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蓬莱市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中检测试题.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43788914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蓬莱市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中检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山东省蓬莱市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中检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山东省蓬莱市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中检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山东省蓬莱市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中检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山东省蓬莱市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中检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蓬莱市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中检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蓬莱市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中检测试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蓬莱市20102011学年度初一历史试题 第二学期期中检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1隋朝统一的历史作用是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 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承上启下,继往开来A B C D2在我国民间有“沧州狮景州塔,赵州石桥大菩萨”的民谚,这里的“赵州石桥”修建于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3现在世界各地凡华人居住的地方多被称为“唐人街”,中国人常被称为“唐人”。这些名称的由来是因为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唐朝在世界上享

2、有很高的声望C唐朝时许多丝绸运往国外 D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4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A秦兵马俑遗址 B大昭寺会盟碑 C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D敦煌莫高窟5“主明臣直”,在下面的哪一组君臣身上表现的最为充分A唐太宗魏征 B武则天狄仁杰 C唐玄宗姚崇 D朱元璋胡惟庸6贞观长歌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电视剧。它所叙述的是唐朝哪一位皇帝的统治盛况?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7唐朝城市中的“坊”是 A皇帝办公区 B居民住宅区 C手工作坊区 D商业区8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状元”与下列哪种制度密切相关? A分封制 B禅让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9下面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

3、开放意识和和刻苦精神的是 A蒙古军队西征 B遣隋使来华 C文成公主入吐蕃 D玄奘西行10“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诗圣”对“诗仙”的评价。“诗圣”、“诗仙”分别是 A杜甫 李白 B白居易 韩愈 C杜甫 白居易 D杜牧 李白1“惜春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主席在此诗词中涉及到的古代开国帝王有 A秦皇 汉武 B唐宋 宋祖 C秦皇 宋祖 D汉武 唐宋12.下列工程中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最具积极作用的是A.长城 B.赵州桥 C.故宫 D.大运河13.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是因为A.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 B.有大量的碑刻书法C.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 D.建筑具有

4、独特风格14金史有“声如雷震,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的战争场景描绘,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A战争场面惨烈 B火药已应用于军事战争C火药的使用改变了战争结局 D火药威力巨大15全书网罗“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历史事实,以与历代朝政兴衰得失相关的政治、军事、民族关系为主要内容,这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该著作是 A史记 B资治通鉴 C金刚经 D窦娥冤16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请根据诗歌内容,判断出诗歌的作者生活的历史时期是 A南北朝时期 B唐朝时期 C南宋时期 D明朝时期17.宋元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历史发展的主流是A.社会动荡不安与

5、民族仇杀混乱 B.政权分裂与社会倒退C.少数民族掌握中原政权与国家走向分裂 D.经济中心南移与民族关系发展18. 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主要反映了北宋时期A.社会动乱,战争频繁 B.城市发展,商业繁荣C.中外交流日益增多 D.民族融合不断加强19如果你生活在宋代,明天就要参加科举考试,如熬夜看书打磕睡,你将可能用下列哪种方法来提神A饮茶 B抽烟 C喝酒 D喝咖啡20“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反映的是过“元旦”的一些活动。“元旦”即今天的 A圣诞节 B元宵节 C春节 D元旦(新年)21如今,很多人认为“China”出自“昌南”的言译,使得中国与瓷器密不可

6、分。“昌南”在宋代改名为什么,并且发展为著名的瓷都 A邢州 B越州 C哥窑 D景德镇22.瓦子出现于宋代,并盛行于宋代城市之中,瓦子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的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23元朝时,我国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 A回鹘 B藏族 C蒙古 D回族24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A唐朝 B元朝 C宋朝 D明朝25在某校组织的一次历史人物竞猜活动中,当主持人说道:“元代著名的书画家、书法劲秀雄健,功力深厚、画作被誉为神品。”茗茗同学立即作出了正确的回答:他是A张择端 B顾恺之 C颜真卿 D赵孟頫二、填空题26.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_,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

7、_。27.宋元时期曾把北京作为都城的少数民族政权是_和_。28.宋元时期主要的文学形式是_ 和_。三、综合能力题29唐朝是科举制的完善时期。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唐朝科举制最重要的考试科目和在科举制的完善过程中做了突出贡献的三位重要人物。(2)分析科举制对唐朝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3)选出下列两个与科举制的实施有关诗句。(2分)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3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吐蕃赞普给唐朝皇帝的书信材料二 “(辽)与

8、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材料三 憾山易,憾岳家军难!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先皇帝”指的是谁? “和同为一家”指哪两“家”的关系?该事件产生什么积极影响?(2)材料二中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3)材料三中的“岳家军”反映了哪两个政权之间的战争?(4)综合上述材料概况指出唐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南宋诗人陆游在一篇文章中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富”。材料二 南宋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故都”指哪里?(2)材料二中的“苏湖”是指何处?盛产什么粮食作物?(3)国家财政收入依靠“东南财赋”,说明了什么?

9、(4)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3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金刚经(部分)材料二:北宋时期,我国印刷术的发展出现了新飞跃。据考古发现,当时采用新印刷术印制的书籍,字体工整,装订精美,但也出现了个别文字方向颠倒的现象,这可能由于排版疏忽所致。材料三:“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英国思想家培根(1)材料一画面精美,在当时采用了什么印刷技术?(2)材料二中印刷术的新飞跃是指什么?从材料中找出你的判断依据。(3)材料三中培根所说的三种机械发明是哪个国家的人发明的?三种发明分别指什么

10、?(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试举一例说说我国古代这些发明有什么意义?山东省蓬莱市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一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D 2A 3B 4B 5A 6B 7B 8C 9D 10A 11 C 12D 13C 14C 15B 16C 17D 18B 19 A 20C 21D 22B 23D 24B 25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26曲辕犁、筒车。27金、元。 28宋词、元曲三、综合能力题(29题11分,30题12分,31题11分,32题10分。共44分)29(11分)(1)科目:进士、明经。人物: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5分)(

11、2)改善了用人制度,提高了官员素质;(2分)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1分)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1分)(3)(2分)30. (12分)(1) “先皇帝”指的是唐太宗;(2分) “和同为一家”指的是唐朝与吐蕃的关系(2分) 积极影响:促进汉藏关系密切友好(2分)(2)和好有利于人民休养生息,人民渴望和平与安居。(2分)(3)南宋与金(2分)(4)战和并存,以和为主。(2分)31(11分)(1)北宋都城东京。(1分)(2)苏州,湖州。(2分)水稻。(1分)(3)江南经济发展,成为国家的经济重心所在,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依托。(3分)(4)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方劳动力增多;迁入人口带来先进工具、技术、优良品种等;南方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政治环境相对安定等。(4分)32(10分)(1)雕版印刷术。(1分)(2)活字印刷术。(1分) 北宋的新印刷术、排版印刷。(2分)(3)中国人发明的。(1分) 这三项发明分别指: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3分)(4)如活字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2分)5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