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课堂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3785492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课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课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课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课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课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课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课堂PPT)(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动动脑,小猫把鱼内脏埋在土里,过一段日子,小猫再挖开泥土,内脏不见了,你能告诉小猫,这是怎么回事呢?这种现象对自然界有何意义?,在适宜的条件下,内脏被土壤中腐生细菌分解了。细菌把内脏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被植物体所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有机物又可被动物所利用。可见,这种现象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重要作用。,思考题: 1、这幅图画中显示的是什么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组成?,2,植物,动物,细菌、真菌,阳光、空气、水、等,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3,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第一节,文化二中初三生物,4,

2、教学目标,1、说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列举细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3、从多角度、多层次比较全面地认识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4、通过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认识,体验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看问题。 6、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5,食物的腐败现象,6,想一想,谁使这些食品腐败或发霉?,7,枯草杆菌,青霉,(细菌),(真菌),8,枯草杆菌以水果为营养源,靠分解水果中的有机物获取能量,导致水果腐败。,讨论:枯草杆菌使梨腐败,它与水果有怎样的关系?,9,10,真菌和细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示意图,议一议,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是怎样进行的?,11,分解,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

3、中起_者的作用,它把动植物的遗体分解为_ 这些物质又可以被_利用,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又为动物所食用,可见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_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细菌和真菌利用现成的_来生活。属于异养,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植物,有机物,1、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2、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小结,二氧化碳,12,靠分解动植物的尸体,从中获得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 从动植物或人体吸收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寄生与腐生,腐生:,寄生:,13,肺炎,肺炎双球菌,链球菌,,足癣又叫脚湿气,鼻窦炎、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痢疾等都是细菌引起的。,甲癣、臂癣、等顽固性皮肤病都是 引起的

4、。,引起动物和人患病,是细菌,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多种疾病。,是真菌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真菌,15,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玉米瘤黑粉病等都是由 _ 引起的,真菌从植物体吸收大量营养,使作物严重减产。,有些细菌和真菌营 生活,通过从 的动植物体和人体吸收_,导致动植物和人_。,活,营养物质,患病,寄生,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真菌,16,17,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_在一起,_ ,_,一旦分开,两者都 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这种现象叫做_。,三、与动植物共生,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共生,共同生活,18,地 衣,19,豆科植物的根瘤,根瘤菌能将 空气中的氮,植

5、物能吸收 的含氮物质,20,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常常通过种植豆科植物提高土壤的肥力,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这是为什么.,因为根瘤菌可固定空气中氮,使土壤中的氮元素的含量增高.而氮元素又能促进植物生长.因此,可通过豆科植物提高土壤的肥力,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拓展练习,21,22,23,小结,根瘤,地衣,大肠杆菌,与动植物和人共生,24,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3、与动植物共生。 ,第一节 小结,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25,腐生:靠分解动植物的尸体,从中获得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 寄生:从动植物或人体吸收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 共生:两种生物生活

6、在一起,互相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要受到影响,甚至死亡的现象。,26,技能训练 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同学们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其共同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 方案1: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方案2: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方案3:将甲乙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27,讨论,1、甲乙两组为什么要用相同的树叶? 2、为什么要使树叶保持湿润?,因为此实验目的是研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

7、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细菌的条件不同外,其他的条件都应该相同,因此甲乙两组要用相同的树叶。,因为细菌适宜生活在潮湿环境中。,28,甲:无菌条件,乙:自然条件,甲: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自然条件,甲: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灭菌后接种放在无菌条件下,三,二,一,技能训练,29,讨论,3、分析三种方案,找出其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4、哪个方案更能说明了问题?为什么?,甲组都是对照组,乙组都是实验组。,方案3更能说明问题。因为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所处的条件完全相同(都进行灭菌处理);而实验后,除单一变量(接种与不接种)外,对照组与实验组又处于相同的条件下(无菌的条件)。可见,只有方案3排除了所有影响实验的干扰。因此,与方案1和方案2比较,方案3的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