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输容市2017届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六中国外交史无答案20170302270.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43770355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输容市2017届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六中国外交史无答案2017030227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输容市2017届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六中国外交史无答案2017030227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输容市2017届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六中国外交史无答案2017030227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输容市2017届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六中国外交史无答案2017030227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输容市2017届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六中国外交史无答案2017030227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输容市2017届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六中国外交史无答案2017030227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输容市2017届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六中国外交史无答案20170302270.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六 中国外交史一、中国外交史:(一)中国古代的外交1.西汉:汉武帝两次(B.C138年,B.C119年)派张骞通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B.C60年设西域都护,这是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开始。2.明朝:友好交往: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对外冲突:明朝中期,戚继光抗倭;1553年葡萄牙攫取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3.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4.抗击外来侵略: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皇帝两次(1685、1686)派军队在雅克萨抗击沙俄侵略。1689年,中俄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5.特征:由对外开放逐渐走上闭关锁国。6.启示:闭关锁国导致国家衰落

2、,对外开放带来繁荣富强。(二)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1.清政府:西方列强四次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北洋军阀政府: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五四爱国运动;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署九国公约,打击了日本独占的计划,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3.国民政府:1931-1945年,日本14年侵华,蒋介石从妥协退让(东三省沦陷)到开始抵抗(台儿庄大捷)。1946-1949年,在美国支持下挑起国共内战。4.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原因:(1)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3、会,国力衰微,政府腐败无能。 (2)(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三)新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1953年周恩来总理提出并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同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该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该原则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1955年周恩来总理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2.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1971年第26届联大,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

4、系走向正常化。1979年元旦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1972年,中日建交。3.改革开放后: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这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成功运用。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2001年成功举办上海APEC会议。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这有助于加强我国与各国各地区经贸联系,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扩展了新的空间。4.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1)新中国成为主权独立的国家。(2)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威望不断提高。(3)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二、国别史:(一)中美关系1.近代史上美国

5、对中国的侵略:20世纪初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九国公约,打击了日本独占的计划,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1946-1949年,美国支持蒋介石挑起国共内战。2.现代史上中美关系四个阶段:隔绝对峙(1949-1971)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打破坚冰(1971-1978)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关系正常化(1979以后)1979年元旦中美发表建交公报,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曲折中前进(1989年以来)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冲突导致中美关系一波三折,台湾问题成为最敏感的问题。双方有共同的

6、利益,两国关系在曲折中发展。3.对发展中美关系的认识: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冲突;台湾问题。(二)中日关系1.明朝中期:中国沿海地区经常受到倭寇侵扰。戚继光奉命到浙江抗倭,他的军队号称“戚家军”,经过台州九战九捷,荡平了浙江境内的倭寇。后又奉命率军到福建、广东平定了倭寇。2.近代: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它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是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副沉重枷锁。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从此,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1931-1945年14年侵华。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7年“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1938年台儿庄战役;1940年百团大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14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3.现代:合作:1972年中日建交。矛盾:教科书事件、参拜靖国神社、否认南京大屠杀、钓鱼岛事件、南海问题等。原因: 日本右翼势力;美国支持;不能正视历史问题;资本主义本质。(三)中俄(中苏)关系:1.古代: 雅克萨反

8、击战:17世纪40年代,沙俄趁清军入关之机,强占我国东北雅克萨和尼布楚地区,严重威胁清朝统治和当地人民的安全。1685、1686年,康熙帝先后两次组织雅克萨反击战,重创俄军。迫使沙俄通过谈判于1689年签订了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中国对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的主权。2.近代: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采取卑劣手段,割占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联合发动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1921年,中共一大期间帮助中共建党。1924年,国民党一大期间帮助国共合作。抗战期间支持中国抗日: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

9、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45年2月,为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解决战后的重大问题,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苏联的雅尔塔举行会议,通过了一系列重大决议,包括:a.分区占领德国,彻底摧毁军国主义和纳粹制度; b.战后成立联合国; c.苏联在结束欧战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等。雅尔塔会议对协调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以及建立联合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1845年8月,苏联政府发表对日宣战声明,派

10、遣苏联红军进攻侵占东北的日军。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三、中国对外关系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增强综合国力;科教兴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史为鉴等。【练习】一、选择题1周恩来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与新中国外交史上的哪一事件有关 (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重返联合国 D.中美关系正常化2时代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下图为该周刊20世纪70年代某期的封面,主题为“尼克松的中国之旅”,尼克松访华意味着 ( ) A.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 B.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正式建交 D.中美对国际问题看法一致31954年12月

11、,缅甸总理吴努应周恩来总理邀请回访中国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中国很恐惧。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这种恐惧。”缅甸消除这种恐惧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 C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关系由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4 1971年11月8 日,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为“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以此说明新中国将会在未来的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

12、则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5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勤劳”“无知”“好战”“狡诈” “危险”,到70年代初期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下列事件中,影响美国人对中国印象发生这种变化的是 ( )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国加入WTO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美国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6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 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某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20 世纪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是 ( )A“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B“斗智斗

13、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D“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7.196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十年后,到中国在核武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的时候,我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十年后”中美之间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 )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C.中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D.尼克松访华8.十八大以来,我国领导人多次出访世界各地,向世界传递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气度和胸怀,国际地位不断提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慈禧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哪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 周

14、恩来传上卷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70年代,我国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如:日本、美国、意大利、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外交的特征。(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3)材料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指什么?推动我国70年代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关键性外交事件是什么?(4)我国20世纪90年代加入了哪一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5)纵观中国近现代外交历程,你认为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决定性因素是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