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专题一(3)宋明理学

上传人:tu****1 文档编号:143804719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专题一(3)宋明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必修三专题一(3)宋明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必修三专题一(3)宋明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必修三专题一(3)宋明理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必修三专题一(3)宋明理学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三专题一(3)宋明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专题一(3)宋明理学(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料) 中外孔庙,越南河内国子监文庙 韩国汉城成均馆文庙 韩国庆州乡校文庙 日本东京汤岛圣堂 日本足利学校圣庙 冲绳那霸孔子庙 美国加州萨克拉门托孔子庙,宋明理学,课程标准: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儒学的发展宋明理学,宋 明 理 学,理学兴起的背景:儒学复兴运动,理学的成熟和两大流派,程朱理学 客观唯心,理学的核心:先有理而后有 万物,理学的修养论:个人学习实践的学问: 格物致知,陆王心学 主观唯心,“心即理也”,“致良知”,北宋五子和理学的创立,千年学府白鹿洞书院,(资料)理学的来源,位于江西庐山脚下。八百多年前,南宋大儒朱 熹在此举行了一次学术报告会,请当时主

2、要论敌 陆九渊来此讲学。这次会上,陆九渊就儒家思想 的义、利问题慷慨陈辞,讲得许多听者感动得掉 下眼泪。朱熹和陆九渊是南宋儒家思想的代表人 物,他们各成一派,共同发展了儒学。他们发展 的儒学新体系称为“理学”,(资料) 千年学府 白鹿洞书院 庐山五老峰南约十公里处的后屏山之阳,于群山绿树之中,掩 映着一组楼阁庭院式的古建筑,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白鹿洞 书院。 书院是我国古代传播文化、交流学术、培养士子的地方。自唐 迄清,江西设立的书院极多,居全国首位。而“海内书院第一”的 白鹿洞书院,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完备的书院,“天下书院之 首”。 它有着幽静的环境,宽敞的院舍,颇具实力的师资, 求知若

3、渴 的生徒;它有完整的教规,有效的教学方法,以资生徒读书的图 书,教学经费所需的学田。因此,在它兴教以来,延续时间达 1000余年,曾为封建社会培养出一批批人才。 白鹿洞书院在唐代时原为李渤兄弟隐居读书处。李渤养有一只 白鹿,终日相随,故人称白鹿先生。,后来李渤就任江州(今九江)刺史,旧地重游, 于此修建亭台楼阁,疏引山泉,种植花木,成为一 处游览胜地。由于这里山峰回合,形如一洞,故取 名为白鹿洞。 至五代南唐升元年间,曾在此建立“庐山国 学”,这算是白鹿定名为“白鹿洞书院”。当时有 士子数十百人,与岳麓、睢阳、石鼓等,并称为天 下四大书院。,(资料),(资料)白鹿洞书院累经兴废。北宋末年,金

4、兵南下 战争频繁,烽火连天,书院遭到毁坏。至南宋淳熙六 年(公元1179年),著名的哲学家朱熹出任南康太守(治 所在今九江星子县地),他亲至书院废址踏勘考察后非 常满意地说:“观其四面山水,清邃环合,无市井之 喧,有泉石之胜,真群居讲学、遁迹著书之所”。经朱 熹的竭力倡导,才又重建了白鹿洞书院。朱熹在南康 知州任上三年,为兴复白鹿洞书院殚精竭虑,不遗余 力。他曾亲订洞规,置田建屋,延请名师,充实图 书;且又亲临讲课,与学生质疑问难。淳熙八年(公元 1181年),著名哲学家陆象山也来到白鹿洞书院讲学, 朱熹、陆象山又有“白鹿洞之会”,书院也因之而闻名 天下。,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1

5、、儒学的困境的表现: 东汉末年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 魏晋南北朝时期 :面临严重挑战 唐末五代时期 :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 儒学困境的原因: 道教在民间的传播 尤其是佛教传播 儒学本身日益沦为笺注之学,受到质疑。 直接冲击着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2、儒学复兴运动 奠定了理学兴起的基础 (1)唐代中期,韩愈提出复兴儒学主张; 李翱提出必须从“性命之源”的高度理解孔子之道。 (韩愈和李翱的思想,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读一读资料) 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玄宗才使肃宗,便篡。肃

6、宗才使永王璘,便反。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 (宋)陈颐河南陈氏遗书,唐代儒学的困境: 唐代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君不君,臣不臣,出现藩镇割据、权臣跋扈等问题,儒学思想的不到贯彻。,材料 他(韩愈)在原道和论佛骨表中,对佛教进 行了尖锐的抨击。他指出 佛教耗费大量财富,加重了百 姓负担,使“民不穷且盗”。又指出“佛本夷狄之人”,佛 徒“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 之义、父子之情”,让佛教凌驾于儒学之上,有被童话 为夷狄的危险。他认为佛教自外与天下国家,灭弃封建 伦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 事其

7、事”。对害国害民的佛教,韩愈”人其人,火其书, 庐其居”。,( 2 )北宋大规模的儒学复兴运动: 原因:在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的鼓励下。 基本主张: A、他们推崇春秋中的“尊王攘夷”之旨,批评唐代政治,指出其根本弊病是不重儒家的纲常伦理,致使女后专政、权臣跋扈,最终导致唐末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B、要巩固中央集权,实现长治久安,必须以唐为鉴,复兴儒学。 C、他们在民族矛盾空前激化的时代,特别强调文化上的“华夷之辨”,将背离儒家传统的佛教和道教统统视之为夷狄之教。,影响: 1、在他们的持续努力下,研习儒经 义理之风大开,士气随之大变, 重忠孝、讲廉耻、励气节的社会 氛围逐渐形成。 2、理学就是在这

8、场儒学复兴运动中 孕育而生的。,宋代理学产生的背景: 1、隋唐五代长期分裂和混乱,使传统的道德规 范遭到极大的破坏,不利于政治的稳定, 因 此宋朝统治者一开始就倡导尊儒读经。 2、理学的产生出于儒学家革除时弊、拯救文 化、重建儒学道德的主观目的。 理学适应了唐末以来重建伦理纲常的需要。,3、宋朝建立以后,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 此基础上,科学文化的进步尤其引人注目。 理学对自然以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代 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4、宋代学者大胆抛弃汉唐学者师古的学风,敢 于疑经改经,互相辩论,互相启发,独立思 考,大胆立论,为理学的产生提供了,一 个相对宽松的思想环境。,二、北宋五子与理

9、学的创立,1、“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 程颢、程颐理学的开创者,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将 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 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 想体系,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1)周敦颐结合周易解释太极图,建构了包括万物、人类和道德等万事万物的衍生规律,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而为一,从而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 (2)邵雍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卦,试图揭示宇宙规律,进而解释人类命运。 周敦颐和邵雍率先运用系统的思辨,自觉地将宇宙的自然结构与人的精神结构融合起来,以寻找其统一的本原,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3)张载对理学的创立贡献巨大。有人

10、认为他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一派,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在理论上,张载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准确地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4)程颢、程颐兄弟合称“二程”,他们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二程”认为,天理的核心就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仁”。仁者不但能化物于无形,而且能获得高度的主体自由和极大的精神满足,这就是“孔颜之乐”。,二程理学思想的成就,建立了以“天理”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理学体系 发挥了孔子“仁”的学说,三、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朱熹,朱熹的生平:,南宋人,在历史上被誉为“致广大,近精微,综罗百代”的一代儒学“宗师”。古代最著名的哲学家、经学家,理学

11、的集大成者,地位及影响仅次于孔孟。其思想学说从元代始成为官方哲学。 朱熹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四书集注、四书或问、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周易本义、易学启蒙等。此外有朱子语类,是他与弟子们的问答。,朱熹的思想主张,1、理气本体论 2、修养论 3、社会政治理论,(阅读材料,思考朱熹所谓的“理”指什么),“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文集卷七读大纪,朱熹认为理是事物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在社会生活中理还指儒家的“三纲五常”、仁义道德。,朱熹理学的主要内容: 1、理气关系: A、宇宙万物

12、由“理”和“气”构成,气是构成 一切事物的材料,理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理比气更根本、理先于气,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如何才能不违背理呢? “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朱子语类 “存天理,灭人欲”,2、理学的修养论: A、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学习、实践学问; B、“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3、理学的政治理论: 依据道统论 (道儒家的三纲五常、仁义道德) (统指圣贤相传之传统) 核心“正君心” 目的排斥佛教、道教思想,重建儒学信仰,影响:,朱熹是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地位仅次于孔孟,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了后世六七百年之久; 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

13、度起了重要作用。,(探究)朱熹的思想在他有生之年被官方诬为“伪学”,而在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被官方奉为儒学正宗。为什么?,朱熹的思想与当时官方所尊崇的传统儒家思想不一致,因而被诬为“伪学”。但实际上朱熹的思想是对儒学丰富和发展。“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要求人们接受封建道德观念,维护封建的等级秩序,这就进一步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因此,在元明清三代被奉为正宗,成为官学。,如何评价朱熹的理学思想?(角度),朱熹的理学是对儒学的丰富和发展。(他所建立的理学体系超过了北宋五子,是孔孟以来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他综合批判了同时代学者的思维成果,融合了儒释道及诸子各家之学,建立了一个庞大

14、的新儒学体系,将中国哲学文化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高峰) 朱熹的理学系统整合了儒释道,成功地回应了佛学的冲击与挑战,证明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具有充分的消化和吸收的能力,从一个方面表明了中国文化的伟大胜利。,朱熹理学中的修养论和社会政治理论无论当时还是现在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有一定意义。 思想的发展总是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朱学被召定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后,朱学便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强有力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四、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1、陆王心学,指以陆九渊和王守仁(王阳明)为代表的理学。 2、陆九渊:号象山居士,南宋人,是心学的开

15、 创者。 A、核心思想是“心即天理”,意思是本心即天理 B、“发明本心”,即主张人生日用处直接体悟“理” C、“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应剥落、扫除,2、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明代人。他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1)王阳明把“理学”发展为“心学”,背景: 明中叶,明朝的封建统治出现了严重的政 治危机,王阳明认为程朱理学崇尚空谈,不 务实际,遂创立心学,以克服人们心中的“私 欲”,挽救封建社会的政治危机。心学蔚然形 成一代学术思潮。,(2)王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内容:,A、“心即理”。(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王阳明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即理也,此心无 私欲之蔽,即是天理

16、,不须外面添一分。” 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 善”;“心”是第一性的,“物”是第二性的;“理”是封 建道德,存在于心,是人头脑中固有的,他这样说 是强调社会上的伦理规范之基础在于人心之至善。 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B、“理”是封建道德,存在于心,是人头脑中固有的;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人固有的善性)”,王阳明的心学对儒学有什么新的发展?,思路引领:和宋代“理学”比较,分析概括明代“心学”的思想特点。,答案提示:,思想主张:心即理,认为人心便是世界万物的本 原,“心外无物”,是一种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致 良知,认为“良知”是人固有的善性,主张“视天下 为一家,中国犹一人”,发挥了儒家“仁”的思想。 其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将一切合法性与合理性的根 源从外在的天理转化为内在的良知,以后者所代表 的道德主体性取代前者的权威。由程朱理学的客观 唯心主义转变为阳明心学的主观唯心主义。,儒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