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粤教版必修五)(课堂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3762897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6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报任安书》(粤教版必修五)(课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报任安书》(粤教版必修五)(课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报任安书》(粤教版必修五)(课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报任安书》(粤教版必修五)(课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报任安书》(粤教版必修五)(课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报任安书》(粤教版必修五)(课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报任安书》(粤教版必修五)(课堂PPT)(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报任安书,司马迁,1,身残志坚司马迁,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主要作品是史记。,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万字。鲁迅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史记原名太史公书,魏晋以后,才改称史记。,“史家之绝唱”史记,2,报任安书,古人早就把它视为“天下奇文”,可与离骚媲美。“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3,

2、报任安书,司马迁,“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 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4,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是也。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5,结合注释阅读第一段,概括此段的内容。,第一段: 先说任安信的内容,再就迟复表示歉意,说明复信是要为自己无法“推贤进士”“略陈固陋” 。,6,课前 阅读识记,三、夯实基础知识,1.字正音准(先阅读课文

3、,然后借助工具书,完成该题) (1)曩者( )(2)阙然( ) (3)沉溺( ) (4)缧绁( ) (5)愠色( ) (6)倜傥( ) (7)愤懑( ) (8)闺 ( ), ,nn,(9)剌谬( ),qu,n,li xi,yn,t tn,mn,l,7,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若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

4、世也。,8,直接表明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不为父母妻子,让文采表于后世,结合注释阅读第二段,概括此段的内容。,不是因为缺乏勇气,9,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10,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

5、,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后“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终于成功,结合注释阅读第三段,概括此段的内容。,11,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12,第四段:史记的内容、体例和创作史记的目的。,结合注释阅读第 四段,概括此段的内

6、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13,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閤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尽意,略陈固陋。谨再拜。,14,第五段:表明自己现在的心情和对人生的看法。,结合注释阅读

7、第五段,概括此段的内容。,此段在内容上又回到作者目前的悲惨处境上,描写自己“肠一日而九迴,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的无限痛苦和寂寞,表明自已“推贤进土”的难处,从而回应第1段,结构十分严密。,最后一段里哪些句子写作者当时的处境和心情,哪些句子照应前文 ?,15,此文大意是讲“刑余之人”难以“推贤进士”,唯有隐忍苟活,著书以偿前辱之债。 复信目的:对任安“推贤进士”的期望“略陈固陋”。(第1段)复信内容:说明自已隐忍苟活的原因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第2段) 效古之贤人忍辱负重,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第3、4段) 再

8、次表现自己无可比拟的忧愤处境,点明自己有负嘱托的原因。(第5段),思考:从课题和背景介绍看,这是一封复信,其回复的内容是什么呢?又是怎样具体展开的?,16,探究课,“整个报任安书就写了一个字,耻辱的辱。这一个辱字贯穿全文,作者着重写了三点。第一是受辱之因,就是为什么受到宫刑。第二是遭辱之痛,就是受了这场奇耻大辱之后,内心痛苦。第三是忍辱之由,就是为什么受了这么个奇耻大辱,自己能够忍下来,坚持活下来,为什么?” 据“百家讲坛”王立群读史记之“绝笔之作”整理,17,核心问题,遭辱之痛 “遭辱之痛”到底有多少痛?“遭辱之痛”为何有这么痛? 忍辱之由一般士大夫万一犯罪将要受刑罚,那他该怎么办?是“自杀

9、免辱”还是“受刑苟活”?司马迁为什么不选择在受刑之前“自杀免辱”却选择“受刑苟活”?,18,“遭辱之痛”到底有多少痛?,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 译文: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不污辱祖先,其次是自身不受侮辱,再次是不因别人的脸色而受辱,再次是不因别人的言语而受辱, 再次是被捆绑在地而受辱,再次是穿上囚服受辱,再次是戴上脚镣手铐、被杖击鞭笞而受辱,再次是被剃光头发、颈戴枷锁而受辱,再次是毁坏肌肤、断肢截体而受 辱,最下等的是腐刑,侮辱到了极点。,19,生难死易,仆

10、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20,“遭辱之痛”为何有这么痛?,(1)太上不辱先古人眼中的孝: 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章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孝经五刑章第十一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孟子离娄上,21,(2)“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

11、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夫以中才之人,事有关于宦竖,莫不伤气,而况于慷慨之士乎!” 译文:行为没有比污辱祖先更丑恶的了,耻辱没有比遭受宫刑更重大 的了。受过宫刑的人,社会地位是没法比类的,这并非当今之世如此,这可追溯到很远的时候。从前卫灵公与宦官雍渠同坐一辆车子,孔子感到羞耻,便离开卫国到 陈国去,商鞅靠了宦官景监的推荐而被秦孝公召见,贤士赵良为此寒心;太监赵同子陪坐在汉文帝的车上,袁丝为之脸色大变。自古以来,人们对宦官都是鄙视的。 一个才能平常的人,一旦事情关系到宦官,没有人不感到屈辱的,更何况一个慷慨刚强的志士呢?,22,人是社会的人,遭遇宫刑感受如何与当时社

12、会的“荣辱观”密切相关。,“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宫刑,肉体上创伤,是不孝;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宫刑,生理上不育,是大不孝。 “夫孝,德之本也”,不孝则无德;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不孝则不仁。 不孝不仁无德者,自然为世人所不齿。,重为乡党所笑,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宫刑=伤身体+毁精神+绝后代+辱先。,23,司马迁为什么不选择在受刑之前“自杀免辱”却选择“受刑苟活”呢?,请从他的生死观、活着的目的、活着的动力等角度去思考。小组合作探讨,分条概括。 (1)有“轻于鸿毛,重于泰山”的生死观。有“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的人生价值观。 (2

13、)活着的目的很明确为了著书立说“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3)有古人的榜样:历史上受辱并非他一人“王侯将相”也受辱却不能引决自裁;“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文王、仲尼、屈原、左丘、孙子、吕不韦、韩非子等等圣贤,都在遭遇磨难后发愤著书立言流芳后世。 (4)孝子承父志父亲临危嘱托,完成遗愿。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章),24,亘古男儿一子长,隐忍著书为立言。,小结:一个有着精神追求的人过着一种耻辱的生活,一个有着尊严的人不再在乎尊严,他还要为人类著书立说,还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何其悲壮,又何其悲

14、惨! 什么叫知识分子?有人说,那些为了人类的进步,在黑暗中挣扎,不畏惧任何权势,哪怕是死亡的威胁,哪怕是精神的摧残,哪怕是人格的剥夺,都义无反顾的人,才叫知识分子。 什么是真正的男子汉?能把独立之意志、自由之精神看作生命的本体,能把传播这种意志和精神作为责无旁贷的义务的人,这就是真正的顶天立地的男子汉!,25,司马迁隐忍苟活,成为千古佳话。而屈原却毅然赴死也被后人传颂。这是为什么呢?请谈谈你的理解。,26,司马迁,高考作文历史人物素材 ,储备材料整合材料运用材料,27,二、齐读以下文段,并思考它们有什么亮点。 1.一叶落知天下秋?作文选段 一叶落,何足怪矣! (勾践的一生充满坎坷。年轻气盛,不

15、听忠臣范蠡的忠言,毅然却轻率攻入吴国,从而造就 “会稽之耻”。一子错,满盘皆落索,更何况是行军打仗生死相连?勾践也愁,内心已刮起萧瑟秋风,枯叶满地。然而此失败之“落叶”为他带来另一个春天。与忠臣一起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三年,终于上演了 “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千古佳话。)过去的失误,只要静心重新出发,改过自新,也能获得成功。叶落仍能拥有春天。,喻体,本体,观点,叙例,议例,28,2.雨过天会晴作文选段 在暴雨中跌倒,是不屈服的意志助我们爬起,依旧抬头等待天晴。在那个软弱委靡的王朝,国家动乱与家庭破裂的狂风暴雨一次次掀翻了曾经优雅的李清照。在雨中,她狼狈,她不堪,她奉献了忠心却无人理会!她绝望了吗?她

16、从此一蹶不振了吗?没有!暴雨只洗去了她曾经的稚嫩与温婉的生活,不曾折断她的意志之脊。失去了一切,潦落了半世,她仍然用意志撑起高昂的头,依然坚强地寻觅那片晴空。最终,历史留给了她艳阳与蓝天,她成为我国词坛的奇葩,婉约派的代表。她在芳冢中也已微笑闭目。,观点,喻体,本体,29,3.学会“照镜子”作文选段 学会“照镜子”方能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己。 李世民懂得镜子的作用,能把魏征批评他的话写在屏风上,当作“镜子”,随时对照。又能看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难道不是一个很会“照镜子”的人吗?李世民正是做到了“以人为镜”“以古为镜”,学会在人们的各种批评、意见中认识自己,而成为一代名君。 假如当初唐太宗非但不听取魏征的逆耳忠言,而且因丑处被照,短处被揭,恼羞成怒而将“镜子”弃之,砸之,又哪能出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观点,事例,析例:假设说理,30,4.冬天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