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2014-201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43794699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安阳市2014-201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南省安阳市2014-201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南省安阳市2014-201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河南省安阳市2014-201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河南省安阳市2014-201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安阳市2014-201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安阳市2014-201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安阳市2014-201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毒品毁人前程,危害社会,为了教育学生“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某学校准备进行禁毒 实地参访活动,这次活动最应该去的地方是 ( ) A北京 B上海 C郑州 D虎门2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 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造成圆明园第一次劫难的国家是 ( ) A日、美 B德、日 C俄、法 D英、法3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用卑

2、劣的手段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 条约,共割占了中国领土 ( ) A100万平方千米 B.80万平方千米 C150多万平方千米 D120多万平方千米4“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决定割让 台湾的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尼布楚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52014年是五四爱国运动9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时说“让五四 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下列选项最能反映五四精神的是 ( )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抵制曰货 C北伐、把革命推向全国 D誓死力争,还我青岛6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颂扬十月革命,热情宣传:“试看

3、将来的环球,必 是赤旗的世界!”的作者是 ( ) A毛泽东 B陈独秀 C李大钊 D鲁迅7“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1921年 照耀史册的原因是 ( )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国民党一大召开 C南昌起义 D辛亥革命8右图是军事行动胜利进军路线图,这次军事行动主要战场 是在 ( ) A湖南、湖北 B江西、安徽 C浙江、上海 D广东、浙江9右图事件的关键词是“南昌”“周恩来”,由此判断与此图有 关的节日是 ( ) A五一劳动节 B七一建党节 C八一建军节 D十一国庆节10“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经验,上下求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 民族独立和

4、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与这条 革命道路最有直接关联的地点是 ( ) A上海 B浙江嘉兴 C井冈山 D江西南昌11不在下图所属事件行军路线上的地点是 ( ) A泸定桥 B湘江 C遵义 D上海 12毛泽东说:“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 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打的最好取得重大胜利的一 次战役是 (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血战卢沟桥13与“彭德怀”“华北x(伤俘日伪军4万多人”等字眼有关的战役是 ( ) A卢沟桥事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14.“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

5、有两个前途。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要使中国回 到不独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统一、不富强的老状态里。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 光明的前途。“与这段话相关的会议是 ( ) A八七会议 B中共七大 C中共一大 D遵义会议151945年蒋介石给毛泽东的一封电报:“万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实现,举凡国际国内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 共同商讨。”国共两党共同商讨的结果是 ( ) A联合抗日 B签订“双十协定”C建立黄埔军校 D进行北伐16对这一战略部署,毛泽东作了生动的比喻:“这样的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 中间细。两头力量强,还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

6、防御。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的胸膛。”这里的尖刀是指 ( )A刘邓大军 B八路军 C D华北解放军17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统计表,表中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拥有厂家拥有资本工人人数1913689家33亿元27万多19201795家50亿元55万多 A辛亥革命的影响 B洋务运动开展 C列强因一战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清政府鼓励发展民族工业18“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 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此民谣出现的时间是 ( ) A辛亥革命以后 B共产党的成立以后 C北伐开始之后 D抗日战争胜

7、利之后 191906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当地居民在聊天,张三说:“我刚参加科举考试考中 进士。”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五说:“我读过民报。”赵六说:“我看见 谭嗣同慷慨就义。”你认为他们中谁说了谎 ( ) A张三 B李四 C王五 D赵六20下列人物与其成就搭配不正确的是 ( ) A詹天佑京张铁路 B侯德榜侯氏制碱法 C严复海国图志 D聂耳义勇军进行曲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11分)阅读材料:材料一:“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 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 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

8、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 , 反应”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马克思曾说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 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 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旧制度解体的过程。请回答: (1)材料一中“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是指那三次战争?举出二例“反入侵”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和事件。 (5分) (2)材料二中“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旧制度”是指什么制度?(4分) (3)结合以上的史料,说说你的感悟。(2分)22(12分)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

9、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谈克拉西( 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 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 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借 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 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罪案之答辫书请回答:(1) 依据材料一的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4分)图3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的指导思想什么?(2分)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样的

10、思想主张?材料二所代表事件促进了什么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将中国革命推进新时期?(4分)(4) 图1至图4反映出近代前期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试概括这一历程的特点。(2分)23(13分)从五四运动爆发到红军长征胜利,是新民主义革命的兴起时期,这一时期中 国共产党在艰难条件下诞生,在国民革命运动中书写激情,在白色恐怖和多次挫折中 成长、壮大,最终找到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初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进行了国民革命运动。这次合作取得了什么成果?(任两点即可)(4分)(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时期,中国共产党有两次重大挫折,是哪两次?遭受第一次重大挫折的原

11、因是什么?(4分)(3) 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努力克服上述挫折,使中国革命出现新局面的?(任三点即可)(3分)(4) 你认为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关键时刻转危为安,开创新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24(14分)阅读材料材料一:“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材料二: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做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 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真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 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材料三: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指出:“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平津与华 北的危险,

12、已经放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面前,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 路!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1937年8月14 日,国民政府发表宣言,表示:“为求我中华民族之永久生存,及国家主权之领土 完整,对于侵犯我主权领土,与企图毁灭我民族生存之帝国倭寇,决以武力解决之,材料四: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 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 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人民日报 请回答:(1)由材料一可知,蒋介石对日本侵略采取什么政策?造成什么影响?(4分)(2)材料二叙述的是什么事件?意义是什么?(4分)(3)由材料三可知面对日本全面侵略,国共两党采取了什么措施?其结果如何?(4分)(4)材料四中我国立法确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 家公祭日”有何意义?(2分)25 (10分)下图都是反映解放战争时期史实。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 依次说出图二字母三大战役名称各是什么?(6分)(2) 图三中解放的南京是哪次重要战役?(2分)(3)分析三幅图片的联系是什么?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