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心得体会范文集锦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3814884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年孤独心得体会范文集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百年孤独心得体会范文集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百年孤独心得体会范文集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百年孤独心得体会范文集锦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百年孤独心得体会范文集锦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百年孤独心得体会范文集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年孤独心得体会范文集锦(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百年孤独心得体会范文集锦百年孤独心得 1孤独是个顽疾, 当死亡成为我们路之终点的时候, 孤独也就随之而来,这世间有多少吵闹,就会有多少孤独。无疑,孤独本身就是一道枯涩而不可理解的背影, 但马尔克斯的笔却是含笑的。 他没有徒劳地去化解苦难, 而是裹了一层糖衣在外面, 那几欲和神话接壤的想象力,让每个冰冷的字都长了一双翅膀,也曾让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有一种飞的冲动。百年孤独一书中,奥雷里亚诺第二是个欢快的胖子,他精力旺盛,经营彩票生意,喜欢请很多朋友一起喝酒,一边拉着手风琴,一边马不停蹄地醉。然而,他却依然反复地说着,人生短暂。热闹终归会沉寂,孤独如影相随,每个人都深受折磨,但临床表现却不同。奥雷里

2、亚诺上校的晚年, 终日把自己关在梅尔基亚德斯的作坊里制作小金鱼,每打造出一尾,便将其投入冶炼的火焰中烧毁,如此反复,在那羞涩而凉薄的时光里等待死亡降临。 阿玛兰妲则坐在糖浆般的阳光里,日复一日地编织寿衣,白天织,夜里拆。丽贝卡从童年开始就在兜里装满泥土, 偷偷咀嚼,像蚯蚓一样恋着那更接近死亡的芳香,而父母的头骨却总在每个梦魇之中嘎嘎作响。 还有思维像滑扣螺丝一般的老布恩迪亚,终日被绑在棕榈树上,风吹雨 淋,他瞪大双眼,究竟在想什么 ? 从来没人喜欢去享受孤独, 为何我还渴望更多的人来喜欢此书 ?借用一下摇晃着存在主义旗帜的那些人理论,先将自己逼到绝望的天涯,再回过头来建立希望的天国,唯有这样,

3、才更懂得珍惜生命。我们不需要悲剧,但应该有悲剧精神。即便是浮光掠影活一次,在这斑斓且喧嚣的世间,也该沉下来,挨着土地行走。在时光里,所有活着的生命,都在踩着节奏行走,并非只有第五交响曲,才流淌命运的旋律,即便踽踽独行的人,也并非只有一进一出的呼吸与每分钟 50-80 的心跳。生命尚存, 播撒不止,也许,下一秒就会春暖花开。百年孤独心得 2最近看完了百年孤独,书看得很快,可信息量太大,反而还未消化完毕,停留在对一本好书囫囵吞枣泛读一通的阶段。 相信还要反复咀嚼几遍,我才能真切明白作者对人类历史的讽刺有多深。 目前我对百年孤独的理解仅是这是一本介绍一个家族在一个世纪中的崛起与衰落的过程,围绕着其中

4、两个兄弟与取了他们相同名字的后代的故事。故事中的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而又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拥有自己的信仰,自己的理念、信条与行事的标准、动机与准则。每个人都有光明与阴暗,并以自己的方式为这个家族付出一生。 他们在马贡多生活,在这个孤独的小镇与以马贡多小镇为中心形成的一个范围活动着,在这里他们完成了生命的升华,为了他们心中的正义以及执着的信念,履行着他们从生下起就无形中担负着的职责,为一些荒诞可笑的理由,匆匆的完成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认为必须非做不可的事情。他们每个人是独立的,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他们是家族的一份子,又似乎并不属于这个家族, 他们的相似点,就是孤独二字。孤独,打自这个家族诞

5、生在这个世界上就与这个家族的命运紧紧的相连在一起,他们生来是孤独的家族,死后也并没有逃脱孤独二字。我不知道孤独象征着何物,也许是精神,也许是肉体。人类生而孤独,死后灵魂也无法幸免。 也许这个世界给予人类的的一生必须背负着的沉重的烙印,便是如影随形的孤独。从这一点上来看,无人不孤独。肉体、外在与表面是停留在这个繁华热闹的世界,与无数人打着交道,生活在群体中。 灵魂、内在、却是活在独自、 只有的世界里,精神是独立于肉体而存在的,思想能与外界分享、交流,可灵魂必须得到独立的思考才能得以更高层次的深化。有时候身边的人越多, 与外界的沟通越多, 得到的信息与反馈越多,就越能体会到内在世界精神的与独立。外

6、表接受阳光,内心处以安静、幽深的黑暗 ; 外界流经时光岁月,内心的自我则得以一片凝固的永恒的时间。在此间隙, 肉体与表面光滑无损,思想与灵魂历千锤经百炼、在无数思考疑问中打磨淬火、最终到达片刻的成熟。世间本无对错,只有不同的理解与不同的见地。成熟与不成熟,界限非常模糊, 无所谓何谓正确, 不同的人以不同的解释获得不同的支持。本无善恶,取人性命,报以恶果,若失去性命之人本就为罪大恶极之人 ?杀人者无心、有心 ; 失手、蓄谋,各样情况交错,以何为标准、准则 ?有信仰与有无信仰的人,生活方式也翻天覆地之变化,若以对方为正确,岂不是杀人至于无形, 否定了一个人的生命的的意义,倒比扼杀了这人的性命更加残

7、忍。学习有各种方法,以为融会贯通,并不需反复询问知识深浅。 分数可衡量某个时期的付出, 却得不出此人品行、智慧的丰富程度,为蚁群所用,多中取少之时,才为体现分数考试价值之时。知识永无止境,断章取义、以小断大、舍远贪近、求分弃才需改进。对待人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态度、人生观与原则。自认为,温婉的细涓长流的为最惬意不过的生活方式。 正是这种理想生活,简单而又难得。书本,单人,细笔,空房独处一下午。房外倾泻阳光,房内静聆阅书,感受文字的世界,享受独处的快感。刹那间,能听见平凡渺小的生命中,心灵的深处,身体里,灵魂在亘古持久的孤独中永恒的巨大的轰鸣。百年孤独心得 3或许命中注定吧,尽管在“阿卡迪奥”和

8、“奥雷良诺”这两个名字的循环中家族看似会繁衍下去,尽管吉普赛人、政府、战争、火车和香蕉种植园的到来曾一度让这个宁静落后的村庄变得繁荣喧闹,但整个家族还是逃脱不了”家族的第一人被绑在一棵树上,最后一个人正在被蚂蚁吃掉”的命运。在我看来,孤独的人大抵两种:自负与自卑。自负的人通常有自负的才华。 他们超出常人而用慧眼看世界, 理解层次不同,交流自然成障碍。 于是他们干脆自行研究, 不理会众人,似乎形成了至极的境界而求新的突破,领悟常人所不能领悟的玄妙。在常人眼中,这便成了孤傲。 而先驱大多是在这样不能被人理解的状态下产生的。就像布恩地亚是因为过早地知晓了家族的命运而被视作疯子一样,先驱总是孤独的。自

9、卑的人大多缺少自负的资本。 他们在某些方面低于常人而用更忧郁的眼神看世界,自觉不如众人,交流也自然隔阂了。当人们兴趣使然地谈论着一些话题时, 他们只能蜷缩在角落里做听众。热闹是他人的,他们只会用冷漠的心态面对世人。 在常人眼中,这便成了孤僻。 就如奥雷良诺在自卑中挣扎一样, 封闭的世界注定与世隔绝的。百年孤独心得 4每样事物都有它的双面性。 有阳光开朗的一面, 也有冷酷无情的一面。一个人如果没有孤独这类东西,就像植物缺少土壤一样,少了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今天我向大家推荐一本加西亚马尔克斯所著的有关孤独的诺贝尔奖书籍百年孤独 。本书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出生于 1920_年哥伦比亚玛格达莱纳海滨小镇

10、阿拉卡塔拉。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 1936 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 1947 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 1948 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六十年代移居墨西哥。 1967 年出版百年孤独 1982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_年 4 月 17 日在墨西哥病逝。百年孤独中的一家七代都是主角。第一代:好奇心旺盛,富于冒险精神的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与精明能干的乌尔苏拉。第二代是为人鲁莽大胆, 好奇心重的何塞阿尔卡蒂奥和性格寡淡的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等。其余的人也各具特点。一致的却是“可怕”的孤独。我对家族的第一个女性乌尔苏拉印象最深刻。为了与这种孤独的画面对抗, 她做了许多努力。 但

11、孩子们却无一幸免地走向孤独的深渊,拥入孤独那冰冷无情的怀抱。最后她仍然无法战胜这种孤独,死不瞑目啊。她的坚强使我震惊。家族中每一个人都被孤独蛊惑着,轻轻地慢慢地走向孤独, 一个个迷迷糊糊地走向孤独的怀抱。可她并没有放弃。直到她死,她也没有放弃要把家人从孤独那冰冷的怀抱中唤醒,帮助家人挣脱孤独的怀抱。 家族中其它女性也慢慢走向孤独,只有她一直保持着乐观坚强的信念。而不是被卷入混乱的生活当中,迷失方向,找不到自我。奥雷里亚诺和阿尔卡蒂奥他们的循环推动着整个故事, 并使整个家族的命运充满魔化色彩。 从创立小镇,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循环和波折之后,又回到了起点时终结。 就像绕了一个圈, 最终还是回到原点。

12、“家族第一人被绑在树上, 家族最后一人被蚂蚁吃掉。 ”一则可怕的预言。整个家族的这种循环,同样也是整本书里最吸引人的地方。其实,书中的内容都是围绕“孤独”这个词来写的。说起孤独,不仅书中有,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我们也曾无数次体验过。即使有人极力抵抗孤独,但总是不能究根除底,把孤独彻底消灭。人们总会在某一时,某一刻,随时随地感到孤独。当别人拿着好成绩向你炫耀时,当别人和你讲和父母外出时的趣事时,你可能会感到孤独。即使就在你耳边。这些在你眼中是陌生的,你没有经历过的,你会显得有些孤立。不过孤独也不一定是负面。像我,就喜欢孤独。因为在孤独的时候十分清静。我有个怪癖:专爱挑幽静的小巷走。 尽管家长经

13、常说我,可我就是不改,我就喜欢这样独自一人。 没有大人的拘束, 自由自在,耳根子也十分清静。人自然也心旷神怡,心情也变得很好。所以,我一点也不喜欢人山人海,我只喜欢无拘无束的孤独。孤独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不如把它当作一个朋友, 一个能够让我们认清自己的朋友。 它会陪我们一生一世。 珍惜与它在一起的每一分钟吧 !百年孤独心得 5在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里的所有角色,像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但更像是空虚无比的灵魂。我在读这本书的同时,从里面的人物的性格中,读出了我们一生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孤独。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一位屡经失败, 却又百折不挠的科学家,总是拥有着无尽的幻想和无穷的毅力。他身上映射着所有

14、的科学先驱者的影子,狂热和冷淡,鲁莽和沉着,探知的欲望和放弃的意念,各类矛盾的品格在他的身上一一体现。他试图用磁铁挖掘黄金,试图将望远镜作为武器, 试图把水银冶炼成金子。 他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多少人的理解,乃至于朝夕相处的妻子乌尔苏拉也排斥他的所作所为。可是当他揭破了生命的所有谜底时,他却被当作疯子,被捆绑在栗树树干上,被迅速地遗忘。 昔日的炼金梦想在看透生命的他的眼里已成虚无,他只能忍受着生与死之间横亘的痛苦无尽的孤独。 马尔克斯似乎在用这个,表达着对所有的开拓者的深深的同情。至于乌尔苏拉则是一位任劳任怨的劳动者。 在那个时不时闹得天翻地覆的家中, 她永远是这个家庭的经济支柱和精神支柱。 她从没有唱歌的乐趣,也没有游玩的雅致, 各种劳动如同拼图一般拼凑出她那紧凑而又孤独异常的一生。 她无处不在。她的身影出现在家具的迷幻倒影中,出现在朴实无华的天地中,出现在糖果小作坊的喧嚣声里。她又虚无缥缈,就像是来到人间通过劳动来赎罪的亡灵。到最后,伴随着她的死亡, 她的名字也被丢到了记忆的深渊之中。 作者写出她冗长的一生,同时也是对哥伦比亚所有孤独的劳动着的赞歌。至于奥雷里亚诺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