自己的爱好

5、,畅所欲言。从学生喜欢的话题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近历史人物与学生的距离。5分钟(二)揭示课题,对接生活识字1.出示人名“曹冲”。(1)我们一起来叫一叫他的名字。读准两个字的平翘舌音。(2)我们今天要来学习关于他的一件什么事呢?2.出示故事“称象”。(1)称象两个字特别难读,都是后鼻音。指导读好后鼻音。(2)齐读课题曹冲称象3.对接生活,学习多音字“秤”。(1)出示生字卡“秤”。(2)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秤呢?(课件出示各种秤的图片)小结:课文预习过了,课文中曹冲称的是什么?(课件出示“大象图”)1.(1)我们一起来叫一叫他的名字。读准两个字的平翘舌音。2.(2)齐读课题曹冲称象3.(1)你

6、们知道称东西要用什么来称吗?(2)看图读一读,在认识生活中的各种秤的过程中,巩固学习生字“秤”。课题曹冲称象是本课的重点,除了读准“曹冲”两个字的平翘舌音,区别称和秤是本课的难点,通过认识生活中的秤,加深学生的识字。8分钟(三)探寻称象理由,感受大象的大1.看图说感受,聚焦大象的描写。(1)能用一个词来说一说这头大象吗?(2)在这篇课文中就有这样一句话描写大象。出示语句:“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自由朗读语句,把句子读通、都顺。3.具体感受大象的大。4.自然过渡,对比文中两种称象方法。(1)出示语句: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2)课文中介绍了两种称象的办法,谁的办法好?通

7、过课前预习单的完成,将本课学习内容锁定为探究曹冲称象的方法。(3)那就赶紧打开课文,读一读课文,哪一段写的是曹冲称象的办法?(1)用一个词来说一说这头大象。出示语句:“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2)跟老师一起读“柱子”。(出示词卡“柱子”)(2)古时候的柱子都是用木头做的,所以它是“木”字旁。一起再读。3.大象的四条腿像什么?(出示词卡“四根柱子”)一起读“四根柱子”。还可以说四根什么?拓展量词“根”。4.(1)读一读,体会两个句子意思的不同。(2)学用“到底”说句子。(3)读一读课文,那一段写的是曹冲称象的办法?自由朗读课文。本环节通过语句结合图片和抓住读好“到底、重”重

8、点词语,让学生感受大象的大,为故事的发展做铺垫。10分钟(四)聚焦语段,探究称象方法1.课文哪一段是写曹冲称象的?试着读一读。(1)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2.体验式识字,学习“线”。(1)出示词卡“线”。(2)创意画线,拓展“线”字词语。3.学生上台画线,理解“沿着”。(1)把大象赶到船上,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这条线画在哪儿呢?(2)出示词卡“沿着”)4.情境式识字,学习“止”。(1)往船上装石头,装到画线的地方为止。一起读。(2)指导学生学会通过联系情境组词,记住生字。5.指导朗读,感受完整称象过程。(1)教师领读。(2)指名读。(3)齐读。6.理解内容,按步骤排序称象过程。(1)思考

9、步骤。(随意板贴“在船舷上做记号。”“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称石头的重量。”“赶象上船。”)(2)摆一摆。通过此教学过程,使学生在会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3)说一说。(提示: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7.借助微课,体会称象方法的巧妙。8.练习表达,完整介绍称象过程。(1)想要完整有条理的说清楚一件事,通常会用上一些表示顺序的词。比如:先、再、然后、接着、最后,这样的词语。(2)引导学生发现按顺序表达的形式,学习“圈一圈”的阅读方法。(3)练习表达。(4)指名说,指导表达。小结:曹冲的办法可真妙啊!不仅称出了大象的重量,而且一步一步说的非常清楚。一起再来读一读这段话。9.夸

10、一夸,展现情感价值。小结:七岁的曹冲和同学们差不多年纪。那如果遇到难题,你也能像曹冲一样开动脑筋,想办法吗?1.曹冲到底是怎样称象的呢?再来仔细地读一读这段话。2.(1)这段话中藏着两个生字,会读了吗?指名读。(2)创意画线,拓展“线”字词语。师板画,学生可以用手指在桌上画。(板书)一起读直线(板书-)一起读虚线(板书)一起读波浪线3.(1)这条线画在哪儿呢?(2)把大象赶到船上,沿着水面画一条线,不上也不下,刚刚好,这就是沿着。4.(1)往船上装石头,装到画线的地方为止。一起读。(2)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停止。(出示词卡“停止”)5.(1)老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2)谁来试着完整的读一读?(3

11、)齐读。6.(1)思考步骤,试着能说一说曹冲是怎样称象的?(2)摆一摆。指导学生按顺序摆一摆他称象的步骤。(3)说一说。按照这样的四步,来把曹冲称象的过程按顺序说一说。7.学生看微课,思考称象的方法。8.(1)找一找在曹冲称象的过程中有哪些这样的词,把它圈出来。(2)默读课文,圈出顺序词。(3)试着把称象的过程说给同桌听一听。(4)指名说,指导表达。9.(1)曹操听了曹冲的办法,微笑着点一点头。他会说些什么呢?出示:曹操微笑着点一点头,说:“(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画线的方式,记住生字“线”,同时也积累了线的词语,理解文中内容,体会曹冲称象的步骤。称象的完整过程,是一个思维上的逻辑,通过朗读

12、了解称象的整个过程。通过学习,了解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借助微课、表达顺序的词,体会曹冲称象方法的巧妙。进而能明白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需要学会转化思维。20分钟(五)探索规律,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岁、然”“站、船”。2.发现规律。3.教师示范书写。提醒注意点及注意写字姿势。4.学生练写,反馈点评。岁:上面扁而宽;然:下面扁而宽;站、船:左右结构,左右等宽。学生练写。学会观察结构特点,在书写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对比、调整。10分钟板书设计第二课时环节教师课堂行为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意图预设时间(一)复习导学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的哪一篇课文,还记得吗?1.出示课题:曹冲称象2.出示词语,复习字词3

13、.练习巩固,完成作业单(1)出示生字“称”、“秤”。你们分清楚他们了吗?完成课堂练习第一题“选一选”。(3)师点评,学生互评1.课题特别难读,来,一起再来读一读课题。2.(平、翘舌音、后鼻音都读准了。再来看看你们的生字都还记得吗?)曹冲 称象 官员 四根柱子 议论 多重 秤杆 砍树3.(1)指名读;齐读(2)完成作业单1.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 )一( )?2.得选一杆大( ),砍一棵大树做( )杆。巩固复习本课的生字词和读音。正确区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字词,通过联系加以运用。5分钟(二)观察曹冲反应,对比称象方法1.面对那样的一头又高又大的大象,想要知道大象到底有多重,上节课一起分别学习了官员们的办法,你觉得官员们的办法怎么样?观察曹操的反应。出示:学习导图 2.自由读课文,理解内容,按步骤排序称象过程。(1)思考步骤,试着说一说曹冲是怎样称象的?(随意板贴“在船舷上做记号。”“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称石头的重量。”“赶象上船。”)(2)摆一摆。(3)说一说。(提示: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4.练习表达,完整介绍称象过程。(1)想要完整有条理的说清楚一件事,通常会用上一些表示顺序的词。比如:先、再、然后、接着、最后,这样的词语。找一找在曹冲称象的过程中有哪些这样的词,把它圈出来。(2)引导学生发现按顺序表达的形式,学习“圈一圈”的阅读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