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43794629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新人教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一、 教学目标了解:1、汉代农业的进步 2、手工业的新成就3、商业的繁荣掌握:1、治理黄河 2、农业工具的革新 3、丝织、冶铁技术 4、汉武帝经济大一统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治理黄河与农业的进步;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难点:正确分析认识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三、教学流程设计(一)、复习导入 (二)、授新课: 1、学习目标2、自主学习(根据表格,自主学习,尝试填充表格,5分钟)3、自学检测 (1)农业 学生自学检测; 教师补充:“九曲黄河”;图片(犁壁、耧车);播放“二牛抬杠”视频; (2)手工业 学生自学检测; 教师补充:图片(提花织机、马王堆汉墓一号出土丝织品、水排) (

2、3)商业 学生自学检测 教师补充:图片(五铢钱、东汉市集画像砖)4、合作探究:两汉经济为何得到发展?(三)、系统总结(四)、当堂训练: 1.资治通鉴记载了我国东汉时期的一位水利专家,黄河经过他的治理,桀骜不驯的性格居然得到改变,在以后的八百多年里没有改道,铸成中国治水史上一座光芒四射的永久丰碑。这次治理黄河是在A.汉武帝统治时期 B.东汉明帝统治时期C.汉文帝统治时期 D.汉景帝统治时期2.两汉是我国封建经济的发展时期,手工业取得了许多新的发展。下列 不是手工业技术新成就的是A.冶铁用水排 B.发明并使用耧车 C.纺织使用提花机 D.钢材的制作方法3.外国有人称丝绸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陈永

3、昊先生等人著的中国丝绸文化则称之为“第一大发明”因为丝绸的发明早于四大发明中任何一项,而且启发了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两汉时期,丝织方面的主要成就是: A.使用提花机 B.发明水排 C.发明耧车 D.发明犁壁4.新型生产工具的发明,促进了两汉经济的发展,水排的发明主要用于:A.农业 B.冶铁业 C.制瓷业 D.丝织业5.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整理财政的措施是: A.断绝研读儒家以外学说的人求取功名利禄之路 B.铲除“异姓王” C.国家统一铸币,盐铁官营 D.颁布“推恩令” 6.考古工作者对一座古墓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许多五铢钱、瓦当、 提花机等文物。请你判断这座古墓的主人最有可能生活的时代是: A.春秋时期 B.西汉 C.战国时期 D.西周时期 7.下列对两汉时期的历史表述,不正确的是: A.汉高祖和汉明帝都曾大规模治理黄河 B.汉朝时,牛耕已普遍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 C.两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农村地区几乎家家种植桑树 D.东汉时期,都城洛阳的人口总数在百万以上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