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的分类与核算方法(压缩版)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3801871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6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民经济的分类与核算方法(压缩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国民经济的分类与核算方法(压缩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国民经济的分类与核算方法(压缩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国民经济的分类与核算方法(压缩版)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国民经济的分类与核算方法(压缩版)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民经济的分类与核算方法(压缩版)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经济的分类与核算方法(压缩版)课件(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国民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核算教程),第2章 国民经济的分类 与核算方法,天津财经大学 周国富 主讲,2,2.1 国民经济分类的基本方法 2.2 产业部门分类与机构部门分类(重点) 2.3 经济流量分类与资产负债分类(重点) 2.4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方法 小 结:本 章 要 点,本 章 要 目,3,2.1 国民经济分类的基本方法,一、国民经济分类的基本问题 国民经济核算需要对其核算“主体”和“客体”分别进行科学的分类。 分类:就是复杂的统计分组,一般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国民经济分类的基本问题: 分类对象:是指对什么事物或现象、过程进行分类,它界定分类的总体范围。 分类标志:是对事物进行分类

2、的基本标准或依据。 分类单位:是对事物具体划分和归类时的基本单位。,4,二、国民经济的一般理论分类(略讲),(一)两大生产部类的划分 分类标志:产品的基本经济用途 分类结果: 第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经济部门 第部类:生产消费资料的经济部门 在我国,通常利用农、轻、重结构近似反映两大生产部类的比例。 第部类:重工业(建筑业类似) 第部类:轻工业和农业,5,(二)两大生产领域的划分 1“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 分类标志:产品形态及其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 分类结果: 物质生产部门:农业、工业、建筑业、商业、运输邮电业 非物质生产部门:其他各种服务行业,6,2“货物生产”与“服务生产” 分类标志:

3、产品形态及其使用特点 分类结果: 货物(Goods):具有外在物质形态的产品(农、工、建筑业产品)。可贮存,其生产、流通和使用过程可分离。 服务(Services):其他一切只能以活动形式提供的产品(生产活动与生产成果合而为一)。不可贮存,其生产、流通和使用过程同步进行,同时完成,生产多少也就使用了多少。,7,3. 两种生产领域划分的关系:,8,(三)经济类型的划分 分类标志:经济类型(成份)或资产归属(所有制形式) SNA推荐的分类(1993):本国公营经济、国内私营经济、外国控制的经济 中国的分类(1992,1998):公有经济(国有、集体经济);非公有经济(私有、港澳台、外商经济),9,

4、三、国民经济的产业级次分类(略讲) 分类标志:产业形成时序、劳动对象特点,等等 分类结果:人们的看法不尽相同 表2-1 产业级次分类对照表(见P44) 各种分类的主要差别:采掘业(或),建筑业、流通部门(或)等,10,我国的三次产业分类(1985):,我国的三次产业分类(2003):,取消了第三产业四个层次的划分,而是直接与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行业部门对应起来(P45、P49-50),11,2.2 产业部门分类与机构部门分类(重点),开展国民经济核算的现实途径,是对各经济单位进行分门别类的描述。 产业部门分类和机构部门分类是国民经济核算中经常运用的两种部门分类。,12,一、基层型单位与

5、产业部门分类(P46) 国民经济产业部门的分类对象是从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的全体常住经济单位,其分类标志是有关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性质(简称“生产活动性质”),而其分类单位则是基层型单位。 所谓“生产活动性质”,包括两层含义:(1)作为生产经营活动成果的产品的性质;(2)产品生产过程的投入结构和生产工艺等方面的主要特征。,可以不要这一限制词。,13,“生产活动性质”举例: 产品的性质生产何种产品? 汽车:货车、客车、工程车、消防车 酒精:食用酒精、医用酒精、工业酒精 生产工艺和消耗结构怎样生产产品? 电力:火电、水电、核电、油电、风电 食盐:海盐、矿盐、井盐、湖盐 食糖:甘蔗制糖、甜菜

6、制糖,14,(一)生产活动的类型 在现实中,普遍存在着同一单位生产不同产品,或同一产品以不同的投入方式(包括生产工艺和消耗结构等)生产的复杂情况。 因此,为了确定产业部门分类的基本单位,还需要适当区分实际经济单位所从事的生产活动的类型主要活动、次要活动和辅助活动。,15,主要活动:生产主要产品,同时还可能伴生出一些副产品。主要生产活动的特征是,其产品的增加值份额高于其他任何一种生产活动。 主要活动产品:主要产品副产品联产品 次要活动:生产其他的一般次要产品,这些产品的增加值份额明显低于主要生产活动。 副产品次要活动的产品次要产品 辅助活动:为主要活动和次要活动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或提供辅助服务,

7、通常不单独计量产出,其投入计入相应的主要活动或次要活动的投入之中。,16,(二)基层型单位的定义(P47) 基层(型)单位(Establishment-type Unit):在一个地点从事一种非辅助性生产活动,或者,从事几种生产活动但具有一种主要活动的生产经营单位。(在我国也称作“产业活动单位”) 基层型单位应该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具有一定场所,从事 (或主要从事)一种生产经营活动;(2)具有生产经营决策权,相对独立地组织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3)具备一定的生产经营或财务会计等核算资料(基本的投入-产出资料)。,17,基层型单位可以是一个企业或企业的一部分。 例如: 某企业集团汽车制

8、造厂汽车部件分厂、飞机零件分厂 机构型单位 基层型单位(生产不同产品) 炼焦厂:炼焦的同时产出煤气 (两者难以剥离,作为同一基层型单位处理),18,(三)产业部门分类(P48) 产业部门:由许多从事相同或相近的主要生产活动的基层型单位(产业活动单位)所组成的部门。它是依据主要生产活动性质对所有常住单位所属的基层型单位(产业活动单位)进行分类的结果。 产业部门分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国民经济分类。 与产业级次分类(三次产业划分)相比,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分类更为系统、完备; 产业部门分类构成了产业级次分类和其他重要国民经济部门分类的基础。 可以说,产业部门分类的一级分类就是三次产业。,这一限制词不可少

9、!,19,产业部门分类的作用和特点: 主要用于同生产技术、产业结构和部门间产品流量等分析有关的领域(实物运动),这些分析领域对部门分类的同质性要求较高。 由于基层型单位在投入和产出两方面还不是完全同质的,因而,产业部门也不是完全同质的“纯部门”。 在国民经济核算的其他领域(价值运动),应用更为广泛的是“机构部门分类”。,20,二、机构型单位与机构部门分类 国民经济机构部门的分类对象是所有常住经济单位;分类标志是财务决策的性质,即怎样取得和支配收入、怎样筹集和运用资金;而分类单位是机构型单位。 (一)机构单位的定义和类型(P51) 机构(型)单位(Institutional-type Unit)

10、:能够独立地拥有资产、承担债务,从事经济活动并与其他单位进行交易的经济单位。 机构单位的两种类型:法人或准法人经济实体(单独编制完整的资产负债表);住户(居民户)。,教材上没有这段文字。,21,机构型单位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P51) (1)独立从事一定的经济活动(生产、收支、消费、投资等),并对这些活动具有决策权; (2)独立地拥有和处置资产、承担债务,并能与其他经济单位进行交易; (3)具有较为完备的核算资料,能够独立地编制资产负债表,或者,根据需要有可能编制出满足分析要求的基本核算资料。 换句话说,机构型单位一定是具有财务决策权的单位。,22,(二)SNA的机构部门划分(P52) 机

11、构部门:由一组从事相同或相近的经济活动、具有相同或相近的财务决策特征的机构型单位所组成的部门。它是依据经济活动种类和财务收支性质,对所有常住机构单位进行分类的结果。 SNA的机构部门分类结果及其特征 见教材P52图2-5及相应的文字解释。,这一限制词不可少!,23,图2-5 SNA的机构部门分类,24,在划分机构部门时,还需要注意区分 市场性和非市场性的生产活动:(P53) 市场生产活动通过出售产品或收取服务费用来弥补开支、获取利益; 非市场性生产活动一般既不出售产品,也不收取服务费用。 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生产活动:(P53) 营利性生产活动以追求利润为主要目的(但不一定都盈利); 非营利性生

12、产活动则不以创造和获取利润为主要目的(但也可能获利)。 问题:两者之间是何种关系?(P53-54) 注意:营利性生产市场生产,非营利性生产非市场生产,25,两类非营利机构的区分:【自己看书,P54】 市场性非营利机构:以有经济意义(能够适当平衡供需)的价格提供服务或出售产品;或通过企业、政府和居民的捐赠来筹集部分资金,并适当运用资金获得财产收入,弥补由于价格偏低而造成的收费不足。其盈利不能分配给资助者,只能用于活动规模的扩大和质量的提高。 典型实例:为居民服务的收费学校、医院,为工商企业服务的商会、同业公会或联合会、实验室或研究所等。在SNA中,划归非金融公司部门。 非市场性非营利机构:以免费

13、方式或无经济意义的价格提供服务或产品,所需活动资金基本上来源于各种捐赠和其他资助。其中: 一类主要受政府资助并受政府控制,在SNA中,划归一般政府部门; 另一类则广泛获得社会各界的资助,并相对独立于政府和企业部门,它们单独形成“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部门”。,26,两组分类(市场性和非市场性,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相互关系: 营利性-市场生产 非营利性-市场生产(非金融公司) 非营利性-非市场生产 受政府资助和控制的(一般政府) 民间资助的(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27,(三)中国国民核算体系的机构部门划分【P54】,SNA的机构部门分类 中国的机构部门分类 非金融公司 非金融企业 金融公司

14、金融机构 一般政府(含公办非营利机构) 政府 住户(含私人非公司非法人企业) 住户(居民) 为居民服务的(私人)非营利机构 机构部门的进一步细分:职能分工,经济类型、产业差异,等等(以“金融部门”为例,见教材P54)。 国外机构部门,对应于“经济总体”,无须划分部门。,28,三、产业部门与机构部门分类的比较【P55】,注意: 按照SNA的处理方法,所有住户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从而“全体常住生产者”与“全体常住经济单位”实际上是同一个“经济总体”; 机构部门分类和产业部门分类是对同一“经济总体”的分类;【P55的表述有点问题】 基层型单位与机构型单位的差异;二者之间的隶属关系,如:自有住房服

15、务的生产;有酬家务劳动的生产,29,SNA关于经济活动主体的分类(图解),小结:,教材上没有!,30,2.3 经济流量分类与资产负债分类(重点),一、经济流量和经济交易的分类(P57) 经济流量:反映经济价值的产生或消失、获得或处置、转移或交换等,它涉及有关经济主体(单位、部门或总体)的物量或价值的总量或构成的变化。 影响经济主体的经济价值的因素: 经济交易,也即各种经济活动,形成“交易流量”。 大多数经济流量都属于交易流量,如产出、消耗、工薪、税收、利息、购进、出售、消费、投资、存款、贷款,以及出口和进口,等等。 非交易因素,形成“其他(非交易)经济流量”。,31,(一)经济交易流量及其分类

16、(P57),经济交易:实际发生在两个机构单位之间或一个机构单位内部的各种经济活动。 交易者:从事各种交易的经济主体。 各种机构单位或机构部门是最基本的交易者。基层单位或产业部门,也可以构成核算上的或事实上的交易者。 交易和交易者都是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基本概念。,32,经济交易的几种主要类型:(P58),1有偿货币交易与易货交易 存在对等的货币或实物支付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前者占有较大比重。 2实物报酬与其他实物支付 实物报酬是指以货物和服务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如:政府机关为公务员免费提供的膳食和饮料、住房服务等。 其他实物支付是指实物报酬以外的各种以货物或服务形式代替货币形式所做出的支付。如:土地承租者可以其部分实物收成向土地管理者支付土地租金;某些国家还允许住户通过捐赠名画或其他贵重物品的方式缴纳遗产税等。,一餐饭仅象征性地收2元钱!,33,经济交易的几种主要类型(续):,3现金转移 包括经常性现金转移与积累(资本)性现金转移。 经常转移属于收入再分配,资本转移则不属于收入分配。 4实物转移 它是指一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